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鼓励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赋予其中国特点和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2.
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视野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为什么结合”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困境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二者相结合也就是必需的。在“能不能结合”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互融通和内在契合之处,为二者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100余年的奋斗实践中,“第二个结合”结出的硕果实证了二者是能够结合的。在“把什么结合”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在“基本”,强调普遍的根本的指导意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优秀”,强调跨越时空的积极向上的当代价值。在“结合成什么”方面,“第二个结合”,就是不断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文化;就是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怎么样结合”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他还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为我们开展政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领导干部,政德是他们的修身之根、从政之本。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政德教育,“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对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新征程的首要任务是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优秀企业家作用。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核心内容,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思想依据和力量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基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和理论智慧,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奋进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更高阶段,赋予了新要求。“五一口号”的提出,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领会“五一口号”,将其中蕴涵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凝练巩固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两创"应从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发掘区域中医药文化的亮点和特质、完善中医药政策法规及机制、普及中医药健康教育、促进跨界传播和多学科融合、开发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两创"产品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统战文化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肝胆相照”的待友之道和监督制约理论等宝贵文化资源的历史继承中形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统战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论断,是我们党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从“何以结合”“结合什么”和“怎样结合”几个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在理论、历史和世界视角中充分领会其时代意义,续写新辉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二者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在内容与形式上将其进行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传播平台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更是海外侨胞文化认同的客观需要,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坚持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助力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对于儒学公共精神的重视与开掘,即是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进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弘扬“两个结合”,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意欲实现相结合的前提,便在于把握二者的思想契合性。可以说以儒学公共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气质、价值理念与制度理想等维度上具有鲜明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考察二者相结合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何以必需、何以可能和何以实现。何以必需和何以可能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进一步实现二者相结合则是思考的重点。本文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要不断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反对“以马代儒”和“以儒代马”等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积累的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行为规范表现形式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对我国社会道德起模范规定的精神文明,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教育的资源支撑和深厚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然而就现阶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尚不到位,融合现状不容乐观。这既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不断回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愈发紧密。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不断探索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发展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孕育中华优秀文化的丰硕果实,为“两个结合”理论的诞生提供重要支撑。“两个结合”理论从理论、实践、价值三个层面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奋进的强大底气与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特气质。挖掘阐发、继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就要坚持不忘本来,充分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吸收外来,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面向未来,明确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与发展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在认识中定位地位、划定内涵,在把握中断清危机、寻觅希望,又要在塑造中树立维度,坚守初心。在饮水思源的追溯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的现代化背景下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是坚定中华民族的自信根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的概念、观点、立场;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源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富文化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得到弘扬。高校校园文化是完成育人职能的重要载体,作为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校,其校园文化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充分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使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更深厚的精神底蕴,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新的解释学范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创新达到了新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契合、理论架构,进一步把握二者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新的文化底色和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