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元和,这个昔日的高考状元,被家乡的父老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当他承受不了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最后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时,仿佛给家乡的父老敲响了一次警钟,让他们悲情而困惑。现实不能不让乡下的父母思考一个问题:“读书、上大学、成为城里人、过幸福好生活”这个早已经成为定式的孩子成长模式,真的使每个农村大学生都行得通吗?黄元和也许只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个案,但是,这个案例却有着让人痛心和担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彩林 《时代风采》2011,(18):12-12
当年,因为音乐的天赋,16岁的罗晓录被特招到昆明114信箱职工文艺宣传队工作。 8年之后,他调回家乡,担任陆良县水泥厂工会主席,并在厂里成立了职工业余电声乐队。 随后,他被调任陆良县工人文化宫主任。既是“文化宫”,自当“文化”先行,而作为主任,他必须做出表率。那时候,正值工人俱乐部红火时期,罗晓录给自己制定了成为音响师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雄丽 《时代风采》2008,(19):30-32
他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对文明的向往,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奔赴自己的理想,但他没能打捞起自己的理想,反倒带着残破的身体、破碎的梦想回到了家乡,令乡里感到震惊和疼痛,难道这就是城市留给乡村的记忆吗?一起走近伤残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他,一位不识字的聋哑人,流浪全国12年不知道家乡在哪里,做梦都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她,一位在异地艰难谋生的打工妹,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他后不离不弃,发誓要为非亲非故的他找到录人。普通女孩惊天义举,感动了苏浙诸省好多人。  相似文献   

5.
他生产一种在欧美流行的绿色环保材料,但因“观念太超前”,建筑商们不敢采用。创业失败,他被迫到北京打工偿还欠下的200万元外债。8年后,已成为富翁的他回到村里,准备过隐居山野的休闲生活,可是看到家乡的极度贫困,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于是,他从欧洲引进特色经济作物,带领农民修蓄水塘坝、构筑梯田,硬是将万亩光秃秃的荒山打造成了瓜果飘香的绿色林海,如今仅薄皮核桃每年就能带来5000多万元的利润。而且这座大山中的“桃花源”,还成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一个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6.
徐文华,这位河北籍的打工仔在异乡打工10多年,凭着艰苦奋斗和执著拼搏的精神,在环卫领域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别人,从而赢得了好的口碑。他不仅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了光,同时自己也真正扬眉吐气了。今年“五一”,他被光荣地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获得了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天津河北区第一位农民工市级劳模。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08,(18):29-29
8年前,一个16岁的苗族女孩刚刚初中毕业。主动放弃了念高中的机会,放下书包。拿起粉笔。成为了当地小学校的一名代课教师。怀着对家乡孩子们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将真情全部倾注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同胞,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泼洒青春。  相似文献   

8.
浓情 《农村青年》2008,(3):12-15
见到宋志先时,他仍然头戴安全帽。尽管他已经回到家乡——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但是,他似乎舍不得摘下这顶陪伴他在湖南郴州度过15个日夜的帽子。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11,(4):57-57
佟庆富是沈阳一个山区的农民,他从十来年前就承包了家乡的一片鱼塘养殖一些名贵鱼,虽然略略地为家里增添了一些收益,却也赚不到什么大钱。  相似文献   

10.
曹焱是鄂东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应届毕业生他很幸运,一毕业就加入了家乡的电商创业团队。 和曹焱一起就业的还有马江羚,她和曹焱是同学、  相似文献   

11.
父亲离开我已经两年了,作为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因被生活琐事所牵绊,竟没能在他的忌日赶回家乡,到他坟前烧点纸钱,尽上自己的一份孝心。现在,我只能在父亲的遗像前焚上一炷香,然后望着父亲慈爱的眼睛,以文字的形式来遥寄我对父亲的思念。  相似文献   

12.
马贤玲 《时代风采》2014,(16):27-27
五一小长假,我回到家乡,尽情享受着家乡的久违的新鲜空气。漫步在乡镇小路,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弯着腰为公路边的景观树苗浇水。岁月无情地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一头苍白的头发特别显眼。哦,那人不就是孟叔吗。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拥有梦想的普通农民,一个创造奇迹的伟大父亲。“孟叔好!”我大声向他打招呼,孟叔抬头对我憨厚地笑了一下。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13,(6):18-18
言语不多,一脸朴实,这是罗春祥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临沧市云县茶房乡大垭口村人,就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他当过茶房乡村头村文书,南挖河村村长,大垭口村支书、主任,茶房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兼大垭口村党支部书记,现任云县大朝山西镇人大主席。  相似文献   

14.
徐劲 《农村青年》2011,(7):56-57
农家子的艰难追求 农家孩子吴成洪,在外省一所林业中专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重庆市一个郊区县在林业局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不到半年,来给他介绍女朋友的亲戚朋友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可吴成洪却一点不为所动。原来在他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大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省惠民县,有一位叫程国明的农民,因为土里刨食的日子让他穷怕了,为了改变命运,做起了生意。历经数年,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富起来的他,却重回家乡承包土地做起了“地主”。今年年初,借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东风,他将两架飞机开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在广阔天地里大展拳脚,干得热火朝天……  相似文献   

16.
失败,让他越来越专业 肖亮亮1981年5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地区兖州市新兖镇鲍家林村。2000年,肖亮亮法律专业专科毕业后,进入粮食企业工作。可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他所在的粮食企业破产了。当时肖亮亮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型油厂,肖亮亮回到家乡,帮助父亲一起做。  相似文献   

17.
晓荷 《工友》2008,(7):40-41
在鄂西北山区成长起来的涂汉军对家乡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民的病痛、疾苦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因此,打小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祛除病魔,悬壶济世。1985年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涂汉军被分配到了郧阳  相似文献   

18.
许多青年人都羡慕城市生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想留在城市里过一辈子。然而,姚元科不是这样,他辞掉老板给予的高薪及各种优厚待遇,从南方大都市回到偏僻落后的家乡,走艰辛创业之路。经过几年拼搏,他终于成功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阿保 《农村青年》2009,(2):25-27
2007年5月,我和男友姜波一起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很快,我在郊区一家纺织厂做了一名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而姜波,则在老乡的介绍下,成为市内一家私人电影院里的放映员。  相似文献   

20.
罗伟 《工友》2010,(1):38-40
为养家糊口到煤矿谋生的农民工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汉子,不仅通过挖煤改变了命运,还成功带领家乡1000多人外出打工,让乡亲们集体脱贫致富。他,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湖北郧县籍企业家张兴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