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国内外三网融合的现状与趋势 1.国外三网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的日益加强,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三网融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在三网融合的发展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省农垦局党组和机关党委以创建“三型”机关党组织为抓手,运用“融合推进法”,创建“三型”机关党组织,成效凸显。  相似文献   

4.
对以传统工业为主、文旅资源丰富的沙湾区而言,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突出工旅融合发展这个主题,按照工业强区、文旅兴区的总体思路,努力在工业转型、旅游升级、环境优化上下功夫,奋力推进区域经济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沙湾。  相似文献   

5.
加强养老服务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文中以“产教融合”为视角,从政府、产业、高职院校三个层面,探讨养老服务产业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模式,提出了以区域养老服务公共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校企结合、资源共享,建立规范化管理的“产教研”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以产促教,以教督产,共同提升、产教共赢”的产教融合目标。  相似文献   

6.
三网融合对文化青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广泛的传播青岛文化的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青岛市已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努力为三网融合建立广阔完善的网络平台,先行企业提前进入三网融合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形成了相应的三网融合工作组织和技术支撑体系。推进三网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利益相关者恶性竞争、广电体制改革、版权法律监管及信息文化安全等问题。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打造电信与广电等内容提供商合作的青岛模式,进一步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形态,实施大型龙头电子信息企业的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强内容与文化安全管制及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的主问题是: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和挖掘利用不够;缺乏有竞争力的本土文化企业和品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体制障碍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应整合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本土文化企业和品牌,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建设的基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搭建成型,城乡设施共建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但是,农村污水供暖燃气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压力较大,基础设施质量和利用效率不高,难以有效支撑城乡融合发展。要以融合发展为目标,以分级分类为原则,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绿色安全为底线,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9.
贵州职教城入驻清镇市,是清镇市区别于贵州其他县(市、区)最显著的特征,是清镇市着力打造"城产教景"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先决条件。当前,清镇市"城产教景"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各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汇聚叠加,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断跃升。在中国建设制造强国、贵州高速发展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这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文章通过多渠道调查研究,从促进城教协作融合、教城情感融合、产教创新融合和教景互惠融合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清镇市"城产教景"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信、电视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涉及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网络型与自然垄断特征,这种经济特性对政府规制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发展黄金期的有线电视一定程度上将更加凸显其网络型与自然垄断特征,给政府规制提出了新问题。本文试图以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的发展诉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规制重建经验,分析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有线电视规制重建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政府规制重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是推进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的重要路径。建国60多年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创新,内容不断拓展,方式方法不断多元化,绩效评估渐趋理性。但由于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还面临一些理论难题和现实挑战,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对转型期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制度建设、权力制约和打击惩处科学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政府治理方式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区块链的概念和特点作为切入点,剖析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政府数据治理面临的一些问题,探索基于区块链视角下政府数据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德州市立足本地实际,作出了推进“两区同建”的战略抉择。齐河县坚持“尊重民意、让利于民、因地制宜、规范操作、产业同步”的原则,在“两区同建”的发展之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两区同建”,必须坚持保证公众参与,认真做好土地规划与运作,积极拓宽资金来源,着力强化产业支撑,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应对生态危机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城市,不仅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政策扶持,更离不开道德约束。深刻挖掘低碳城市发展的伦理基础,强化政府、企业以及公民的生态伦理责任,树立绿色低碳的治理理念、生产理念和生活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这是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教育发展成效进行量化研究,有利于激发高职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明方向.基于熵权法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对我国27个省域的高职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科技进步的成效.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除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湖南外,高职院校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均较低;高职教育对企业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最显著,对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比第三产业大,与实现我国经济高效益综合发展的三二一产业格局不匹配.  相似文献   

16.
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国正掀起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然而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互动融合不够、房地产过度开发、人才吸引力不强、文化建设受忽视、生态环境遭破坏等问题,成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如何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急需特色小镇寻求一条"产、城、人、文、景"全面融合发展的道路。以产城融合理论为指导,结合福州市的实例,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中,尝试从创新规划理念、精准定位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坚持生态发展等方面入手,将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带入产城融合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历史使命。产教融合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模式互助互补,产教融合还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机遇和载体。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公安院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师队伍单一、教学活动一元化、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难以契合等问题,提出了教师队伍多元化建设、教学活动多样化设计、教学任务精准化开展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品牌的竞争;高校品牌战略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打造优势专业或学科,建设优秀师资队伍,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循序渐进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品牌。  相似文献   

19.
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是增进两岸青年交流的新路径.两岸青年共同的生活、学习、创业经验融合,有利于两岸青年突破政治束缚、提升交流质量.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树立两岸青年交流榜样,推动两岸青年互换生活体验,完善对台政策配套举措是加强两岸青年“经验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反映出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理念和思维上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进一步梳理治理与善治的本质内涵,对社会治理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以善治为视角,指出在未来我国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建设成熟的公民社会、建设善治的政府、建设善治的社会、完善法治和制度建设,为社会治理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