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2003年,张桥从安徽芜湖来到深圳一家电子公司打工。因为他表现出色,又有驾驶技术,很快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做了老板的私人司机。张桥在做司机接送老板儿子的那段时间里,看到小孩玩具的局限,便萌生了做怀旧老玩具生意的念头。利用闲暇之际,张桥把自己用土法制作的一些土玩具摆放在一所小学门口出售,初试市场,反响竟然奇好。  相似文献   

2.
乔霞 《党课》2014,(11):97-99
法律求助: 几日前,我带着7岁的儿子去超市购物。发现超市为了招揽顾客,增设了免费的儿童游乐场。看到游乐场里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玩耍,我就放心地把儿子放在游乐场。自己在外面看守。不料,我儿子从一个装满玩具球的池子往外爬时。不慎头朝下翻了出来,随即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3.
抢“爹”     
腊月二十八晚上,赵清和妻子商量,准备把住在团场连队40多年的老爹“抢”回城里,过一个合家欢乐的幸福年。赵清是老军垦的子女,在农场长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教育局工作已经8年了。他的老父亲退休后,一直跟着小弟赵衡住在团场的偏远连队。他割舍不了对土地40多年的眷恋之情,无论住在城里的赵清怎么劝说,他都不肯离开连队半步。无奈,赵清借口请他和妈妈去帮着带孩子,多次邀请,都被他推辞了。他把老伴“赶”到了城里,给儿子看孩子。他把连队照顾的危房改造名额让给别人,自己仍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白天帮着小儿子  相似文献   

4.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5.
“妈妈,你的病情怎么样了,我今天又把打工挣的300元钱打在你的银行卡上了,你一定不要放弃治疗。”边读大学边打工的儿子在电话里的一番话,给了卧病在床的母亲一丝安慰。  相似文献   

6.
李武西 《新湘评论》2010,(16):53-53
她用一根皮带,把双胞胎儿子的脚脖子捆上,摁到沙发上,她坐在儿子的腿上,对儿子说,只压一会儿就好了。可是她坐上去就不起来了,儿子痛得大哭,在后面使劲砸她的背,骂她:"妈妈是大坏蛋……"  相似文献   

7.
抽打陀螺     
儿子小学毕业,吵着要买电脑。我对他说,爸爸工作20年了,靠一支钢笔写文章,报上也没少发表。可儿子不听,说班上大多数同学家都买了电脑,为什么不能给他买。妻无奈地对我说:买就买吧,只当给孩子买一件玩具。 电脑买回来了,这可真的成了儿子的玩具,一有空儿他便泡在电脑上,打字、上网、游戏…… 自从有了电脑玩具,儿子的其他玩具便都“刀枪入库”。无意中清点这些“闲置资产”,不由大吃一惊。儿子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计算其价值的话,足有数千元之多。妻说:“这么多高档的玩具,留着将来给孙子玩吧!”我反…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1日,对于驻守在祖国西大门昭苏格登山松拜连官兵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远在数千里之外朝思暮想的"兵妈妈"回家看望即将离开军营的兵儿子来了……兵妈妈朱立凤有感而发地说:我把你们当成自已的孩子,虽然我没生儿子,但是我比别的生了儿子的人更幸福,我想我的幸福晚年比别人更加甜美.  相似文献   

9.
午饭(小小说)华骏清晨,老王一家三口就忙开了。老王扫院子,儿子扫地,老婆收拾屋子。老王今天格外精神,他用扫帚狠狠地划着院子,把院子里一寸多厚的黄土都一扫帚一扫帚地扫起来,又一锨一锨地端出去倒在垃圾堆上。儿子小明要上学了,可是小明的妈妈还在忙着打扫土炕...  相似文献   

10.
每当听到《党啊,亲爱的妈妈》的歌曲,我就抑制不住心潮澎湃,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开因年迈而粗哑的嗓子随声吟唱:“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抚养大……”借着这激动人心的歌声,我由衷地表达着一个党的儿子,对党——母亲的一片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1.
一个满院秋风衣袂生凉的日子,我站在大院里看财政部长金人庆去年11月28日发表在《中国经济周刊》上的大作,当看到“‘十一五’财政政策重点是刺激消费需求”时,突然听到旁边一个小孩子的哭声,我移眼看去,原来是同院子里的一个小孩要买一个什么高档的玩具,带他的保姆说,要三、四百块钱,他妈妈不肯给他买,他就一直哭到现在。听到这里,我心里一笑,这小孩子还懂得用哭声来刺激消费,以实际行动提前响应金部长“十一五”的消费政策了。看着小孩子一副还在哽噎抽泣受委屈的样子,我真想等会把金部长的话念给他妈妈听听,看能不能刺激一下她的消费。刚…  相似文献   

12.
李桂杰 《党课》2012,(10):121-122
最近,儿子练琴时喜欢让姥姥当听众。“姥姥来,陪我!”“妈妈来吧!”他却总是说:“妈妈到屋里打电脑工作吧!”  相似文献   

13.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1-63
1984年的那天,董贵生从包里掏出阵亡通知书、抚恤金稻粮油票摆在桌子上,又拿出装有杨模山遗物的军挎包。杨爸爸沉默了,杨妈妈顺势操起手里的菜刀追在他后面一路喊:“我不要这些东西,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生前的全部存款4万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他没有给唯一的儿子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为儿子留下的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张闻天对孩子从小教育很严格。解放初期,儿子还很小,有一次,他钻进了爸爸的小汽车里,想风光一番。张闻天发现后要儿子下车,儿子不肯,并央求说:“爸爸,我没坐一次小汽车,就让我坐这一次吧,就这一次!”张闻天教育儿子说:“这车是党和国家给我工作用的,小孩子不能沾光,就是一次也不行。你要坐车,可以坐公共汽车去。”孩子执意不肯,就赖在车里哭。张闻天无奈,就步行去参加会议,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提坐小汽车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方颖说,我实在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有和公公、婆婆、丈夫、儿女一起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吃年夜饭了……1990年除夕,医院宽大的病房里,只有方颖陪护着一位患急病的、孤苦无助的孤残儿。屋内的冷清和远处的爆竹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方颖感到了阵阵孤独。半夜12时,“吱呀”一声门响,随之传来了儿子那稚嫩的童声:“妈妈,我和爸爸给你们送饭来啦。”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着满身寒气的丈夫和儿子,泪水顺着方颖的脸颊,悄声无息地流下来。方颖说,儿子今年19岁了,我还从没带他上过公园。那时他总在问我:“妈妈,下一次…  相似文献   

16.
王亚平 《学习导报》2013,(13):40-40
刚上小学那会儿,放了学我背着书包就跑到地里帮爸妈干活。种花生,他们在前面挖坑,我跟着后面给他们撒种子。邻居逗我:这么小,你会吗?我撅着嘴说,当然会。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我只有一个玩具,是奶奶给我缝的布娃娃,布娃娃的头发是用红毛线编的。8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着妈妈不在家,我悄悄端着一盆脏衣服,跑到家门前的小河边去洗。结果,衣服没洗干净,却把一大块肥皂用完了。妈妈回来一看直摆手:乖女儿,你这不是帮忙,是捣乱。  相似文献   

17.
川康三年     
川康三年郑伯克8回乡省亲五通桥距离我的老家仅40华里。离开成都前,我与邹风平谈过:乐山离我老家很近,上有年已70的老母。妈妈40岁时生我,缺奶、用米浆把我喂大。我是她所生最小的一个儿子,她辛勤把我哺养成人,七年未回老家,有机会不影响工作之下须回家看...  相似文献   

18.
命甜     
麦家 《学习导报》2013,(10):47-47
儿子不知道在哪里听说“命苦”一词,立刻举一反三地想到了“命甜”,而且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妈妈,我的命很甜。” “什么?”  相似文献   

19.
打煤糕、大白菜及向前走(随笔)武润桃一天,帮我爸爸搬家,小儿子突然从装旧东西的箩筐中拿出一个煤糕模子问我:"妈妈,这是什么东西?"显然,这个老太原人十分熟悉的物件,对于我的儿子,已经是一件十分陌生的东西了。解释煤糕模子的用途并不难,难的是我儿子他们这...  相似文献   

20.
5月10日这天,天津方正出租汽车公司党员“的姐”王淑贤过了一个幸福的节目。这天一大早,“儿子”杨晓冬就拎着大包小包赶到她家,还没进门就喊:“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来看您了。”她的另一个“儿子”陈好亮也发来短信说:“今天是母亲节,可我远在山东不能回去看望,只能遥祝妈妈节日快乐!”虽然这两个“儿子”都不是王淑贤亲生的,但却比亲儿子还亲。一提起这两个“儿子”,王淑贤就乐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