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工人阶级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改变党的政治面貌.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正处在深刻的结构变化之中,先进性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容.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再现、体现和努力实现中国工人阶级与生俱来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全面巩固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提高解决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正的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国现阶段存在两种社会矛盾类型,即物质利益性矛盾和价值性矛盾。努力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价值性矛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将公平正义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是消除社会矛盾产生的价值根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就是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党在流动人口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发展,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现行管理体制以及流动人口的新变化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巩固党在流动人口中的执政基础需要努力满足流动人口的利益愿望,始终密切党与流动人口的联系,注重吸收新生代流动人口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  相似文献   

5.
刘明 《桂海论丛》2013,29(5):38-42
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进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纳入到现代政党政治运作的指标体系当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社会整合、重塑政治权威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6.
滕丽娟 《前沿》2008,(1):44-46
青年群众是民众中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党执政的实践证明,没有青年的支持和参与,党的事业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青年的认同和追随,党的执政地位就不可能稳固。所以党在扩大群众基础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青年一代,要加强对青年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争取青年人的思想认同;关注并支持青年的全面发展;加强党对青年的组织领导,把青年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7月6日下午,市国资委党委召开“两优一先”表彰暨凝聚力工程推进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姜斯宪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姜斯宪同志指出,近年来,市国资委党委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凝聚力工程,抓住了两个“全”:全员——凝聚党员、凝聚人才、凝聚  相似文献   

8.
当今政党政治的实践中,由于执政基础决定执政地位,任何政党都致力于巩固和拓展自身的执政基础.统一战线作为一种战略和策略,是任何国家任何执政党巩固和拓展自身执政基础的主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统一战线不仅是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也是今天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要想不断巩固和拓展自身的执政基础,除了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外,还必须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是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早已证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既要有物质文化基础,也要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强化党执政的合法性,才能使党始终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十分必要第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实行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0.
李伟 《青年论坛》2013,(6):20-24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新形势,如何抓住机遇,怎样有效地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怎样增强党对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性,怎样强化党对不同阶层利益的整合功能,怎样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必须给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与创建的光荣业绩,是执政的客观社会依据和历史资源;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是执政的社会资源;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执政的政治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科学成果,是执政的理论资源;党科学而又严密的组织体系与坚强的战斗力,是执政的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党作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客观需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注意处理好正确看待党的先进性与新社会阶层中先进分子入党、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强化对新阶层党员的思想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党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就要在自己政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上 ,在组织建设和成立构成上 ,必须与时俱进 ,赋于新的涵义。现阶段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应包括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并为此做出贡献的阶层和集团 ,即应包括当今社会的全体劳动阶级和劳动群众。  相似文献   

14.
论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基础之间是相辅相承、辩证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执政基础是执政地位的前提和保障。没有执政基础 ,就谈不上执政地位。执政基础不稳 ,即使执政在位 ,执政地位也会动摇不定。另一方面 ,党的执政地位是执政基础的体现和结果。没有执政地位 ,同样也谈不上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不稳 ,执政基础也一样会受到冲击和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相伴相随 ,相互促进 ,与时俱进地统一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历史资源、理论资源、组织资源与权力资源。执政党运用执政资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执政成本和提高执政效率。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党的执政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流失。中国共产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对执政资源进行整合,使执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而降低执政成本与提高执政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政党执政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范畴。科学构建政党执政制度是现代政党执政的规律性要求。现代政党执政制度有着客观性、系统性、根本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特点。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规则体系,对于健全与调适中国其产党执政制度,弥补其制度性缺失,实现党的执政理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加强党的执政制度建设,完善党的执政制度体系。应围绕完善执政的代表性机制,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增强执政的系统性思维,保证执政的有效性展开。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主要涉及国家政权的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国体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处置政党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关系,认真解决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问题,对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今后应加强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探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努力解决新的社会阶层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有效执政的基础、挑战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党的有效执政,最根本的是要有效地规范、利用和分配好自身的执政资源,这是提升其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有效执政,虽有其一定的基础和源泉,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整合好执政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执政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