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劳柱这次“捞住”了张百会海勃湾矿务局公乌素矿有名工人叫郭劳柱。是部队复员到煤矿工作的,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家中妻子无工作,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只有劳柱一人上班,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有人说郭劳柱老也“捞”不住。由于公乌素矿全部停产,家里生活更加窘迫,劳柱...  相似文献   

2.
服务于患者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我叫邵国光,今年38岁,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的胸外科主任。我10多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最小的弟弟才3岁,母亲是工人,拉扯我和弟弟妹妹5个孩子,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是国家给了我和弟妹们生活补贴,才使我们都完成了学业。1...  相似文献   

3.
一位中国女士到丹麦去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一教授家中做客。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十分美丽。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0):91-91
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 一天,他教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当他正在教他如何在草地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叫他接电话。  相似文献   

5.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十)生于湖南醴陵城北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左兆新,母张氏,均为佃农。左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左权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左权一岁时,父即去世,翌年爷爷去世。当时,左权大哥方才9岁,家庭负担全落到了母亲身上。每到青黄不接之时,家中常以野菜充饥,母亲则怀抱左权外出乞讨。  相似文献   

6.
上篇1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   仁。1905年3月15 日 (农历二月初十)生于湖南醴陵城北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左兆新,母张氏,均为佃农。左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左权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左权一岁时,父即去世,翌年爷爷去世。 当时,左权大哥方才9岁,家庭负担全落到了母亲身上。每到青黄不 接之时,家中常以野菜充饥,母亲 则怀抱左权外出乞讨。左权稍长, 即开始拾柴,打猪草,捕鱼,补助 家中生活。左权五岁入村里私塾读 书;两年后,村里办起国民小学 堂,左权又进校读新学。他边学 习,边劳动,以…  相似文献   

7.
陈放 《当代党员》2006,(11):57-58
我叫任静,是秀山一中高2008级18班的学生。 张伯伯,给您来信,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实在过意不去,但我无可奈何,只有找您才有希望,因为,我们家出现了莫大的困难——我的母亲,由于积劳成疾,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急需动手术治疗……我母亲李国珍今年才42岁呀!她上有我70岁的奶奶、外婆要赡养,下有我和弟弟两个未成年孩子……救救我母亲,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8.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叫汪玉花,是农四师六十七团四连的一名普通职工。2003年,我的丈夫孙岁进患上风湿性肾结石,由于长期吃药治疗,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笔外债。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正当我为丈夫的医药费和孩子的生活费发愁时,团工会和连队挂钩组的人员为我家送来了1200元现金,还为我家申请办理了最低生  相似文献   

10.
兵团某团有一对从内地来疆打工的夫妇,丈夫叫刘向富,妻子叫徐秀珍,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刘仪,今年13岁,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从小患有尿床证,几乎每天都尿床。父母因孩子的病整日愁眉不展,为给孩子治病,他们在新疆求医无效,又长途跋涉到内地求医问药,跑了不少地方可仍无济于事,刘仪尿床如故,家中不多的积蓄也在一天天地耗尽。刘仪父母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常年积压在心头的烦恼和焦虑像阴云一样笼罩在这个普通的家庭。 正在刘仪父母茶饭不思,一筹莫展的时候,隔壁邻居一位名叫邹玉香的同乡提供了一个“秘方”,刘仪父母喜出望  相似文献   

11.
我叫梁宪波,今年38岁,是安达市铁西街三委的一名残疾人.三岁那年,我不慎掉在火里,由于继母视我为多余的人,没有及时抢救,使我烧去了10个手指,下眼皮和鼻子粘连在一起,下嘴唇和脖子粘连在一起.我爱人叫王宪臣,自幼残疾,1米38的个头,前鸡胸、后罗锅.我还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净是不幸事,要不是遇见姜婶,我们早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2.
小佳,卖雪糕的小女孩,家住郊区英达乡。她有个叔叔叫王平,是沈铁公安处沈阳东站派出所的民警。那年柳丝抽绿时,他俩在乡路上结下了亲缘。 那天晌午,王平和几位同志到英达乡调查一起铁路事故,路上他看见一位身体瘦弱、衣着简朴、背着小箱卖雪糕的小女孩。这么小的孩子不去上学,却在这叫卖雪糕,出于好奇,王平与她攀谈起来。原来小姑娘叫曾佳,父亲在几年前因病去世,母亲靠打零工挣点钱来维持生活,家中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弟弟。由于母亲收入甚微,入不  相似文献   

13.
一 我与杨尚昆叔叔接触不多,但短短的几次见面,使我终身难忘。第一次见他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那时继母张越霞依靠组织,把我们几个流落在各地的孩子找了回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团圆了,但没有了父母,全靠继母照顾。她在“四八”烈士祭奠大会上致悼词时曾对父亲承诺说,要担负起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初期,继母在假日常带我们到与她较亲近的同事家走走。到她的难友家去得较多,还去在延安一起工作过的人家中。一天,她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去看望杨尚昆叔叔。我和吉玛未见过杨叔叔,但他见到我们来很高兴,问我们多大了,上学了没有。当时,我刚从老家来到北京,对他一点儿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9):120-120
这是巴西前农业部长何塞·卢林贝格创立的一个概念。为了使这个概念更有说服力,他还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例:有两位母亲,原来各自在家中抚养自己的孩子。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母亲尽心尽力,孩子们也充分地享受着母爱和幸福。但国民经济不会因她们的劳动而产生任何变化。后来,这两位母亲来到劳动力市场,双双作为保姆彼此到对方家里照管对方的孩子。她们的劳动因此而产生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何一  诗骐 《党史文汇》2001,(3):25-27
临近 1 949年年底的一天 ,中央军委总政一室主任黄镇从北京西山中共中央驻地回来 ,一进家门 ,就招呼妻子朱霖 :“快收拾收拾 ,组织上叫我们到外交部去报到。”朱霖有些奇怪 :“你不是正在筹备总干部部吗 ?”“形势需要嘛。”黄镇在一把椅子上坐下 ,静静气说 ,“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和我们建交 ,没有外交官怎么行 ?”……他们带着两个警卫员 ,两个包袱 ,两箱子书 ,还有 5个孩子到外交部去报到。先住在前门外的解放饭店 ,后搬进新华饭店。新华饭店都住着外交部从部队和各地调来的干部。饭店非常阔绰 ,除中国式的豪华气氛外 ,还加上了当时最摩登的…  相似文献   

16.
1965年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潘传香,随丈夫转业到农十师一八八团九连工作. 1971年初,潘传香满怀喜悦地生下第三个孩子,取名叫袁永江.可是在他快半岁的时候,潘传香发现他好象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知道吃饭,反应迟钝,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还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为了给老三袁永江治病她与丈夫到处求医,找偏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不见好转.从那以后潘传香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乔斌 《先锋队》2014,(1):51-51
百度知道 一个男孩今年9岁,是个电脑迷,考试中他把卷子都写满了,但老师还是把他爸叫去:“你看看你孩子答的卷子。”孩子爸一看,这孩子,每个题后面都写了“百度知道”。回家后,他爸将他一顿暴揍,还说:“你问问百度,知不知道老子什么时候揍你?”  相似文献   

18.
一哲     
朱砂 《党课》2012,(22):79-81
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六七岁的样子,长长的头发或是扎个马尾辫儿,或是高高地绾成一个髻,盘在脑后,弯眉明眸。只一会儿工夫,露露便和屋里的人混熟了,在众人的掌声里又唱又笑,如果不是身上那件明显不合体的大号病服,你很难将这孩子与病人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19.
抱着已5岁的米雪,回族大妈李葡萄的脸上满是欢喜和慈爱。 李葡萄是农八师一四二团林业站的工人,收养这个孩子是个偶然的机遇。那是1997年3月的一天,李葡萄到团医院去看望一位病员,在儿科发现了一个出生还不到10天患败血症的弃婴。李葡萄见到孩子的时候,婴儿正嚎啕大哭。是奇妙的缘分吧,这小人儿一看到李葡萄便停止了哭泣,李葡萄一扭身她又接着哭。那一刻,李葡萄的心被深深牵动了,她毅然决定收养这个弃婴,虽然孩子还在病中,还那么虚弱,脖子上和手上都是凝固的血渍,屁股上还有未愈合的伤口。 婴儿出院后,李葡萄和丈夫将她抱回家中,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他们让大女儿做孩子的妈妈,并给孩子取名叫米雪,  相似文献   

20.
1926年冬天,杨开慧身怀六甲,即将生第三个孩子.毛泽东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需要请个保姆照顾妻儿,就这样,经人介绍,陈玉英--宁乡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来到了杨开慧的身边.来到杨开慧身边的那一年,她快30岁了,夫家姓孙,人们叫她孙嫂.杨开慧亲切地对孙嫂说,你到了我家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当我是你的主人,彼此不要分上下,我们做一场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