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建立和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我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在去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多党合作中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相似文献   

2.
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研究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而且要研究贯穿于其中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邓小平既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把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结合起来,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创新的现实依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文选》中,贯串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思想。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看重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中央党校贾建芳,刘学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正如每个时代的理论都有它由以出发的...  相似文献   

5.
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制度治党是改革开放后党基于新的历史条件总结执政党建设经验而提出的重要党建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党的建设新方略,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宝库。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理论发展脉络,对于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雪莲 《学理论》2009,(28):5-6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思想,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新的实际,明确提出了"中央要有权威"的思想,强调必须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这些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天和  张军 《理论探讨》2004,2(6):25-27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争论的弊端,提出了"不争论"思想.邓小平"不争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灵活运用.深入理解邓小平"不争论"思想的本质与内涵,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争论与不争论的界限,抓住时机、集中精力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耀宏 《党政论坛》2012,(10):13-15,1
周耀宏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文指出,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始终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和运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治国理政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汲取其他国家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经验教训而取得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认真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逻辑基础上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人近100年来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历史逻辑、近4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实践逻辑基础上,谱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新篇章。准确把握这"三大逻辑"对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湖北大学徐善广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科学地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确立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是改革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深入探讨和准确把握他关于改革的思想,对于推动改革全面、健康、深入地发展,无疑具有极其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溥博的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是邓小平同志改革思想长河的溥博渊源。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研究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努力探求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考、论证、宣传”工作。批驳谬误、证实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这  相似文献   

13.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孜孜求索许征帆想;其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寻觅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轨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总结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几个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把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就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在提出和不断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总结历史的教训,恢复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本来面目,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和路线。  相似文献   

16.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不感到,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出发,所阐明的从改革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着手,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的巨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历时十年之久的动乱结束后,许多同志都在恩索。怎样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在这个有关中国前途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科学的、客观的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回顾五十多年来风风雨雨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总结多党合作的基本经验,明确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开创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各民主党派所以能够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并且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很重要的原因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并且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人口思想初探宋杰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宝库增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当代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短短十余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如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问题,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与发扬党内民主问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问题,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党的制度建设问题,党内监督问题,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等等,都作了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宝库,把毛泽东建党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重新确立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