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风》     
刘大为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F0002-F0002
图片说明:画作成功地刻画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伟大而平凡的形象。画面上的小平同志安详地坐在家院中,自然放松,平和亲切。老人沉思的表情发人深省,折射出睿智与坚定。画面环境的处理写实且又富于装饰意味。表现手法在保持工笔画细腻典雅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古典油画、素描的手法,使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14,(18):1-1
写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后,我们把电视文学剧本改编成长篇小说。小说版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对人物的文学描写更为细致,有的地方直达心灵,与用画面叙述故事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学习忍耐     
学习忍耐育葵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有这样一段叙述:“1973年4月12日,沉寂多年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宴会上露面了。一时间,各国新闻媒介争相报道,西方一家杂志还送给他一个雅号──‘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接着画面播出了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  相似文献   

4.
正《春天的故事》这首热情澎湃的歌曲,唱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事业的画面。歌曲由点到面即由经济特区到全国改革开放的蓬勃壮景,生动地表达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歌曲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于1994年完成发表。1997年,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将此歌作为主题歌播出后,立即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毛泽东侧重于以哲学治国的话,那么,邓小平则转向了以经济学治国之道,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劣根性,回答了国人长期普遍不解的国运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结束了中国经济学的贫困。邓小平经济理论,不是线型、平面理论,而是创新的...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0,(18):26-26
邓小平像,铸铜,高92cm,1987年程允贤作,中国美术馆藏。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人,程允贤先生为他做了一件将永存于世的肖像作品:"邓小平像"。雕塑手法极为平实、质朴。和其他伟人雕塑不同的是,他是一座于其他美术作品一起陈列于美术馆的室内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0,(18):26-26
邓小平像,铸铜,高92cm,1987年程允贤作,中国美术馆藏。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人,程允贤先生为他做了一件将永存于世的肖像作品:"邓小平像"。雕塑手法极为平实、质朴。和其他伟人雕塑不同的是,他是一座于其他美术作品一起陈列于美术馆的室内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行动缅怀邓小平———四川省宣传、史学、理论界集会悼念邓小平逝世一周年在邓小平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党校、省社科院、省社联、省讲师团、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联合邀请成都地区的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邓小平。座谈会于19...  相似文献   

9.
刘明钢 《世纪风采》2014,(10):12-14
1975年,经历了9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各种问题积重难返。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与胆略,大刀阔斧地进行各项工作的整顿,同时,他又很注意策略,在迂回抗争中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三项指示为纲”1975年新年伊始,神州大地依然是寒风凛冽,但有几则信息却早早地传递着春意与希望: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这样写道:“毛泽东作出了打倒邓小平的决定。在决定打倒邓小平的同时,他再一次把邓小平保护了起来,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并决定再一次保留邓小平的党籍。也许,毛泽东自知,他的‘大限’已经不远,他是在最后的时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刻意地保留下了邓小平。以毛泽东八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验,他完全知道,他身后的中国,非但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还必有大的政治恶斗。  相似文献   

11.
正这幅大家都熟悉的照片(照片1),是已故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高帆的作品。高帆是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成长起来的著名摄影家。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他出没在硝烟弥漫的火线现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许多战争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感人的历史画面。这幅邓小平和刘伯承合影的经典照片,虽然经常出现于反映晋冀鲁豫根据地斗争和邓小平、刘伯承革命生涯的历史画册、书籍中,然而,人们对这幅照  相似文献   

12.
刘伯承、邓小平在1947年秋宁志一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出击外线,揭开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一页,随后又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胜利。8月7日,按照毛泽东“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的指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收入了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著作,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邓小平文选》第一卷,收入了邓小平同志1938年1月至1965年12月的39篇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17年关于...  相似文献   

14.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批示同意刘少奇的建议: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由于工作繁重,需要增设机构,调各中央局书记来中央工作。邓小平、邓子恢均在被调之列。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则受命于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邓子恢以他的智慧和卓识,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构想。邓小平坚信邓子恢是可以当好农村“统帅”的。  相似文献   

15.
我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党的建设工作出了不同的巨大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为我党建设打下了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历史转折时期,拨乱反正,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党建思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研究第三代领导人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和周恩来相识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此后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文革”中,邓小平被打倒后,周恩来尽己所能,给予邓小平最大的照顾,后来又竭力为邓小平复出创造机会,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终于使邓小平得以复出。邓小平复出后,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理论风格王继超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阅读《邓小平文选》,会感到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和阐述这一伟大理论时,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第一,结合实际,将科学理论具体化,使其亲切朴实,易...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出鲜明的革命风格,这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邓小平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求新路子。邓小平领导我国人民,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出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靠的就是尊重实践、实来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吴松营著人民出版社首次披露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详细过程。讲述了在当时国际国内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20世纪末直到21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高龄的领袖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风趣、激动、感人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昇康  龙坦 《唯实》2012,(8):9-15
近20多年来,有许多党史、军史及文艺作品不断提及邓小平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我们翻阋大量历史资料,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求证,认为关于邓小平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任中央秘书长之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以证据与事实说话,这是史学工作者治史的信条和根本态度。只有严把事实关,方能出精品、出信史,并传诸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