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12,(2):35-35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繁荣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重大原则问题,体现着一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80多年的历程,就是一部为实现、…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解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立场问题,要履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天职,始终抓住这一“最紧要的”,就必须转变机…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当前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强,关键的一条就是在改革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好“为谁改革”、“靠谁改革”、“怎样改革”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解决好“为谁改革”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改革,是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最广…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20):47-47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讲话中指出,人民大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上帝。刘云山2011年7月6日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如何对待人民这个“上帝”问题。人民是“上帝”,就应该平等对待群众。  相似文献   

6.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方面,新闻界老前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无疑是光辉的典范、学习的榜样。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先生饱蘸浓墨、满含深情撰写的《“勿忘人民”的警示价值》一文,对穆青一生的新闻实践作了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勿忘人民”,应当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本期,本刊特别推出南振中先生的这篇文章(有删节),以期成为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有益教材。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3,(33):3-3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公款吃喝养“肥”谁□路轲瑜党中央、国务院将禁止公款吃喝列入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之一,先后颁发过30多个“红头文件”。但是,公款吃喝之风至今未能杜绝,在一些单位甚至愈演愈烈。作为一种腐败现象,公款吃喝损害的固然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谁是这种腐败现象的...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论职位高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平凡岗位,都应该克勤克俭,克己奉公。但总有少数干部在权力面前昏昏然,仿佛“超凡脱俗”,应该“特殊”、与众不同,“一朝权在手,便把今来行”。针对这一现象。毛泽东同志曾向全党发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的警问,告诫一切工作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永远当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同志也说:“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老爷,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伟大出于平凡。凡是能够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  相似文献   

10.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3):46-47
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观,做到情为民所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上,要解决好为谁说话、为谁干事、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怎么说话、怎么干事、怎么谋利益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彰显民本理念,体现宗旨观念,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执政,就是掌权。为什么人执政,为什么人掌权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正气》2001,(12)
久前,太原市文明办组织了“万名乘客评议公交服务活动”,统计出乘客的满意率为99.4%。近8000人的服务性企业,如此高的满意率在全国服务行业中是十分罕见的,也反映了太原市公交总公司党委努力搞好廉政建设“民心顺,事业兴”的好局面。教育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搞好廉洁自律是永恒的主题1998年初,《太原公交报》头版刊登出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一文,并加了编者按,编者强调,“谁能一生为人民服务,人民永远尊敬谁”。实践中他们认为:企业“一把手”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班子就有凝聚力,干部队伍就有战斗…  相似文献   

14.
阔天地在基层,源头活水在实践。当前,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这一活动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三个“谁”,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只有明确了“我是谁”,方能回答好“为了谁”、解决好“依靠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6):20-20
一是需过好“公心、公利关”。党的干部为党做事、为人民服务必须出于公心。用好公权,谋好公利,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实际上是一个“对谁负责”的根本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端的是谁的饭碗呢?这是一个为谁服务的大问题,也是一个认识不尽一致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的公务员吃的是农民种的粮食,穿的是工人织的布,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  相似文献   

17.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18.
李延国 《奋斗》2013,(6):14-15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县级党委,必须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认真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贴近群众,成效上惠及群众。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全国特大洪灾期间,一首叫做《为了谁》的歌曲曾经传遍大江南北,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人民子弟兵为了群众利益舍生忘死地与洪水作斗争的场景永久地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对于一方官员来说,这首歌唱出了“为谁树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3):19-19
“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