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将“推进民主”、“价值观输出”作为“美国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资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战略的本质是以美国式的民主为标准,赤裸裸地推行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后冷战时代“美国治下的和平”,表现出美国的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的伪善嘴脸。  相似文献   

2.
王静 《理论学刊》2012,(8):104-107
“青年美国”思潮主张美国积极向海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对欧洲采取强硬的干涉政策,力图在海外建立一个以美国式的民主理想和政治制度为楷模的世界帝国,表现了一种走出美洲大陆、奔向海外的海洋扩张的特征.“青年美国”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海外扩张理论,但为19世纪末美国的扩张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主三题     
美国布什政府的基本国策其实不是反恐,而是在全世界推广美国式民主。他们认为,所谓独裁国家是危及美国安全的根源,因此,把在全世界推广美国式民主作为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支柱。他们制定了“大中东计划”,制定了“颜色革命”战略,打了伊拉克战争。现在,他们又准备拿出大笔资金资助目标国家的反对派,鼓动他们推翻本国政府,建立美国式民主制。布什称,美国的民主经验对世界是非常有用的。这必将牵动世界许多国家,在这里那里造成新的动荡。而民主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迄今没有一个国家公开反对民主。然而,冲突…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铿锵的民主政治体系话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文章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趋势出发,深刻剖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并研究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价值及国际价值,从西式自由民主的缺陷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依靠其自身的优越性抢占世界民主的“话语权”,这有利于从民主的角度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  相似文献   

5.
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是美国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三次大选如美国所愿,选出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似乎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一帆风顺地在中东地区实现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难以改变,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将是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向外输出美国民主、传播美国价值观,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输出民主战略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制性。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输出民主战略各具特点:老布什政府注重巩固冷战成果,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克林顿政府积极实施扩展外交,试图建立民主国家大家庭;小布什政府着力实施“反恐”战略,划定输出民主的重点战略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负责任主权”、“巧权利”的概念,输出民主战略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二战以来 ,西方民主制度在通过自身的调整赢得合法性的同时 ,又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在全球扩张 ,表现出民主的完善和民主的赤字、民主的“危机”和民主的“迷信”同时出现等特点。西方民主制度的完善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一种表现。在西方民主制度对外扩张的形势下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 ,走“以发展促民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用审判萨达姆来展示美国式民主在中东跨出的第一步注定要失败。因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美国式民主在中东本没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更何况所谓的民主本就持有双重标准!其实,在美国的掌控下萨达姆的命运早已注定,目前出现的审判表演,只不过是由美国导演、伊拉克临时政府和萨达姆主演的政治秀。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美国主持并召开了所谓的“民主峰会”,试图向国际社会宣示美国依旧有能力扮演“自由世界领导者”的角色。然而,在国内社会问题积重难返、政治极化现象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大谈“民主对抗威权”难以自圆其说,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西方世界在价值观上的分歧。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指出的,美国的目的不在民主,而在霸权,是假借民主的名义,维护其在世界上的独霸地位;是以民主为旗号,借机干涉别国的内政;是滥用民主的价值,在世界上制造分裂。  相似文献   

10.
甄炳禧 《新视野》2002,(1):75-77
自1991年4月以来,美国经济扩张持续了120多个月,超过60年代(106个月)和80年代(96个月),成为美国历史最长的扩张期。新世纪伊始,美国经济发生重要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扩张,特别是后5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急剧减速。最近“9.11”事件又给处于扩张期强弩之末的美国经济增添新的消极因素,把美国经济推向衰退的泥潭。本文拟分析美国经济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其原因,并对其未来走势作一粗线条的展望。21世纪美国经济开局不利新世纪伊始,美国经济“风云突变”,从过去10年的持续扩张,特别是后5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急剧减速,并在200…  相似文献   

11.
为推行全球霸权,美国所倡导的“民主化”战略是其冷战后在中亚地区除实现驻军之外的最重要行动。中亚国家独立后美国影响中亚民主进程的具体方式,集中表现为制造街头政治。美国不顾中亚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强行移植关式民主将使中亚各国陷入更加尖锐复杂的矛盾之中,必然遭到世界各国广泛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总统布什看来,中东之所以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滋生蔓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民主赤字、知识赤字和经济赤字,尤其是民主赤字。为此,他精心策划了“大中东计划”并力保阿富汗、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三国顺利进行大选,目的是“要让民主之风吹遍中东的每个角落”。实际上美国冠冕堂皇的民主盛装之下另有它图。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1989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预言,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曾几何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然而20多年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反而西式民主乱象丛生,制度危机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面对事实,福山也不得不改口:“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在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声中仍然无情地爆发了。这是美国新安全战略的一次危险实践。“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推出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其重点之一是要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消除可能出现的恐怖威胁;其次是要在全球推行美式民主及其价值观。美国对伊动武,第一次将这一战略付诸实践,将对国际局势产生巨大影响,有的媒体称之为现在是历史  相似文献   

16.
特使万斯企图力压中国达成协议,邓小平断然拒绝,粉碎美国强势战略1977年1月20日,卡特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由于苏联的扩张趋势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借以抗衡苏联。8月,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8月24日,邓小平接见并宴请了万斯。万斯表示:中国必须以公开或默许的形式,作出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解决的承诺;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还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实施“倒联络处”方案,即中美之间的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而美国驻台“大使馆”降格为联络处。尽管他尽力保持语气的轻缓,但其“美国式”的霸气和强硬仍然表露得相当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不断插手独联体国家内部事务,从格鲁吉亚的“天鹅绒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都有美国明显操纵的痕迹。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渗透,从内容上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各个领域;从措施上看,不仅目的和计划明确,而且动员了各种力量,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手段。一、美国渗透的各种手段在独联体各国独立之初,美国就制定并实施了“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确定动用各种资源,以在独联体国家“培养民主土壤”、“物色民主骨干”、建立“新型民主国家”。美国对独联体国家的基本政策就是渗透和控制,并为此采取了各种手段:1.经济利诱…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19.
郑东超 《前线》2022,(4):52-53
<正>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将策动“颜色革命”作为干预别国内政、颠覆他国政权的重要手段。“颜色革命”惯以“反腐”“反独裁”“改善民生”为幌子,打着争取“民主”“人权”“自由”的旗号,搞“街头政治”“民主运动”,图谋实现政权更迭。其实质是美国妄图以低成本的非战争手段扶植亲美政权,巩固并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跟踪研判、及时把握“颜色革命”的新动向,对更好地洞察美国全球战略演变、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政治态势 ,各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和“霸权稳定论”等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并指出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