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和就业作为重要任务,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放宽农民工落户城镇“门槛”的政策。农民工多年的心愿看起来就要真正实现了:现在只要“符合条件”,只要自己愿意,农民工就可以脱胎换骨变成“城里人”了。  相似文献   

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留农"现象是相对"离农"而言,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市民化能力不足而不愿舍弃农村,该现象不仅延缓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阻碍了"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二元社会制度制约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影响。消除"留农"现象,必须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增强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合力推动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信息超市     
《工友》2014,(4)
正大中城市落户条件将放宽以就业参保年限为基准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划》提出,要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市。要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也反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除路径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充化的推拉理论,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源自农村的推力、源自城镇的拉力和源自制度的摩擦力等三个方面,据此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aise-Winsten AR(1)方法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收入水平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农地资源水平下降构成了源自农村的推力;城镇收入水平提升、非农化水平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构成了源自城镇的拉力;但以劳动力价格扭曲为表现的制度摩擦力,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显著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4):1-2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表示,我国半数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将在农村地区提前出现。陈传书建议,要创造条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作用,尽量不让老年人脱离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理想的养老布局是,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0,(1):7-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10,(1):41-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 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关系到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以及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到城镇从而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但进展并不顺利,这与人们的一些认识误区有关.为此,本研究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经济学分析,进而对改革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城镇...  相似文献   

9.
潘峻岭 《农村青年》2008,(11):44-46
村庄的基本情况 我们良善庄村共有401户,耕地面积2300亩,人均1.5亩。目前,个人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的一共810人,占现有在籍农业人口的85%,流转土地共1215亩。  相似文献   

10.
李志斌 《中国工运》2006,(8):22-23,37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这种现象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农民工已成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1.
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是城镇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和个人积累的混合制,但相对较低的城镇养老保险筹资覆盖率仍存在亟待改进的需求和优化空间。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低覆盖率与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结构转型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建立广覆盖、高水平和可持续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是缓解中国日益严重的城镇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研究、综合研究、社区和区域研究、次级群体研究及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就相关理论的完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内涵的界定、途径的拓展、类型研究的丰富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0,(4):56-56
近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意味着广大农民工将可以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待遇。但是,要想让这一惠及亿万农民工的政策落到实处,还有四个漏洞需尽快补实。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例如:在深圳市,700万人口中就有500万人是农民工,他们对于产业构成以制造业为主的深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相反,农民工在求职、福利、劳动保护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却受到极不平等的待遇,常常被另类处置。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境地十分尴尬。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地位,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5.
聚焦云南     
《时代风采》2014,(24):22-23
云南省城镇就业新增35.68万人 截至11月底,云南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8万人。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云南省的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截至2014年11月,全省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63万人,共帮助1916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3.99%,控制在4.3%的年度目标以内。此外,全省“贷免扶补”及小额担保贷款共计扶持12.05万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贷款80.4亿元,带动就业30.2万人。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首次外出就业23.3万人。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2月28日发出通知,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综合考虑转入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金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  相似文献   

17.
位于河北省任丘市东北部的于村乡南陵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庄,全村拥有人口1700多人。早些年,耕地面积保有量为5000亩左有,由于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为破坏土地等情况的加剧,  相似文献   

18.
朱长弟是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人。从事珍珠养殖十多年。拥有自己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年底,他到湖北省黄梅县“异地创业”。却不料遇到一些麻烦。有人说。最有本事的农民要数那些敢于外出打天下的人。据报道:黑龙江20万户农民举家转移异地农村创业:安徽省砀山县1万多技术型农民到外地当老板;广西钦北地区2000农民离家闻世界。使酿造米酒和制作米粉等传统产业在异地开花结果;浙江省庆元县政府鼓励农民按需流动。他乡创业的农民占全县人口15%……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意在鼓励农民工踊跃参保,没想到却在2009年底集中引发了退保潮。  相似文献   

20.
庞清辉 《工友》2010,(9):7-10
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意在鼓励农民工踊跃参保,没想到却在2009年底集中引发了退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