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哲 《长白学刊》2001,3(1):65-67
功利主义是一种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形态,而集体主义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形态。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和超越,其主导性道德形态也必然表现为对资产阶级道德形态的扬弃和超越。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是集体主义,而决不能是功利主义。集体主义能最集中地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成为在道德方面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最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或社会形态,其实,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和形态,而社会主义是包涵资本主义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以全社会的总利益为追求目标的一种意识,只因社会中劳动者占大多数,因此,社会主义有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天然含义。而资本主义,其目的是资本收益最大化,因此,只代表占有资本的少数人的利益。因此,在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当今,深刻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事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实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扬弃和超越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保证,这主要表现为:(1)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2)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颠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拜物教,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以物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3)科学发展观统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确立了现实的完整的社会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真实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绝对对立状态.这种对立限制了双方各自的发展.实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之中,而全球化则将这种联系推向新的阶段.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走向以及社会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坚持“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对立统一性,正确处理“两制”关系杨鲁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合作的一面。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必...  相似文献   

6.
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就是利用资本主义文明的"光明面",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黑暗面",建立崭新的以全民共享为价值取向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依归的社会文明形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不断发展,实践不断深入。只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前景彰显,尤其体现在以人民性为根基的文明宗旨属性、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层面。越来越彰显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商品经济,应该在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模式中,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当前,就必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落脚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上。从根本上讲,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在传统观念中,似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相对立的。事实上,并非如此,有必要为市场经济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之间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奎 《理论月刊》2007,(5):40-4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竞争和比较中共同生存和发展。本文重点讨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九点不同,即从:起源、演进发展、历史形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内涵、本质特征、价值选择、理论品质、前景与发展方向九方面区分两者不同。  相似文献   

9.
列宁从十月革命后苏俄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阐述了许多意义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既构成了列宁探索苏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一部分,也从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先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但是后来,苏联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肤浅的片面的理解,导致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长期陷入两大谬误其一,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绝对化和简单化,不在两者的联系中把握对立,对资本主义采取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其二,仅以自己建成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去跟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等作对比,长期如此所形成的优越感和思维定势,使苏联难以产生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终致思想和体制僵化,想坚持的社会主义消失了,想否定净尽的资本主义复活了.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新篇章,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与超越、对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转型与升华,为世界文明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段栋峡 《前沿》2010,(19):51-55
诞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其科学的哲学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两个必然"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范式,使得"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甚至"经典社会主义"有着异质性差别。然而我们在"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中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具体结论和传统方法,由此导致了理论与现实的错位,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的现实困惑。超越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变迁的路径依赖,建构理论现实化的桥梁,是走出当前困惑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国内、国际形势相结合,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出发,全面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既对立又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另一方面,两种制度之间还可以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对于西方基本收入理念,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全面深刻的批判,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有力的超越。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视阈下,完善初次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强化再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鼓励三次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法。西方基本收入理念及其方案实质上不过是资本主义内部对资本主导分配格局的局部微调和简单改良,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劳资对立、贫富悬殊和绝对贫困。践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着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做大“蛋糕”,形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分好“蛋糕”,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正视“蛋糕”,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性和理论穿透力,全面深刻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矛盾、发展形态和超越之路。以逻辑视角为主要线索,以总体性的眼光对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进行全景式的审思、剖析和探赜,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待现代资本主义,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正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超越两极对立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对资本主义缺乏科学认识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源远流长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  相似文献   

16.
刘军 《理论月刊》2004,(10):119-121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两个对立而又续接的社会形态,共存于全球化时期,发展于同一历史进程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反全球化运动也风起云涌。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视角来透析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向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实践,它是在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并在与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中螺旋上升的.尽管社会主义在取得辉煌的同时,也出现了挫折和失败,但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总是在民主问题上大作文章,他们打着“争民主”的旗号,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大肆散布“社会主义民主不如资本主义民主”的谬论,从而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对此,必须加以批驳和澄清。一、从民主的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就是说民主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上,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既存在着分歧也有一致。通过梳理社会主义城乡"分"与"合"的历史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形成与曲折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推进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马克思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城乡由分离走向融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对立。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 ,在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否定依然存在 ,二者决不会“趋同” ,更不会搞什么殊途同归。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 ,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然而 ,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 ,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