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蓉 《当代贵州》2014,(12):58-58
正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夜深入静时父亲伏案在微弱的灯光下孜孜不倦读书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受父亲的影响,有时甚至是严厉的教导,让我从小便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从《三字经》到《我要读书》;从《烈火中永生》到《欧阳海之歌》;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唐诗宋词到毛泽东诗词……我就像鱼儿一样在书的海洋里吮吸着营养。10岁那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我失学了。一天早上,我倚着门框,看着昔日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阵阵酸楚,眼里滚动出泪水。这时,父亲用  相似文献   

2.
我与《当代贵州》结缘是在今年8月份。当时我刚走上新闻宣传这个工作岗位,对于非新闻专业毕业的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在单位领导的推荐下,我与《当代贵州》结缘。通过对今年前20期刊物的阅读,《当代贵州》视角新颖的栏目设置,思想性、可读性兼具的丰富内容,亲切朴实的文风,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的新闻敏感性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储备不断增多,《当代贵州》已成为我工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书橱内,珍藏着一本《汉语小词典》。每当我拿起这本词典,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与《共产党员》的一段情缘。 那是1986年,我在本单位一个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 《共产党员》是我的老师和伙伴。在她的指导下,我们的支部工作有声有色。年终,我又认  相似文献   

4.
陈凤翚 《奋斗》2014,(4):46-46
正《奋斗》创刊500期,我发自内心地表示祝贺。祝贺《奋斗》500期,是因为我有幸为《奋斗》当了30多年的作者。30余年前,编辑孙庆超编发了我在《奋斗》发表的第一篇稿。从此,我成了《奋斗》"杂谈与随笔"栏目的作者,而且这一当就是30多年,几乎没有间断。随着我在《奋斗》发稿的  相似文献   

5.
孙国 《湘潮》2012,(3):45-45
我与《湘潮》交往13年了,感到荣幸的是,《湘潮》编辑部在2002年聘我为特约通讯员。上世纪末,《湘潮》编辑来单位组稿,约我写湖南名人的稿子。民革湖南省委名誉主委徐君虎,曾与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蒋经国、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于是我写了几千字,交给编辑部。1999年第一期稿件刊登了。  相似文献   

6.
杨自明 《求贤》2010,(9):11-11
读了“我与《求贤》的故事”征文,我非常高兴和激动。原因很简单,从《行政管理通讯》的创刊,到更名为《天津行政管理》、《行政人事管理》和《求贤》,它伴我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求贤》公开发行10年来。已成为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受益匪浅。总结自己与《求贤》的发展历程,我感到经历了“三部曲”的情缘,令我感慨万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7.
白树军 《党的建设》2012,(10):16-16
30年的风雨历程,我与《党的建设》共同茁壮成长。 1990年,师范毕业后.我走进了一所山村小学。在那个信息欠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山村,是《党的建设》点燃了我理想的灯塔,陪伴我度过了孤独的青春岁月;也是《党的建设》把我引进了党政工作的大门,一直指导我的学习和工作。如今,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一名《党的建设》的忠实读者和发行员,与她共庆创刊30周年的辉煌,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8.
我与《共产党员》杂志相识于24年前,24年来, 《共产党员》伴我成长,领我走进党的怀抱。 我第一次入党是在1979年,在预备期间,我因组织纪律涣散,不能团结同志,好耍小聪明等问题而未能按期转正,我的心情十分沮丧。组织找我谈,同志和我讲,支部送来《共产党员》让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是《思考与运用》理论刊物的忠实读者。今年以来,在《思考与运用》杂志中汲取了很多的理论素养,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现借《思考与运用》一角,表达我的一见之得和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10.
肖广平 《奋斗》2014,(4):45-45
正我是《奋斗》的老读者,《奋斗》应该说是我的良师益友。《奋斗》很多文章,有思想的光芒,给人以深刻的感悟与思考。读一读《奋斗》关于党史方面的文章,倍感先辈理想信念之坚定、奋斗精神之感  相似文献   

11.
凌辉 《湘潮》2012,(2):55-55
我是江西兴国人,1952年抗美援朝回国后,落户湖南,在部队工作生活了整整60年,湖南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我的第二故乡,原因多多,其中之一是与《湘潮》30年的牵手与守候。30年来,《湘潮》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初识《共产党员》是在去年的8月,那时,我刚到局机关,从事党务信息的宣传和报道工作。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的我一时间心里没了底。这时领导给我送来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就有《共产党员》这本杂志。从此,我便与《共产党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5)
正和一本刊物结缘、建立感情,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作为能与"党的教育"相识相伴的读者和作者,我感到幸运和幸福。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基层工作,由于喜欢写作,也出于工作需要,我很留意看各种报刊,其中《党的教育》是我关注的刊物之一。《党的教育》的栏目设置贴近生活,比如《上情下达》《党课辅导》《共产党人》《党员剪影》《致富参谋》等,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很有可读性。每期新的杂志到来,  相似文献   

14.
黎辛 《党史文苑》2012,(19):40-44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的时候,我在清凉山做过5年多《解放日报》副刊的编辑。在那里我经受了整风思想革命与审查干部的组织考验,学习到了党报工作的知识,受到过奖励与表扬,这是我大半生最难忘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解放日报》的创办毛泽东与党中央历来重视报刊工作。1939年6月,毛泽东与党中央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改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0月,毛泽东为《共产党人》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必须有专门的党报。"可是,《新中华报》毕竟是一个四开四版的三日刊的小报,党中央的《解放》周刊每期也只有一  相似文献   

15.
我是总政莲花池干休所一名离休干部,今年85岁。50年前,我参与创作了故事片《雷锋》的剧本。创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雷锋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精神,是我终生学习的好榜样。多年来,我无论在职还是离职,都兢兢业业,先后创作了《战火中的青春》《闪闪的红星》《太行山上》等18部影视作品,出版了《上甘岭》《踏平东海万顷浪》等多  相似文献   

16.
结缘     
那是1995年12月的一天,车间杜书记在一次学习会上号召大家订阅《共产党员》杂志。我立刻忐忑不安地问道:“不是党员的也可以订阅吗?”杜书记回答:“不但可以,而且热烈欢迎。”说句实在话,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员》是党内发行的,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订阅呢。每当有人拿着《共产党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就从心里羡慕他(她)。我想:他(她)一定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听了杜书记的话后,我便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一份《共产党员》。就这样,我与《共产党员》相识了。 如果说当初订阅《共产党员》是为了响应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我却是从心里喜欢上她了。刚开始拿到《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只是盲目地随便看看,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我是越看越爱看,于是便认真地学了起来。通  相似文献   

17.
请接受我这个《前线》杂志老朋友的祝贺!我知道《前线》杂志,是在“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之际。我同《前线》杂志的交往,则是1993年初我从上海社科院调到中宣部理论局工作之后。《前线》杂志恢复刊名以来的10年,也是我和《前线》杂志的友情不断加深的10年。10年间,我已从《前线》杂志的读者、作者,成为你们的老朋友。因此,在《前线》恢复刊名十周年之际,我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向《前线》杂志表示祝贺。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之间的友情是以党的理论事业为纽带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0年前,我们在贯彻落实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8.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5):43-43
我在上中学时读着书里的课文,想象着作者,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没想到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课本。以后又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等文章陆续入选中学、小学和师范课本。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儿童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  相似文献   

19.
从艺50多年来,我在《海鹰》《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侦察兵》《南海长城》等30多部优秀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军人形象。观众给了我极大鼓励,形容我是"银幕第一军人"。其实我认为,每每投入创作,都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这是演员最起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0.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5):43-43
我在上中学时读着书里的课文,想象着作者,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没想到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课本。以后又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等文章陆续入选中学、小学和师范课本。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儿童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