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12):63-63
方成(1918-),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1946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漫画工作,1949年后历任《新民晚报》美术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漫画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形式,至今不足百年历史。方成自1946年开始漫画创作,时光已满一个甲子,先后出版漫画集、杂文集、漫画理论等著作30余种,应该称得上是漫画界的老前辈了。现虽已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推出,可谓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3.
备受瞩目的《八人漫画联展》 在跌宕起伏的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中,1945年3、4月在重庆举行的《八人漫画联展》,是一次备受社会关注,民众欢迎,以及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影响深远的展览。  相似文献   

4.
叶浅予漫画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浙江桐庐人。自幼热爱绘画及民间艺术,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并与张光宇等创编《上海漫画》周刊,主编《时代画报》,发表漫画集《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等,  相似文献   

5.
叶浅予漫画     
《学习导报》2011,(6):63-63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浙江桐庐人。自幼热爱绘画及民间艺术,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并与张光宇等创编《上海漫画》周刊,主编《时代画报》,发表漫画集《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等,  相似文献   

6.
明红 《党史纵览》2002,(9):25-27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他的形象和年龄怎么也对不上号--尽管丁聪已年过八旬,但依然不显老.不仅因为他有一头乌油油的黑发,一双明锐的眼睛,也不仅因为自称"小丁",更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丁聪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漫画家,挥动的是一支如椽大笔,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融于一幅幅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漫画中.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在70载漫画生涯中,他数以千计的作品成为中国现当代社会状况的形象画卷.  相似文献   

7.
虽自称“小丁”,丁聪实是一位深具历史感的漫画大家。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70载的漫画生涯中,他挥动的是一支如椽大笔,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融于幅幅幽默、讽刺漫画中,其数以千计的作品犹如中国当代社会现状的形象画卷,在黑白线条间展现出一代大师的艺术功力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前线》2004,(2)
~~全国科学漫画、连环画、插图大展作品选  相似文献   

9.
《纽约邮报》最近的一幅漫画惹恼了不少美国人。因为在这幅批评美国经济政策的漫画中,作者用大猩猩来影射美国的新总统奥巴马,因此新闻集团遭到近千名美国民权人士的围堵,漫画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1,(22):63-63
米谷(1918.11-1986.10),生于浙江海宁,著名漫画家。1934年开始创作漫画,后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组长。解放后,任《解放日报》编委兼艺术组组长,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华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0年创建《漫画月刊》并任主编。  相似文献   

11.
正1938年6月7日、6月8日,香港《立报》刊出3幅署名为"吟吟"的漫画作品,从署名、漫画内容与风格来看,都疑似萧红作品。发表于1938年6月7日香港《立报》的两幅漫画,一幅名为《"□□□"的精神何在?》。画面描绘了一架印有青天白日徽记的飞机,机上飞行员正向一位降落伞中的日军飞行员挥手致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4,(3)
钟馗无奈王宇三代人责任编辑:滕媛嫒挤车联想江帆陈学君开道徐鹏飞卜64 I 2004/3前线I全国科学漫画、连环画、插图大展作品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救亡。风华正茂的漫画青年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着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抗战漫画运动由此发生。他们以画笔作武器,通过创作大量生动感人的作品、成立漫画组织、出版漫画刊物、举办画展等,在动员全民抗战的浪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漫画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漫画     
哪怕你赖帐I 习X‘子’”户’一IDD D D【D 韦启美作HH 文有摘自《光明曰报》漫画@文森  相似文献   

15.
罗泱慈 《理论导报》2013,(11):34-35
笔者以“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为案例,分析漫画产业作为动漫产业发端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原创漫画的发展进程,找寻中国原创漫画未来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与解决机制,提出图书杂志必经的发展趋势和作者、出版方、读者向“日本模式”学习需进行改革。此外,强调平台建设对于原创漫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举例说明“有妖气”与视频网站、游戏厂商、动画电影片场等的合作,预示漫画产业今后在中国动漫产业及相关产业中发挥的巨大联动效用。  相似文献   

16.
霍修勇 《湘潮》2005,(9):34-37
由于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漫画创作空前繁荣,产生了大量的抗战漫画作品。当时,湖南云集了大批漫画创作者,他们发表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漫画作品,并以这一内容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不懈的宣传。在他们的带动下,湖南的漫画界抗战氛围日益浓厚,作者们以漫画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8.
明红 《党史文汇》2005,(6):28-31
丁聪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漫画家,他挥动如椽大笔,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融于一幅幅幽默、讽刺漫画中.他 70载漫画生涯间创作的数以千计的作品犹如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形象画卷.他两眼盯住现实,堪称执画笔的史官.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1,(2):63-63
华君武(1915年-2010年),我国著名美术活动家、漫画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浙江杭州。70余年来,华君武创作漫画几千幅,出版漫画作品集20余部,被誉为"当代中国漫画的旗帜"。他的漫画作品,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后期以讽刺画为主,富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2,(8)
~~《走近科学》漫画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