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粤西农垦一水泥厂调查时,我们看到很多职工的家中都贴着一张《爱厂职工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 经职工评议,厂批准,授予××同志为一九八四年“爱厂职工”荣誉称号,特发此证。望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珍惜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更优异成绩。陪同我们的厂工会同志指着墙上的奖状对我们说:“可别小看这张奖状的作用,许多职工领到它时,比领到奖金还高兴呢!”有的职工为了把这张奖状珍藏好,还特意买了镜框装起来,有的人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亲属和友人。供销科的一个同志因出差被漏评了,他回厂后,立即找到厂领导问明原因。他对领导说:“为啥把我忘了,我上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安徽一家工厂采访,正赶上一个全市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研讨会在这里召开。一位厂领导正忙得团团转,见到记者,却拉长了脸苦笑着说:“这样的研讨会还是少开为好。” 记者愕然。据了解,该厂1993年亏损近1500万元,4800多名职工月工资只有百元左右。1995年初该厂扭亏增盈,已成为安徽省同行业的排头兵。这样的企业自然成了亏损企业学习的榜样。 然而,这位厂领导介绍说,会议  相似文献   

3.
当年,大庆人的“头顶青天,脚踩荒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办企业精神,感召着神州大地的无数企业。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企一业对企业精神的培育,对精神力量可以起到“鼓舞、激励、感召”人的作用,似乎有些淡漠.和忽视。但德胜铝厂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遇到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不能就生产抓生产,人仍然是第一位的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生产和效益都搞上去的根本所在。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培育企业精神,用精神的力量来化解各种困难。何谓企业精神?这个厂的领导班子的朴实理解就是全厂职工形成…  相似文献   

4.
1994年,海山5721工厂严重亏损,濒临破产,沦为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最困难的工厂之一。经过七年改革发展,该厂走出困境,踏上中兴大道。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就在于该厂精心培育和提炼出的“自加压力求发展、自行转轨搞改革、自找市场上规模、自强发展创大业”的“四自”精神,“无缝穿针的钻劲、锲而不舍的拼劲、勇往直前的闯劲”的“三股劲”精神,“天天奋斗、月月拼搏、年年发展”的“天天奋斗”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精神,成为海山改革奋进、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 “四自”精神的核心就是自加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  相似文献   

5.
扬州油嘴油泵厂是江苏的一家乡镇企业 ,该厂的上下班制度制订和执行得很有特色且极富“人情味” :每天上班前10分钟 ,厂领导在门前列队迎接工人 ;每班工作7小时 ,中途厂里为工人加餐一次 ,厂里配了两名保育员 ,负责组织早班职工子女到厂里吃中饭、午休 ,带领晚班职工子女到厂里做家庭作业。在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的前提下 ,严格的上下班制度得到了顺利实施。这个例子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制度”是很有启发的。实际工作中 ,不少同志在对制度的理解、制定与执行上常常陷入一种误区 ,片面强调目的、目标和效果 ,把人视为制度的对立面 ,偏重对人…  相似文献   

6.
有一家企业发动群众创建“企业精神”,事先做了大量的宣传,还苦口婆心地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可是收回的“企业精神征询表”,不到发出去的四分之一,而且内容千篇一律,显然是相互转抄的。为此,厂领导喟叹:“咱厂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太淡漠了!”目前,在“民主权利”越来越受人重视的同时,却很有一些单位职工“民主权利意识淡漠”:开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寥寥写几笔;民主协商对话,无精打彩地应应卯;选举部门负责人,不动声色地举举手。有时,还弄得主持人哭笑不得,进退两难。如此说来,是否真是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淡漠?不是的。也正是这些职工,他们有的曾是民主权利意识的积极唤醒者;有的曾为获得民主权利而  相似文献   

7.
第一道工序     
山西晋城纺织厂地处太行山麓,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在纺织行业处于困境的恶劣形势下,该厂却保持了5年持续盈利、未拖欠职工一分钱工资的良好发展态势。奥妙何在?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该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策一道工序和保证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第一道防线,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并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1234”工作法,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1”是“一统一”,即统一认识,使企业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功能和重要性。1993年,该厂…  相似文献   

8.
太湖之滨,惠山附近,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无锡市塑料一厂。 走进一厂大门,只见厂房、办公楼窗明几净,厂区道路干干净净,厂中心的花园里花红柳绿,景色宜人。办公楼墙上赫然书写一条醒目的标语:“每个职工要做第一流的工作成绩,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质量,创造出第一流的经济效益”。 从工厂展览室—张陈旧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五年前局促在一条深巷型的这个厂的旧貌。那会儿工厂的生产情况很不景气,有时连工资都开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报载:某厂生产不景气,企业有困难,于是在厂门前竖起一个大标语牌:“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用以振奋职工精神。可谁知时隔一夜,十个大字下又多了十个小字:“职工有困难,领导怎么办?”于是大标语牌便销声匿迹了。闻知不胜感  相似文献   

10.
“自强自胜,卓越一流”是我们空军5713厂的企业精神。这一精神自形成以来,已变成工厂的灵魂,把全体员工的心牢牢凝聚在一起,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自强自胜”:充分体现了工厂以内强素质为基点,勇于挑战自我,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能,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宗旨。它的表层意思是“欲要强人,  相似文献   

11.
晓凌 《瞭望》1991,(13)
首钢的职工做出了“主人”的样子。这个样子,按照万里同志的话说,就是“把企业的日子当成自家的日子过”。 首钢的经验表明,要使职工真正当家做主,首先就要把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不能只是靠“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简单号召,而要做大量艰苦扎实的过细工作。首钢联系职工与企业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包、保、核一贯到底,落实到人的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2.
厂衰谁耻?     
曾几何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作为一个口号,在大大小小的企业中随处可见。一些不以“厂”为名的企业,也都以此来激励职工。在当初看来,这些企业的职工,当然也包括用这一口号激励职工的企业任导人;确有一股把企业搞好的志气,大有不把企业搞好就将愧对世人的决心。无疑,这个口号对鼓舞企业职工的士气产生过巨大的力量。然而,盛衰谁人定?时下一些企业真的走到了麦政的境地。这些企业或破产,或被拍卖、兼并,成员工下岗分流。。人负在饱尝囊败之苦之后,或重新上岗,找到了自己的归自,£偿处女大正在具找自己的归宿。唯独一个“…  相似文献   

13.
南京浦镇车辆厂党委为了解一线职工对深化企业改革的认识,前不久,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0份。企业深化改革,职工怎么看?——职工改革愿望强烈,希望企业改制创新。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广大职工看到了改革给工厂带来的勃勃生机,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企业改革的认同感。认为企业“应全面体制创新”的职工占61%,认为“可以局  相似文献   

14.
出唐山市东北行,可以看到峰峦起伏的燕山脚下矗立着三根大烟囱,这里就是被誉为“华北明珠”的陡河电厂。近几年来它创造的各类经济指标一直名列全国同类企业前茅。去年四月,赵紫阳总理来视察时,曾经高度评价这个厂:三年建设,一年恢复地震破坏,三年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是好的。这个厂经济效益之所以好,是他们注重对职工的智力投资,把智力投资作为提高电厂素质的“电源之源”。  相似文献   

15.
实行厂长负责制,明确了厂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全权负责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完全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厂长负责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把厂长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对立起来,就是人们比较关心和议论颇多的一个问题。有的同志,包括有的厂实行承包和租赁经营的企业的厂长,往往容易把厂长负责制理解为“个人说了算”,因而在工作中群众观念淡薄了,主观臆断、脱离实际的决策多起来了。许多职工也因此而失去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应有的关心和热情,对厂长的工作持袖手旁观态  相似文献   

16.
彭波 《瞭望》1993,(52)
全国象个大蜂箱,职工就是蜜蜂。当他们的收入大体平衡的时候,他们是安静的,而收入一旦拉开了距离,他们就骚动起求了。按理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人们对这种骚动仍然缺乏精神准备,惊愕、困惑,甚至着急上火。 “中国石化”,这个最早组建的最大全国性企业集团,曾极具魅力,许多人曾倾羡向往着她,千方百计拼命往它里面钻。然而,如今她也被正在出现的“跳槽”现象困惑着。 这是几个出现在石化企业里令人注目的数字:中南某厂去年职工跳槽外出310多人,今年上半年已过200人;东部某较偏远企业,去年职工外“跳”60多人,今年上半年已达50多人;东北某公司去年职工“外跳”达460人,今年趋势比去年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汾河边上的临汾市金属结构厂,还被人们称为“三废”工厂。这“三废”,指的是该厂使用报废了的旧机器、加工废钢材和招收了许多所谓“社会废品”(失足青年)。这个厂的厂长师回喜也就落下个“三废”厂长的丑名。可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转化的。如今,人们就不能不改口把“三废”厂长称为“三新”厂长了。因为这个厂的设备经过改造变新了,生产的新产品受欢迎了,很多失足青年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以后,我去杭州市的华丰造纸厂、第一棉纺厂和杭州橡胶厂等单位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听取了工厂负责同志的介绍,与工人作了交谈。总的印象是,这几个工厂的生产形势都是好的,从领导到职工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好,思想政治工作也颇有成效。从华丰造纸厂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比较显著。该厂现有职工三千三百多名,其中三十五岁以下的占百分之六十三点五,管理人员有四百二十八名。工厂党委领导班子是前年十二月份调整的。厂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理解得比较全面,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说教的做法。他们从五个方面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增强了职工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聊城,有一位被当地人民称为“把心掏给农民群众”的人。他就是全国商业战线劳模、冠县烟庄供销社主任、共产党员——赵西玲。 6年前的盛夏,一个业不抵债的“空壳社”的担子,搁在50年代就开始办供销社的赵西玲肩上。那时烟庄供销社库存商品90万元,有问题的商品占了90%,企业连年亏损,班子软,职工思想涣散,有些职工甚至是“吃社”,从“社”身上挖肉。供销社不仅是“空壳社”,更可伯的是把“扁担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丢了。赵西玲发现这些问题后,认为只有把“办社为农民”这个“社魂”招回来,烟庄供销社才有希望。 烟庄供销社处在县城大城镇之间,西靠冠县县城,  相似文献   

20.
华丁 《瞭望》1991,(24)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天经地义的借贷信用观。而今,困扰工厂企业的“三角债”把这种传统观念冲破了。 甲厂拖欠乙厂的款,乙厂拖欠丙厂的款,丙厂又拖欠甲厂的款。连环的债务链条,象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紧紧缠着许多工厂企业的手脚。尽管领导部门三令五申,清理拖欠;国家投放几百亿巨款,缓解债务链,但是,边清边欠,前清后欠,有的地方甚至越清越多。有的人发牢骚说:时下债务人欠债不还,比天皇老子还硬气。债权人求诸合同,不灵;求诸法律,难管。 “三角债”成了工厂企业的一块“心病”。这病,大家都说该治,又都说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