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9):34-34
房价虽降 调控力度不减 温家宝总理在4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这表明本届中央政府会将房价调控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新京报》日前刊登社论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但房地产业的复杂生态,决定了利益链上的主体绝不会放弃与政策的博弈。而从长期看,房地产调控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政策易受左右,使得民众对政策信心不足。比如,房价高企时,为什么很多人举家举债买房,就是担心政策一旦松动,房价还会暴涨。民众对政策的这种预期,形成了目前比较矛盾的态势: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绝不放松”等措辞极为显眼,但由于多次“狼来了”,使得政策的公信力急需修复。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2,(5):34
房价虽降调控力度不减温家宝总理在4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这表明本届中央政府会将房价调控进行到底。据统计,今年以来,北京签约10套以上的约60个房产项目中,有70%是在去年调低入市价格的基础上加大了打折力度。除了北京以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  相似文献   

4.
2011年,注定会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重一笔。在限购、限贷和房产税等一系列严厉调控政策下,楼市出现重大转折。与此同时,在诸多政策试点中,房地产制度性变革初现端倪。如今2012年已来临,房地产市场将走向何方?房价会否降到购房者“心坎”上?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导致房产调控政策失灵、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而形成“土地财政”的主要根源是不完善的财税管理体制,它使中央地方关系严重失衡.所以,要使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年多来实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终于得到了遏制,不少城市房价出现了下降。房价出现松动,对于那些渴望拥有住房的人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显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希望房价下降。早在房价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实行住房市场化与货币化改革以来,城市房价快速上扬,远远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城市房价上涨,但成效甚微。本文立足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探究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房价上涨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轮力度前所未有的调控:2010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一年之内中央政府3次出台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2011年,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使房价稳定在合理的价位,这是人民的心愿、政府的承诺。新的一年为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9.
房价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在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官员、房地产商以及购房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应通过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房价问责制等减少政策执行阻滞。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2,(1):64-64
【政策】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把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政策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每次调控政策对地方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三大主体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整体走势是在震荡中快速上升。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在愈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成为了政策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芥茉 《党课》2012,(15):108-109
“地方”离“中央”有多远?说远也远,天涯海角、雪原边陲;说近也近,信息时代,瞬息便可通联全国。只是,若说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地方离中央的“距离”还真是大有说道。譬如,中央要求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但有些地方却顾虑土地财政收入锐减,静观其变不愿表态。有的则偷梁换柱、瞒天过海,软磨硬抗中央决策。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出台多项政策进行调控,但总体政策效应不够理想。文章以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为例,在论述我国房地产政策出台的背景、相关政策内容及效应后,细致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即政策质量问题、决策民主化问题及政策执行主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7):53-53
袁元2005年第21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今年的宏观调控无疑将最坚决的态度指向了房地产市场,曾炙手可热的上海楼市率先降温,已出现突击抛盘现象。房地产市场上演的大逆转正是源自旨在控制投机炒作、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房价的持续攀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诸多压力,为了平抑不断攀升的房价,政府不断出台有关政策,试图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本文拟以分析政府加大房价调控力度的原因为起点,评价2010年政府房价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效果的诸多因素,试图为进一步深化房价调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1,(3):54-54
刘成友在1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日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并适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将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人们还记得,3年前,房价一路蹿升时,曾经有过类似上述的说法;半年前,房价近乎脱缰时,也有过类似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政策效应与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政策的保驾护航使我国房地产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来房价的加速上涨,远远超出了居民可承受的范围。2007年9月央行房贷紧缩政策成为楼市降温的转折点,房地产由此面临行业的重新洗牌。然而市场的调整因中央救市政策的出台嘎然而止,楼市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快速反转,房价在短短几个月内重返历史高位。巨额信贷投放带来的流动性泛滥使投资性需求上升为楼市需求的主导力量,房地产市场泡沫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为避免房地产“带病运行”加剧泡沫的快速膨胀从而危及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重新审视原有政策思路并加以适时调整,这同时也是将我国房地产业最终引入良性循环轨道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名房地产经纪公司英国莱坊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大涨68%,涨幅几乎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两倍,成为全球房地产热度最高的市场。中国政府加大了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出台了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通知,并表示打压房价不会手软。但仍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房价不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8,(13):30-31
中卫市十项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在全市组织开展“政府效能建设年”活动,把效能建设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抓手,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二是加强对市场价格调控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土地管理法规和节约用地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