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今年2月起,利比亚局势紧张,冲突不断。3月17日,联合同安理会决定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声音     
《廉政瞭望》2011,(18):4-4
我被利比亚人民欺骗了,利比亚人民简直都是表演艺术家,表演水平太高了。  相似文献   

3.
热图     
3月19日,法国、英国、美国等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遭到轰炸的不仅有军事目标,甚至出现平民伤亡。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就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向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表示遗憾,  相似文献   

4.
环球     
《廉政瞭望》2011,(19):15-15
利比亚 “过渡委”内部矛盾曝光 利比亚“过渡委”原定于近日公布新政府成员名单,但这一计划现被无限期推迟。“过渡委”一号人物(主席贾利勒)希望以伊斯兰法建设利比亚,与二号人物(执行主席贾布里勒)存在分歧。此前,媒体就认为利比亚这场突如其来的内战,更多是因政治经济权益分配不公平导致的反抗,带有“部落战争”性质,现在的“过渡委”存在各种不同势力,他们也会勾心斗角。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久前发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讲话,表示要从明年起引进自由市场机制。他对利比亚人民说:“再过4个月,一切都将由你们来掌控,因为这是一件重大而不可避免的事情。”卡扎菲掌权39年来,利比亚经济一直由国家控制,  相似文献   

6.
杨艳新 《党课》2011,(9):76-79
3月29日,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40多位国际组织代表和有关国家外长与会,旨在推进利比亚政治进程。就在10天前,恰逢伊拉克战争开战8周年之际,美法英等国军队再次联手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行动,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总理普京3月21日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存在缺陷和不足,俄方不支持这一决议,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利比亚内政。  相似文献   

8.
视野     
《党建文汇》2014,(1):40-41
领导人之囧·利比亚——总理遭绑架下属是主谋 在利比亚.政府首脑的安全谁说了算?不是政府军或者安全部队,而是民兵组织。  相似文献   

9.
张心阳 《唯实》2011,(8):190-190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中,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庄前村后,无处不悬挂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国度——更准确地说是政权,果真就要消亡了。  相似文献   

10.
2月16日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和流血冲突不断升级,外国侨民争相逃离这块动荡之地。为保护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果断决定撤侨。从2月22日至3月5日短短240小时内,中国海、陆、空联动,撤出在利的35860名华侨并接回国内,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在此次众多国家纷纷撤侨的"大竞赛"中,中国以其行动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围刚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就武力登场。这是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西方多国再次对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动武。至此,利比亚持续了1个月的动荡从民众抗议、双方内战进入了西方卷入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2.
王林聪 《学习导报》2011,(18):56-57
人们常常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现代利比亚:石油财富、政治强人和部落形态,它们是左右利比亚社会发展方向的几大要素,也是左右当今利比亚局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钟实编译 《党建》2011,(6):62-63
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今年2月份开始发生政局动荡,3月19日以来多国部队对利比亚政府军实施了军事打击,当前战事仍在继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钟实在编译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博士、副教授叶连娜·波诺马廖娃题为《消灭利比亚的战争》的基础上,对西方国家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赵晓 《廉政瞭望》2004,(12):48-50
35年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直是站立在时代潮头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陈久长 《湘潮》2013,(10):44-46
2011年1月,利比亚班加西市兴起了反卡扎菲暴政的民众运动。不几天,利比亚全国各地陷入一片混乱。局势失控的利比亚,机场、港口、边境关卡全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些暴乱分子乘机大搞打砸抢,分布在利比亚各地的中国承包建设工地便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我国众多劳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0):14-17
在美国“9·11”事件满11周年的那天,中东地区因为一部诋氐毁伊斯兰先知的美国影片而闹翻了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班加西死去,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这场始料未及的反美浪潮从利比亚和埃及发端并迅速席卷全世界60个国家,其蔓延面之广和暴力程度是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17.
小月 《党建文汇》2002,(18):14-14
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提议下,一个新的组织在非洲大陆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10):4-13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颇不太平。先是北非、中东诸国骚乱频仍,继而有日本的强震袭来。如今,非洲国家利比亚正面临着美欧联军的兵戎之灾。一场史无前例的中东剧变已经不可预知地摆在我们面前。爱好和平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东国家最近骚乱不断?美欧联军又为何要对利比亚痛下杀手?  相似文献   

19.
@@唯实:2011年初开始,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都陷入了动荡,可以说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同样是政局动荡,为什么有些国家实现了政权更迭,有些国家是战乱不断,有些国家的政权更迭甚至非常血腥,也有些国家则有惊无险安然过渡,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殷罡: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垮得最干脆的是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因为利比亚是逊尼派国家,民族教派比较简单,卡扎菲上台以后外交上很莽撞,国际上也没有朋友,大家都厌恶并反对卡扎菲的个人专制。所以,利比亚的政权更迭,内战尽管血腥,但是比较干脆,对周边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雨果 《学习月刊》2011,(13):41-42
自今年3月19日以美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针对利比亚的空袭以来,利比亚战火已持续3个月之久。在过去的3个月当中,除北约国家态度坚定地支持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领导的反政府武装、誓将卡扎菲政权拉下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