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茂 《廉政瞭望》2012,(13):20-22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的基因?追问信仰这个话题,也使得我们得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一边记录今天,也一边同头看看这个国家的过去。其实,若从“中国”二字来看,本来就是一个含有信仰意味的词汇。中者,天地四方之交汇也;国者,天地四方之苑囿也。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已成为我国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不仅在于解决信仰问题似乎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始终与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休戚相关。信仰问题在今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群体性,又有个体性。就普遍性而言,一方面,它作为个人道德自律及社会、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其重要性在当代日显突出;另一方面,信  相似文献   

3.
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路标。”这是父亲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我平凡朴实的父亲在学生时代就背叛地主家庭,毅然投身陇右地下斗争,为家乡的和平解放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即使在“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父亲仍然对党、对人民充满无限的忠诚与热爱。  相似文献   

4.
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指导,按照认知、理解、情感和行动的四步教学法,以《中国近现代史功能纲要》课为依托把中国梦融入到大学信仰教育教学中。一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凸显中国梦,实现认知到深入理解的飞跃;二是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彰显中国梦,实现理解到情感认同的飞跃;三是从理论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践行中国梦,实现情感认同到自觉行动的升华,使大学生把个人的政治信仰、梦想追求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刘文竹:我的父母都是从50年代过来的人。爸爸是老党员,当年曾是雷锋式的解放军战士。妈妈几十年来也矢志不渝地追求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很疼爱我,但却在“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对我要求很严格。他们的信仰就像温暖阳光下的青青河边草萌发在我的心田,使我一直走在人间正道上。但突然有一天,静静的校园里传来了“法轮功”的嗓音。和我一样唱着“党是太阳我是花”成长起来的女大学生陈果,居然对“法轮功”痴迷到自焚的地步。我痛恨“法轮功”,痛恨到攥紧拳头的程度,但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人对邪教痴迷到如此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越来越多"90后"青年加入党组织,高校党员队伍呈现出新的代群发展特征。学生党员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接受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信仰价值观的发展偏差。在新形势下,要紧扣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实际,不断优化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有效地传承红色信仰,强化党性修养,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信仰的力量     
开国将军方子翼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写下“仰不愧天,俯不怍人”8个字。老将军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川陕苏区粉碎田敬尧“三路围攻”和刘湘“六路围攻”、四过雪山草地、河西走廊鏖战“马家军”等无数场险恶战斗,三次战地负伤,三次险些丧命。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奉命组建“第4歼击师”并首任师长,成为第一位率部入朝参战的空战指挥员。他率领的“空4师”第一个击落侵朝的美军飞机,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由衷地称赞说:“他在中国人民空军的发展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随之呈现诸多新变化,部分学生出现的"信仰"缺失、精神"缺钙"等问题不容忽视。深入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键要将"知信行"一体化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过程。通过拓宽第一课堂主渠道、筑牢第二课堂新阵地、落实一体化考核机制、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等途径,引导大学生真知、真信、真行,从而培养新时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多元化时代,较为优越的物质环境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之下,"95后"大学生已逐步踏入高校生活,大学期间作为他们"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精神信仰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注重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分析"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对其信仰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说到信仰,青年学生最易联想到的便是宗教、神灵乃至迷信、巫术等等。这种信仰精神的认识局限实际上是与我们的信仰转换和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相连的。早在夏商之际.宗教信仰还颇为盛行,只是到了商纣王的纵身一炬,“君权神授”的谜幔才慢慢被“民本”“德治”“仁政”等现实的政治理念所代替。而继以维持这一领域的信仰也被改换为“先人崇拜”,同时,与之适应家族、家庭也成为个人的社会存在形态.而“家国同构”的政治组织形式最终为此提供了权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4):19-20
党的十八大将“法治”确定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由此成为我国改革路线图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宏 《求实》2011,(Z1)
在我们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是最崇高、最进步的信仰。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就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当前我们的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  相似文献   

13.
信仰的力量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伟大的政党,最重要的力量,来自广大党员内心深处自觉而崇高的信仰。信仰是贯穿在人的言行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和高度自觉。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和自觉持有。危急时刻,信仰能激发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伟大与崇高,那种超乎寻常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关于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阐释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学界议论的焦点。由此,本文试图从法律信仰的内涵与普遍法律信仰的确立、法律信仰建设与法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为长期以来围绕法律信仰的种种阐释做一次系统辨析,探讨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普遍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5.
积 8 0年之经验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和胜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可以说 ,“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 80年历史经验进行深层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对于在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具有重大意义。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6.
余小英  郑简平 《湘潮》2013,(1):14-15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的特定发展阶段,对社会的不良现象缺乏政治鉴别能力。大学生党员当中也确实存在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明晰的现象,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发展党员规范能帮助大学生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支部工作开展、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发展规范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深化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7.
杨淑玉 《世纪桥》2014,(5):77-78
人生信仰经历了从稳定——混乱——政治——危机的发展变化。时代背景不同,所体现出的主题不同,所以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生信仰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社会,受儒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人生信仰。近代社会,中国历史始终是以"革命"为背景的,为完成"革命"的任务,政治信仰突出了,人生信仰更突出政治性的一面,政治信仰取代人生信仰。当下社会,在崇尚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同时,现代人的精神却无家可归,人生信仰出现了危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思想的继承;现实实践使其具有全新的内涵,对我们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1,(8):62-62
辛呜在6月13日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不存在于经典著作里,也不存在于文件报告中,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每一个政党成员的一举一动中。毋庸讳言,随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执政时间的延伸,党内有些同志的信仰意识存在逐渐淡化的危险。有些同志以为:政权在手,一切事情都好办;政权在手,一切资源都归我们支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追求“量”向“质”以及“单一”向“全面”的两个转变,其实现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保障,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在深入剖析“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实现瓶颈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明新发展格局如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更高水平坚持国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