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对,长期处于海防前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仅在福建留下了大量"政治土匪",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利用其海军、空军封锁并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以此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福建的海防地位更加凸显。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福建人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战斗",  相似文献   

2.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对,长期处于海防前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仅在福建留下了大量“政治土匪”,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利用其海军、空军封锁并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以此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福建的海防地位更加凸显.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福建人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战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为保卫海防、建设福建并肩战斗,八闽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同心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福建前线军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指挥部队清除匪患,巩固海防;在农村开展土地  相似文献   

4.
劈山筑路     
1954年担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来福建视察,是为着研究解放金门问题。但解放金门,只是解决局部问题,最后是解放台湾,而台湾问题又是中美斗争的焦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进行艰巨的准备工作,既包括军事的,更包括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各个方面。当时福建省的交通条件很差,这不但影响福建省的经济建设,也影响海防建设。朝鲜停战以后,我们的远射程炮兵可以大量调来福建了,但必须解决运输问题。所以中央作了两个决定: 一是决定调铁道兵团入闽,以两年时间,抢修鹰  相似文献   

5.
晋江县地处东南沿海的海防前线,在1949年至1978年间,晋江人民相继参加了反台湾国民党当局武装特务登陆窜扰、击溃国民党第8军搜索团袭扰、炮击金门战斗、重创国民党"江字"号猎潜舰等重要海防斗争。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强化了海防工作,加强海防民兵建设,抓好人防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王盛泽 《党史博览》2008,(12):41-46
曾任海军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一生经历富有浓重的传奇色彩。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华侨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经略东南,坐镇福建前线,担任福建省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达18年之久,为福建的建设和海峡的安全倾注了心血。但这样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也未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的厄运。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66-66
福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和创建地之一,也是建党和建军伟大纲领的诞生地。新中国成立后,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海防前线的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党和国家对福建的双拥工作给予了更多关注。地方政府和各阶层群众也十分重视,使得福建的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笔者在中共南安县委办公室工作,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办事人员,却有幸耳闻目睹当时担任福建省党政军要职的叶飞在南安的几个生活片段,确是感人至深,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9.
钟兆云 《党史博采》2004,(10):18-25
毛泽东点将,工作重心已转到地方的叶飞受命指挥炮击金门1958年夏,美英入侵中东,台湾蒋介石集团也蠢蠢欲动,毛泽东面对世界风云,从国际战略全局上运筹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定下了“炮击金门”的决策,一则打击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揭穿其反攻神话,以争取长期稳定的和平建设环境;再则配合当时阿拉伯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把美国的注意力和海上力量吸引到远东地区来,以减轻中东的压力;三则试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台湾决议案”的效能及美国在台湾地区介入的程度,至于是否进行登岛作战,则视情而定。北京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实际出发,建设巩固的海防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宣布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侵略我国领土、领空和领海,支持蒋介石集团进犯大陆。华东沿海,特别是福建前线,形势是十分紧张的。国民党军队随时有可能在美国海空军的支援下,发起对东南沿海的攻击。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和创建地之一,也是建党和建军伟大纲领的诞生地。新中国成立后,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海防前线的福建相继成立了福建省军区和福州军区,各驻闽部队官兵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同福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政府和各阶层群众对拥军优属活动十分重视,而且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值此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和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联合特别推出《双拥传统耀八闽》专栏.陆续刊发反映全国人民慰问福建海防前线军民和双拥工作的文章图片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介石集团仍控制着台湾和沿海一些岛屿。为了解放台湾、统一中国,毛泽东运筹帷幄,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决策。 一、重拳出击,提前解放福建 在毛泽东的计划中,解放福建的任务,原定于1950年进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为尽快彻底覆灭蒋家王朝,毛泽东决定提前解放福建。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在上海战役临近结束时,即指示第三野战军: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前入闽,争取于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7日·北京)今天,我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叶飞同志的家乡人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学习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叶飞同志是从八闽大地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福建是叶飞同志的革命生涯初始  相似文献   

14.
叶飞,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洪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一位威震敌胆、战功卓著的骁将。 在许多重大关头,毛泽东想到了叶飞,倚重于叶飞;叶飞也深深领会统帅的意图,不负重托,他们彼此理解、信任,配合默契。他与毛泽东是“先知心而后面识”。解放初期,叶飞与苏联顾问因为福建前线的战略部署问题发生争执,苏联顾问向毛泽东告状,说叶飞是“英美派”,“此人  相似文献   

15.
1950年4月间,我们一伙年轻小伙子经过福建人民革命大学这所抗大式的革命大榕炉的"陶冶"后,愉快地踏上了征途,来到了福建省支前司令部工作.那时,全国大陆部分地区均已解放,但逃窜到台、澎、金、马去的蒋介石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仍叫嚣要反攻大陆,并妄图凭借美式装备,从空中和海上骚扰、破坏我沿海城镇,干扰沿海人民的安宁生活.为彻底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党中央、中央军委下令要解放台湾.福建地处海防斗争最前线,与台、澎、金、马仅一水之隔,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福建省支前司令部要在短期内紧急赶制大批我军渡海作战急需的船只.  相似文献   

16.
叶飞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 一年以前,当我们听到叶飞同志病逝的噩耗,不禁黯然神伤,哀思不绝! 1949年7月,我们跟随三野十兵团向福建进军。从那时起,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的名字就铭记在  相似文献   

17.
福建沿海地区与日军南进军事基地台湾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控制海上交通线,日军几度入侵福建沿海。福建沿海军民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奋起武装抗日,谱写了民族解放的一曲曲正气之歌。  相似文献   

18.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康熙帝为首的一批杰出人物,从割据的郑氏手中,规复了台湾。施琅是完成这一历史伟业的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实,他不单有杰出的军事家素质,他还具有政治家的思想方法和远大眼光。这是他能够出色完成规复台湾大业的重要因素。一、高瞻远瞩,全面地认识台湾问题,构成了施琅的台湾观。并且它最终上升为清廷处理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施琅生于福建沿海,早年在沿海作战的经历,使他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比较深刻和全面,而且要早于清朝的其他将领和大臣。康熙二年十月,施琅攻取郑军占领的沿海岛屿厦门和金门。三年三月,郑经从沿海…  相似文献   

19.
胡兆才 《党史博览》2007,(11):17-18,22
雅号之一:"华侨将军" 叶飞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南安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她有文化,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和英语.1914年5月,叶飞诞生在菲律宾奎松省.叶飞两岁时,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英语教学.那时候,菲律宾各报经常刊登有关中国的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消息,母亲便将中国发生的事情讲给叶飞听,小小年纪的叶飞此时就有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入闽先遣队     
打下上海以后,我二十九军撤出市区,分散在常熟、苏州、吴江一带休整待命.6月初的一天,叶飞打电话找我,叫我立即到司令部去接受新的任务. 兵团司令部设在原国民党苏州市法院院子里.一见面,叶飞就说:"毛主席、党中央决定提早解放福建,我已经向三野首长请缨,让我们十兵团打回福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