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烂秧是早稻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烂秧的原因很多,症状也千变万化,根据早稻育秧过程中发生的烂秧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播种前的烂种死胚。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种子尚未发芽或刚刚破胸露白的初期,一般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盲谷。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8,(1):61-61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相似文献   

3.
李翠英 《农村青年》2013,(12):60-61
梨树锈病又是名赤星病。属真菌性病害,是一种在梨树上发生普遍且严重的一种病害。除危害梨树外,还危害木瓜、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但不危害苹果。病原菌为转主寄生的锈菌,其转主寄生为松柏科的桧柏、圆柏、龙柏、翠柏、球柏和金羽柏等,其中以桧柏为主要寄主。因此,凡梨园四周有桧柏或附近的机关、学校及工矿单位种有桧柏的梨园,梨锈病的发生就会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06,(4):46-47
现在有很多农民对各种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不清楚,如何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更无从谈起,他们习惯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简单防治。还有的农民在病虫草害暴发时,大剂量重复用药,造成了费工、费药、污染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对农作物危害更严重。结果导致药害事故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从而使农民朋友蒙受巨大损失。我们大光农业110热线就经常接到农民朋友关于农作物受药害这方面的电话。  相似文献   

5.
深冬季节越冬栽培的黄瓜容易发生灰霉病,它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除危害果实外,还可危害茎、叶、花,造成烂苗、烂花、烂果。  相似文献   

6.
曹涤环 《农村青年》2014,(10):61-62
柑橘潜叶蛾是危害柑橘新梢的主要害虫,受害最重的是夏秋梢,其危害率一般在75%左右,对柑橘生产威胁很大。今年秋季南方雨水下得多,在无干旱情况下雨后,造成当前的秋梢大量抽发,有利于柑橘潜叶蛾发生和危害。据调查,目前秋梢的平均梢受害率为71%左右。有虫叶率为41.5%,将严重影响秋梢生长,切莫忽视抓好秋季关键时机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柑橘粉虱在南方柑橘产区近几年有蔓延扩展之势,尤其是在蜜橘产地发生危害更重,严重时引起柑橘枯鞘落叶,果实生长缓慢以致脱落,并诱发煤烟病,大大降低蜜橘品质。  相似文献   

8.
梨黑斑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果,在我国梨产区均可发生。梨树整个生育期及各个部位都可发病,对当年及次年的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因该病常会和梨黑星病混合发生,很容易造成混淆。现将黑斑病的主要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11,(4):64-64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农药有Bt乳剂、青虫菌、杀螟杆菌、白僵菌、井冈霉素、农用抗菌素、植物抗菌素及多菌灵等等。随着果、蔬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农药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为了确保并充分发挥微生物活体在使用中的效果,实践中一定要根据其特点和特性科学合理施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好“五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劳动者因其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往往被排斥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困难且频遭歧视,社会性排斥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借口",而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又强化了社会排斥程度,如果没有相关的约束,这个恶性循环机制难以规避。通过深刻剖析社会排斥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大学生隐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危害,采用多维、综合、动态的方法,着重围绕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研究失业与社会排斥的关系,凸显经济性或社会机制动因,为政策和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7,(10):57-57
8~10月高温多湿,是柑橘病虫害发生危害高峰期,应根据柑橘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潜叶蛾、炭疽病、锈壁虱、红蜘蛛、溃疡病、介壳虫和煤烟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思路,并阐述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过程中政府和工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思路,并阐述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过程中政府和工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曹涤环 《农村青年》2014,(12):61-62
麦田施用除草剂,每年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现象,使农友们一筹莫展。其实,一旦药害形成,应该认真从除草剂品种、施用时间和气象条件,是否有随意混用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来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达到尽量不再发生或减轻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发先 《重庆工运》2009,(12):35-3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防治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12月18日,新年来临之际,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订了2009-2015年职业病防治规划.用实际行动关爱员工身体,受到大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赣榆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商业、流通、海洋捕捞、建筑等行业迅猛发展,这些行业多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等危害职工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保障流动职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县总工会积极探索流动会员的管理模式,努力将他们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0,(1):57-57
四川省煤达竹集团公司工会熊安明来稿,就加强煤矿企业劳动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健全职业危害防范机制。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配备专职人员,成立职业危害监督检查机构。安监部门重点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培训、硬件投入、环境建设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刘义明 《工友》2011,(12):36-37
近年来,我国职业危害问题日益凸显,职业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发病率高,经济损失较严重,因职业危害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7,(6):57-57
在对玩具、化工、皮革加工、毛料加工类等6家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女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对企业女职工职业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报告指出:一是目前有不少企业受职业危害因素影响且不采取任何措施,很多职工受职业有毒因素危害且对防治知识却很无知。二是职业有害因素影响民族体质可持续发展。三是企业职业危害不只关乎职工的健康,也关乎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四是劳动者的个人防护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背景下,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 究基于资本和职业流动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多重考察和检验不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 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发现: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知识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 政治资本对提升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提升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弱关系 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提升就业质量;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主动、自愿的职业流动实现就业质 量的提升,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增加职业流动次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资本因素对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不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 就业质量的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劳动者的诉求与真实就业状况,帮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增加资本 ( 人力 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 ) 的投入和积累,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