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12):64-64
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读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在信息高频率更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一书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关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所思、所感、所悟,当我们品味文化大师的美妙文笔之时,可摸索其读书历程作为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指导我们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2.
文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一种实力,一种品位,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力量和能力,一种人格和魅力。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殷切希望广大领导干部要在读书活动中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带头示范形成全社会自觉读书、热爱学习的风气。面对汪洋书记的厚望,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行动起来,做到“愿读”、“真读”、“勤读”和“读好”、“读懂”、“读会”,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1,(1):11-13
开展读书学习、推进各项工作,组织部门要带头,领导干部是关键。2010年11月25日,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及部机关党员干部听取炳轩同志《静下心来好读书》党课辅导报告后,当天即召开部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结合组织工作实际,进行研究讨论,提出贯彻意见,做出安排部署。大家感到,炳轩同志的党课辅导报告,紧密联系全党、全省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2,(10):45-45
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自2005年启动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建成3975家农村益民书屋、200家社区益民书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有书屋"的战略目标。北京市在建设益民书屋的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读书热情和阅读兴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  相似文献   

6.
王波 《湖北政协》2021,(2):39-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关于读书活动的有关要求,自2020年7月上旬以来,湖北省政协机关广泛开展以“我品书香·创先争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努力建设“书香政协”。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在省政协网站“书香政协”专栏分享了一批读书心得体会,营造了以读书凝聚力量、以读书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展现了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现摘编部分读书心得,分次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覃道明 《学习月刊》2012,(21):11-12
功利化读书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方式和习惯,至多影响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降低读书所具有的功效。但对于以学问为职业取向的人而言,则就是严肃的学风问题。满足于“轻阅读”、热衷于“浅阅读”、沉迷于“时尚阅读”,是做不出什么好学问的。学术人如此读书,会对社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导向.助长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8.
熊春菊 《党建》2010,(3):52-52
2008年以来,我市在全市机关单位全面推进“机关党员干部读书活动”,通过建立完善运行机制、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拓展活动形式等措施,在各级党组织形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2009年,我市开展的“机关党员干部读书活动”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9.
十一、晚年岁月:阅读的忧思 读书与“文化大革命”的矛盾 毛泽东晚年,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勤苦读书,但对读书又多有非议之辞,看起来很有些矛盾。  相似文献   

10.
庞培法 《党史文汇》2002,(12):43-45
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读书学习,曾经对此作过多次重要指示。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主持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及林克等参加的读书小组,采取边读边议的方法,逐章逐节地学习讨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最重要的一次读书活动。一1956年党的“八大”之前,我国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果。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启明 《学习月刊》2011,(21):13-13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国人好似非常尊崇读书,士大夫阶层自矜"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耕夫灌叟亦是"勤劳不足再加俭,耕有余闲且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明证。然而,又好像并非这么一回事,"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相似文献   

12.
王扉 《学习导报》2011,(22):28-29
近年来,"亲子阅读"一词被频频提起,曾有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在书中引用了这样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最近,能够拥有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时尚。这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小册子,每月一辑,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重庆近6千名市管干部和两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这项原本为了教育各级干部勤政廉政的阅读活动,迅速延伸到普通市民,继而在全市引发了一场从“干部读书忙”到“满城书飘香”的读书热湖。(见《人民日报)2009年3月27日“一本书和一座城”一文)  相似文献   

14.
由商务印书馆、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新浪网文化读书频道共同主办的“汉语盘点2010”年度字词网络评选活动于2010年11月29日在京启动。“汉语盘点”活动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  相似文献   

15.
读书与修身     
为了鼓励读书,人们把书形容成各种各样可知可感的东西,比如“黄金屋”、“颜如玉”,比如“进步的阶梯”、“太阳”、“大海”等等。读书,可以拓展视野、增广见闻、积累知识、丰富情趣……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6.
白岩松 《党课》2020,(4):104-105
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一直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没有。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设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但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为什么我们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唯实》2014,(8)
正"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苏州检验检疫局为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提高全局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2010年以来,不断深化"书香国检·好书课堂"品牌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的读书系列活动,先后荣获2010年、2011年苏州市阅读节优秀活动奖和优秀组织奖,局团委书记翟维苓获"2013年度苏州市全民阅读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8.
读书 积累 创新(六)——浅谈读书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5):48-48
灵感阅读,还不只是体现在读书上。一切可以启发人的看、听、摸、闻、尝都应是这个范畴。当一个人进入灵感阅读层次后,就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手、肩、肘、身无处不可发力使劲。浑身开窍的每根毛都是一根接收天线。  相似文献   

19.
叶小文 《学习月刊》2010,(17):17-17,43
据最近人民论坛杂志社“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到3小时。看来,干部不读书,还真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14):51-51
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自觉做到。但现实中,总是有一些党员干部读不进、学不深、用不精,存在一种“狭隘化”的读书现象,需要不断加以改变。特别是,注意改进“功利化”的读书,读书的目的仅仅定在自己拿文凭、获证书、评职称、谋职位、求提升上,只为“我”而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