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自重,简单说,就是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古话说:“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可见自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要一生遵守的底线。因为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共产党人自当有更严格的自重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铸就金刚不坏之身,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自我修炼作为一门终身必修课。要牢记身份以自重。"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不失其尊严。"自重,从道德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声  相似文献   

3.
说起企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说,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有说,企业是赚钱的机器。有说,企业是员工的"家园";有说,企业是员工的"平台"。有说,企业是经济实体;有说,企业是小小社会。依我之见,企业恰如人。企业如人,其形相似:人有貌别,企有行别;  相似文献   

4.
张真 《学习导报》2011,(4):31-31
说起企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说,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有说,企业是赚钱的机器。有说,企业是员工的"家园";有说,企业是员工的"平台"。有说,企业是经济实体;有说,企业是小小社会。依我之见,企业恰如人。企业如人,其形相似:人有貌别,企有行别;  相似文献   

5.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话说“鼠仗人势”大川古来就有"狗仗人势"之说,却不曾听说过"鼠仗人势"。近日读到一篇叫《永某氏之鼠》的古文,为柳宗元老先生所作,说的就是"鼠仗人势"这个事。文章说,永州那个地方有一家人,迷信时曰,忌讳特别多。自己是子年所生,老鼠乃子年之神,于是就特别...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5,(8)
<正>《庄子》中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修正错误与"郢人除垩"同理。"垩漫鼻端",有碍于容;过错染身,有损形象。所以,国人向来把帮人长善救失视为一种美德,褒之,奖之。"难得是诤友,当  相似文献   

8.
潘链钰 《学习月刊》2014,(12):34-35
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晚清古文经学家用"通名说"释"经"之义,谓一切古书皆为经。与之不同的晚清今文经学家则以"专名说"释经,谓"经"专指孔子所编之书。今文经学家以微言求通经致用之道,欲应时代之大潮而奋起改革。古文经学家则默然承继汉代经学传统,训诂考据,引经学至学术实用之途。古今文经学家释"经"之差异,皆因对孔子及经典之看法有别。一、释"经"之异——"专名说"与"通名说"晚清已然有经今古文学之争。  相似文献   

9.
唐剑锋 《学习月刊》2014,(11):17-17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道: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亿万富翁乔治,因病久治无效,临终前,他对亲人们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头,气若游丝地说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有"三件事",留下了最后的"善言"。乔治的第一句"善言":年轻时没有热烈地爱过一个人。乔治气喘吁吁地说,回首往事,从小,家人就向我灌输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么,一些窃职之高、贪赃之巨,疯狂地破坏"现在"的人呢?当是双料的背叛。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么,一些窃职之高、贪赃之巨,疯狂地破坏"现在"的人呢?当是双料的背叛。  相似文献   

13.
论道首谈无、有。无、有者,一论宇宙的存在和起源。"无"是指人的感官无法感知的存在,即"虚在之在"。"有"是指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存在,即"实在之在"。道所指的存在,具有无(虚在)和有(实在)两种性质。无,是天地之源;有,是万物之源。这是指宇宙存在的性质和起源。二论修道的路径和境界。道不可言,然而道可修。常无,以观虚在之妙;常有,以观实在之徼。这是指修道的路径。三论同出异名,玄之又玄。无有同源,同源于存在。任何一种存在,既是有,也是无,同谓之玄。以自身之无有,通天地万物之无有,是为玄之又玄。玄之又玄,乃洞悉一切存在的奥妙之门。  相似文献   

14.
“市虎”现象必须制止杜国华,刘兆军《战国策》中有个"三人市虎"的典故,说闹市中本来没有老虎,由于有三个人先后都撒谎说市中有虎,便令人信以为真,引起众人的恐慌,连正在织布的老大大都扔掉织梭跑掉了。可见谣传的社会危害性之大。时下社会上也有种种谣传。一些子...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视察,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第一粒扣子"就好比是"第一次",为官从政路上如果有了"第一次出轨",往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最终身陷囹圄。因此,廉洁从政必须主动守住"第一次",为走好从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常铸思想之魂,始终坚守纯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曾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也因思想而强大。  相似文献   

16.
赞怕后精神     
吴作明 《新长征》2011,(6):64-64
怕后,就是恐后。人难免怕后。小时候,父母说吃猪尾巴怕后,所以就不敢吃。 独臂英雄丁晓兵失去一只胳膊之后怕后过。他说:"一怕掉队跟不上形势,适应不了部队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梁新 《学习月刊》2014,(22):1-1
什么是责任?对于责任,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工作没有做好,应承担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有人这样说:"责任胜过能力"。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工作岗位上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鞭策和鼓舞,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 自重。所谓自重,就是自我珍重,保持人格的尊严,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风度儒雅,不卑不亢,待人处事端庄、厚重、热情、诚实,与自己的身份吻合,不失之于轻浮、流俗。  相似文献   

20.
尽人之智──成功的用人之道杨海,张中莉韩非子在《八经》中曾云:"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意思是说,只会用自己力量的人,是下等君子,能用别人力量的人,是普通君子,而善于激发部下智慧的人,才算得上高明君子。韩非子的用人哲学对现代的人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