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49年9月27日.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定都的问题,早在这年3月.中共中央经反复斟酌和征求意见,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议.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作出了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决定。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平。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北平市200万人民。在市委、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3月2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驻军,在北京饭店召开迎接中央进北平会议,成立了以叶剑英、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等五人组成的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3.
吴跃农 《世纪风采》2023,(11):17-21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6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全面展开新中国建国工作。建立新中国,中央急电刘少奇速回北平组团出访苏联1949年5月10日,在河北唐山视察的刘少奇,突然接到中央要他“速回北平”的电报。他按原计划处理完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1949年,随着北平和平解放,新政协会议决定在北京召开,历代皇宫禁苑——中南海迎来了她崭新的政治使命。本文讲述了建国前期对中南海的接管、修缮和使用过程。进入与接管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会后,中共中央就开始准备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具体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主管迁移工作。1月31日,当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1,(7):39-39
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平解放后,必须召开第七属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以确定组建新中国的有关事项。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同年3月5日到13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  相似文献   

6.
李友唐 《世纪桥》2009,(10):9-16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 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5日到达北平西苑机场,进驻位于北京西郊20余公里的香山,对外号称劳动大学。  相似文献   

7.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准备迁往北平。这时,北平已在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已先搬到北平办公。刘少奇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于3月23日离开西柏坡。25日,乘火车到达北平。在颐和园稍事休息后,前往西苑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一千多人见面,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中共中央机关暂时驻在香山。  相似文献   

8.
第一支飞行队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空军随时可能对北平进行骚扰和轰炸。为了确保定于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中央决定建立一支飞行队,负责北平的空中安全。遵照中央的指示,飞行队于194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队。这个飞行队的队长由徐兆文担任,政治委员是王平阳,飞行员大部分为驾机起义的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少部分为东北老航校受过双发飞机训练的飞行员。作战指挥和飞行训练…  相似文献   

9.
广东解放初期,叶剑英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委托,主持华南并代理中南地区工作,身兼数十项职务,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1949.9.6——1955.5)中共中央于1949年7月决定叶剑英任此项职务。8月11日离开北平前往华南,9月3日抵达赣州。9月6日中午,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率分局机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共领袖及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离开河北建屏(今平山)县,迁往北平。进入北平以后,中共中央多数机关临时安置在西山一带的公园和旧庙里,房屋简陋,办公和生活用房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了尽快解决中央机关和首长办公、生活用房,中央办公厅决定筹组修  相似文献   

11.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 5日至 3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之后,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往北平。 1949 年 3 月 24 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途经涿县( 现涿州)。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当晚住在城内粉子胡同路北公安局院内(即今县府街学校)。第二天起程离涿赴北平,县委书记王成俊、公安局长张铄等迎送中央领导同志。 3月25日凌晨二时,三列专列从涿县车站一路不停地直达北平 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他们对从西清华园站。尽管这一天没成为节 柏坡到北…  相似文献   

12.
<正>一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从1949年2月起,中共中央开始筹备进入北平的准备工作。2月8日,中央军委铁道部首任部长滕代远率领先行人员,乘汽车由石家庄向北平进发,途中勘验铁路情况。石家庄至高碑店段,铁路已经完全破坏。所幸高碑店到北平的铁路路况良好,为了迅速恢复平津地区的铁道运输,中央军委铁道部专门成立了平津铁路管理局,由郭洪涛、刘建章担任正、副局长。  相似文献   

13.
聂荣臻大刀阔斧整治华北治安,为定都北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条件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月1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林彪、罗荣桓一起,进入北平城,住进了北京饭店.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国民  相似文献   

15.
1948年12月13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叶剑英担任即将解放的中共北平(后改称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8日,新华社公开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电讯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在历时不长的8个多月的市长岗位上,不仅经历了新北平的诞生,而且直接领导了北平的和平接管、新政权的建立、整顿社  相似文献   

16.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不久,中共中央机关即准备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分乘中型吉普,经唐县、保定,于25日凌晨,抵达涿县火车站.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将此称为"北平方式".2月5日,周恩来签发了中共中央给上海局的一份电报,要求做好工作,争取各大城市,首先是长江流域各大城市按照"北平方式"和平解决.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蚌埠南郊孙家圩子召开会议,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4月3日获中共中央批准.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感到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  相似文献   

19.
"赶考"路漫漫 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相似文献   

20.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入北平。毛泽东、周恩来运筹帷幄,对全国形势作了通盘考虑,决定派遣谢筱迺到福州,在福州设立一个电台,负责完成两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一、掌握退缩到华南、东南,尤其台湾的国民党军部署情况;二、建立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州海军工作站,做好闽系旧海军人员的统战策反工作。福州解放前夕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