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史上,王剑虹往往作为瞿秋白的亲密爱人出现。极少有人知道,王剑虹也是中共创建时期一位追求社会主义的进步人物。她的生命非常短暂,只活了二十一个春秋,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却登上了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早期政治舞台。从五四运动中崭露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25岁那年,爱上了一位充满朝气而又聪慧善良的女子。这个女子却回避他,悄悄地返回家乡。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25岁那年,爱上了一位充满朝气而又聪慧善良的女子。这个女子却回避他,悄悄地返回家乡。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在36年短暂的人生中,曾经多次来到广东,并与广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广州是瞿秋白回国后政治生涯的起点。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会议上,瞿秋白赢得了共产国际、中国其产党各方人士的信任、尊重与认可。瞿秋白多次南下广州,也催生了他与王剑虹的那段不寻常的师生恋。  相似文献   

5.
文痒 《党史纵览》2000,(1):9-11
瞿秋白往往给初次见面的女性,留下或多或少的错觉。 丁玲曾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她与好友王剑虹第一次见到瞿秋白的印象:“瘦长个儿,戴一副散光眼镜,说一口南方官话,见面时话不多,但很机警;当可以说一两句俏皮话时,就不动声色地渲染几句,惹人高兴,用不惊动人的眼光静静地膜过来……”尽管她们那时尚不知当时年仅24岁的瞿秋白有着少年被迫辍学、丧母、家破的痛苦经历;也不知他曾游历苏俄两载多的丰富阅历;更无从知道他颇丰的著述,以及在中国共产党中承担的重任,但直觉告诉她们:这个沉静如水的瘦长个“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党的早期领袖,在中国现代史舞台上展现的是一个革命家的形象。同时,作为一个温文尔雅、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他的风度才华为很多进步青年女性仰慕和暗恋。他在上海大学执教时,丁玲、王剑虹、杨之华都是他的学生。其中瞿秋白和王剑虹、杨之华的情感故事,为他短暂的一生抹上了生动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史上,王剑虹往往作为瞿秋白的亲密爱人出现。极少有人知道,王剑虹也是中共创建时期一位追求社会主义的进步人物。她的生命非常短暂,只活了二十一个春秋,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却登上了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早期政治舞台。从五四运动中崭露头角,到进入上海平民女校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最后进人上海大学追求进步,只有短短五六年时间,却是她生命中最耀眼的几年,也是她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可贵日月。她的一生浓缩了这一时期许多女性追求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著名女作家丁玲以我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溜秋白和王剑虹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作家以她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充沛的感情描绘了溜秋白与王剑虹短促而灿烂、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家对挚友王剑虹深深的怀念之情,真实地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往秋白的形象。桃源初识丁玲与王剑虹不同寻常的友谊可追溯到五四时期。1918年夏,丁玲考入湖南胡匕源县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而王剑虹已是师范二年级学生了。1919年5月4日,那场预示中国革命新时代的运动爆发了。“五四”的风暴也涉及到小小的湖南桃源县城。在桃源…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丁玲在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时,情深意切地说:“我的命运是跟党在一起的。”早在青年时代,丁玲就向往光明,追求进步,1832年她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投入了党的怀抱。 二十年代初,丁玲与好友王剑虹从家乡湖南来到上海,先后在我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读书。党的早期党员、社会活动家和理论思想家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等人都在此任教。其中,瞿秋白以他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成为丁玲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从1931年9月开始,尽管瞿秋白已离开中共中央权力核心,但国民党政府仍把他作为"共党要犯"重点搜捕。对于瞿秋白这样的"钦定要犯",谁家藏匿,一旦被国民党当局发现,不但免不了牢狱之灾,说不定还得杀头,但鲁迅为了保护瞿秋白却不惜以身试"法"。瞿秋白曾对人讲,鲁迅在他危难之中临危不惧地保护了他。  相似文献   

11.
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任领袖的瞿秋白,于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西部的罗汉岭脚下从容就义。瞿秋白的牺牲在党内引起巨大的悲痛,同时让人们疑惑:瞿秋白被捕后的头两个月,并没有暴露身份,后来是谁出卖了他?当时与瞿秋白一同突围的4个人,何叔衡当场牺牲,邓子恢突出敌人包围后,很快找到了游击队,不存在嫌疑。只有张亮与周月林这两位女同志,她们与瞿秋白一道被俘,一起关押,两个多月后,瞿秋白的身份被敌人知悉,屡次劝降不成后由蒋介石下令杀害。而张亮与周月林在关押3年后被释放。瞿秋白是被这两个女人出卖的吗?  相似文献   

12.
<正>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年仅36岁。在瞿秋白36年的短暂人生中有颇多传奇,1923年夏,他到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成为上海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出众的授课才能"征服"了在上海大学读书的一位土家族女生的芳心,随后,二人开始了一段短暂、传奇的婚恋。她与校长的精彩辩论慑服了同学丁玲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只活了36岁,他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主要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就义前,瞿秋白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共有7首,瞿秋白还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  相似文献   

14.
苗体君  窦春芳 《湘潮》2011,(5):48-48
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935年6周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时年36岁。就义前,瞿秋白挥笔写下了他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两万多字的自白《多余的话》,一度让瞿秋白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部外国电影,一个大山里的女孩,是个盲人。一天,她在自己的屋前遇到了一位地质工程师。工程师是一位高大帅气的男人,他被女子没有遭到现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纯打动了。他们恋爱了。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只活了36岁。他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主要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就义前,瞿秋白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共有7首,瞿秋白还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以本来的面目留在2万多字的《多余的话》中,就是这篇《多余的话》后来一度让瞿秋白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今年是瞿秋白诞辰11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瞿秋白去世后,发生在瞿秋白身上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采花酿蜜和博士下乡 论辈份,瞿菊农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叔,但比秋白小1岁。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才18岁,就与瞿秋白、郑振铎、赵世炎等人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探索开创新社会的途径。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北京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 “五四”运动之后,他和郑振铎、叶圣陶、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创办了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他和瞿秋白写文章极快,被称为瞿家的两位才子。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59-59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善良女子。她在短暂的28年人生中,救助海难、扶危济困,无私无畏、护国佑民。林默娘羽化升天后,民间尊她"妈祖",誉其"海上女神"并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  相似文献   

19.
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的由王铁仙、刘福勤主编的《瞿秋白传》,是一本从2004年开始,历时7年,由多位专家合力编撰而成的最新瞿秋白传记。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是我国20世纪初期黑暗的政治历史舞台上,一颗耀眼的革命巨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位非凡的革命伟人。是我国文化之林中,一位卓越的文化巨子。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肆屠杀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面临绝境,在此危急时刻,瞿秋白在汉口主持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成功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