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公布的数据,意大利以拥有35个联合国登记的世界文化遗产排名第一。据意大利政府文化遗产和文化活动部统计,意大利共有约两万个历史文化中心、4.5万座城堡和化园、3万座历史建筑、10万座教堂、2000座考古遗址、3500家公立和私人博物馆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如何加以保护就成为意大利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保护基础薄弱、传承乏人、传承环境改变、资源流失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坚持多样性、发展性、原真性原则,通过立法、培养传承人、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等途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黄凤彩 《世纪桥》2008,(5):144-145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危机,本文提出实施抢救、保护要坚持的三原则和开展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运用博物馆的功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使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皖江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数量多、类别全、影响大。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扩大皖江地区的影响力与辐射力,而且还能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不断提升皖江地区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从建立高规格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制、进行资源整合及保护规划、建设大遗址公园、开发名人遗存资源等方面,对皖江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展示皖江地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皖江地区开发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协调好小城镇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之既能促进小城镇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能合理、有效利用和保护好文化遗产资源,需要营造保护小城镇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小城镇发展的长远规划,开展小城镇文化遗产的调查归档工作并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危机,本文提出实施抢救、保护要坚持的三原则和开展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运用博物馆的功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使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国内外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提炼与保护。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主要载体的民族村镇,其文化遗产的提炼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结合世界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并针对贵州实际,以青岩古镇为实例,强调注重提炼文化精髓、实施强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村镇文化遗产提炼与保护的多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导精神,本文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处理好几种关系中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运河张湾明代沉船的考古发掘,让广大市民眼睛—亮,也着实让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火了一把。原来天津也有这样一个从事考古的专业单位。 这是一个鲜为入知的小集体。说它小,是指从事考古专业的仅有10人,却承担着天津11917.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下文物保护重任;说它小,是指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2年才在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挂牌成立,却是天津唯一一家具有国家级团体考古领队资格,  相似文献   

10.
古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发掘、利用、传承杭州古都文化,对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市民凝聚力、创造力,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简述古都和古都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着重阐明杭州古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序列完整、特色鲜明的重要价值和特色魅力;重点提出杭州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查清家底、加强立法;重点加强"西湖.龙井茶园"、"良渚文化遗址"等"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高度重视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古都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与整体风貌的保护与利用;加快抡救保护杭州古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马冀  伏凌涛 《实践》2007,(10):42-43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凭空创造的,它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作为出发点和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任何割断历史,轻视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所以,对前辈留给本城市、本地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精心保护,并结合本地实际,推陈出新,创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政要览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提升我省文化遗产品牌形象,我省积极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500万元,支持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德文庙及玉皇阁、柳湾遗址、却藏寺4个项目的保护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精彩纷呈的重要历史时期,而三国文化不但包括了人们对三国时期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文化总结,也包括了历代以来以三国故事为蓝本衍生出的众多文化内涵。本文就“三国文化遗产”这一提法,从三国物质文化遗产和三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简述了当代三国文化遗产的现状,并针对其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传承人(群体)文化权利的实现;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应解决精神权利主体的确定、经济权利主体的确定、权利的适度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商标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创新,可考虑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刘玮 《学习月刊》2014,(4):116-117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民族之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社会教化功能.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是文物部门和博物馆的应尽职责。  相似文献   

16.
古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21世纪,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省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古城镇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受到或正在遭受"灭失性、建设性、保护性"的损害、破坏.目前,古城镇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保护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切实加强管理.要努力解决好城市化、现代化与古城镇保护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有效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关系,真正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好古城古镇古村历史文化遗产,以避免祖宗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在地球上消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常听到打造的说法,所谓打造,离不开“打”和“造”。一方面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地打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争先恐后地造就假的文化遗产,形成赝品泛滥的奇观。更有不少文化遗产被打造得半真半假、不古不今,遂使文化遗产保护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常听到打造的说法,所谓打造,离不开“打”和“造”。一方面为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地打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争先恐后地造就假的文化遗产,形成赝品泛滥的奇观。更有不少文化遗产被打造得半真半假、不古不今,遂使文化遗产保护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正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遭受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新时期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色、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辽宁非遗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或难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