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不久前出版的《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在郭光甲的名字下仅有简单的6个字“见异国漂泊记”。顿时,给人一种神奇之感。《异国漂泊记》一栏中介绍说: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电影制片厂和牡丹江电视台合作拍摄,表现日本华侨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是据旅日华侨郭光甲自传《我童年的辛酸和壮年的挣扎》改编。该电视剧曾在中央电视台及50余个地方电视台播映,日本 NHK 电视台、《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日本报刊均载文介绍,并誉之为“中国版《阿信》”。  相似文献   

2.
著名导演谢晋,最近邀请上影著名演员刘琼,拍摄彩色宽银幕影片《牧马人》,请他在影片中饰演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这是他们俩继《女篮五号》一片之后的再度合作。  相似文献   

3.
我在巴黎旅居数年,与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罗布莱斯过从甚密,曾将他的名剧《蒙塞拉》译成中文,由陈颙同志执导,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公演。此后,他的长篇小说《这就叫做黎明》、《艰难岁月》、《威尼斯的冬天》和五部中篇小说,以及另一剧本《绮窗恋》陆续译成中文,这位法国老作家遂应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三次访华。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留日学生张丽玲拍摄的电视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本市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本刊与日本《爱华》杂志近日召开了该片座谈会。张丽玲小姐、《爱华》杂志社社长徐迪曼、有关日本朋友及本市影视界、部分报刊的文艺编辑、副刊主编近二十人参加了座谈。本刊主编王文伟主持会议,院长袁觉英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5.
汤礼春 《侨园》2012,(10):57
开启记忆之门 亲不亲,故乡人.2000年夏天,旅居西班牙的华侨张慕飞先生回到了他的故乡湖北老河口市.张先生既当过军人,也是个文人,当他从《李宗仁在老河口》、《老河口民间故事集》、《鄂西北枭雄陈别三》、《汉水连天河》这些介绍家乡历史、文化、风情的书籍中得知是我编撰的,便点名要见我一面.结果我们一见如故,虽然他已年逾古稀,而我仅过不惑之年,但我们俩人却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老先生谈吐幽默风趣,知识渊博,记忆力相当好.  相似文献   

6.
人心是杆秤     
自从电视剧“刘罗锅”播出后,“人心是杆秤”就在民间传扬开来。读了贵刊今年第7期发表的《把职工利益挂在心头——记山东兖矿济东新村党委书记姚秀通》一文,更感到此话有理。济东新村党委书记姚秀通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党的基层干部,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一件件平凡而又实实在在的事情,生动地展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以人格的力量感动着职工群众,赢得了民心。在我们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正>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  相似文献   

8.
韩铎 《瞭望》1984,(11)
从去年初夏起,日本列岛兴起了一股“《阿信》热”。这种狂热至今还在延续中。《阿信》是一部长达三百集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阿信。她心地善良,命运坎坷,执着地忍受困苦的磨难,坚韧地追求未来的幸福。这部电视剧每天播出一集,每集十五分钟,预计到今年三月底结束。自从播映以来,日本千家万户争看《阿信》,男女老少关心这个女  相似文献   

9.
于真 《理论导刊》2001,(11):65-65
DK我与赵平笔名五味子曾同事多年,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正直、刻苦、进取。几年过去了。我有幸拜读了他新出版的文集——《漂泊心绪》,感到时间并没有磨掉他特有的秉性,其文如其人,不雕琢,不浮靡,不粉饰,贬什么褒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至善至理,坦诚而执着。我想,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作者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不曲意迎合,依然淡泊,依然矢志不渝地追求,并勇于献给社会这样一部干净的文集——《漂泊心绪》。他的这种性格,这种气质和这种精神境界,实际上已构成或铸就了这部文集的基调和突出特点。仅此…  相似文献   

10.
老歌 《侨园》2007,(1):20-21
今年已41岁的安徽池州青年李雁雁是中国第一个赴国外留学的盲人,12年间,他辗转日本、美国学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盲人医科博士,他的名字被写进2005年版美国大学生世界名人录,永戴异国史册。  相似文献   

11.
我看过的日本汉文著作,印象最深的有两部,一是被称为弘法大师的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另一是园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前者把中国古典韵文的格律知识和写作手法介绍给日本学人,却无意中保存了久已在中土失传的好几种唐代诗学著作,给中国学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韵文史  相似文献   

12.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笔记小说.书中略记了作者一生中的六件事,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卷,但原来流传的只有前四卷.这四卷本的作者手稿是杨引传于光绪三年(1877年)在苏州护龙街旧书摊上发现的.作者沈复,字三白,姑苏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曾作幕府多年,到过台湾,约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之后.作者虽无文名,但他的这部《浮生六记》以其天然无雕饰的幽雅文笔,描写哀怨愁苦,赢得了读者的赏爱.它“乐而不淫”、“怨而不怒”,虽香艳而不狎邪,一往情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桥大学加藤哲郎教授长期致力于日本国内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研究,作者曾对他进行过访谈,在参阅他在《日本-亚洲季刊》2000年第二期发表文章《从阶级政党到大众政党》,以及他为200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日本当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作者将其关于冷战后日本共产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埃蒂耶纳·卡贝是法国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享有盛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伊加利亚旅行记》在工人和其它群众中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人们尊称卡贝为“慈父”,赞誉《伊加利亚旅行记》是他们的“圣经”。卡贝的学说成为当时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我接到家乡——辽阳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的来信,邀我写一下在海外生活或见闻之类的文章在《侨园》杂志发表。思前想后,来到异国已20多年也没有什么作为,从哪写好呢?实感力不从心。想来不管如何,我决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的期待。那我就把来到日本20多年走过的弯曲小道和鸡零狗碎的生活写下来,供同胞们当做饭后茶余的一点笑料吧!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在中国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高见进(我的爱人)的日本亲属终于找到了他。一家五口于1977年12月来到日本国冈山县上房郡贺阳町定居。町政府特地为我们一家买了一座房子,并准备好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的日本生活。  相似文献   

16.
押沙龙 《各界》2014,(11):65-68
隋炀帝是个被高度符号化的人物。在过去,他一直被当成昏君暴君的代表,简直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更坏。在《隋书》《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里,他的形象已经够坏的了。在野史里头他更是从《开河记》一路坏到《隋唐演义》,坏得非常细腻,非常淫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他占据着大隋天子的岗位,却一直干着加藤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宏图 《瞭望》1991,(32)
《耕堂读书记》,孙犁先生著于新时期。据《内容提要》,“所收四十篇作品,均是作者的匠心之作,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欣赏趣味。” 按,“深厚功底”云云,似与原著不符。孙先生在《读书记》中一再说明“我经书底子差,很多原文还读不懂”,《庄子》一书,“我不能探其深处,只能探其浅处”,章太炎先生的学术,“因为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26)
著名交响乐作曲家王西城目前因版权问题正与中央电视台发生争执。6月9--’日晚7点32分,中央台第三套《音乐厅》栏目《全国交响乐团电视展演》播出了王西膜的“交响序曲”和“第一交响曲”两部交响乐作品。就在这个节目播出前半小时,王西城给记者的呼机留言:“这是我不同意播出的,请留意收看,可以录下来。”此前两天,记者曾经到王西域家中采访,就著作权法修改请他谈谈作为作曲家的心态。作为第四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王西鲜自称是“以生命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以表现人类灵魂为特证而具有深邂的内涵和宏伟的气势。1991年3月10日首次…  相似文献   

19.
翔轩 《侨园》2003,(2):10-11
最近,在国内播出的电视系列片《华人纵横天下》,引起了人们对莫虎的极大兴趣。莫虎是美国司法界具有影响力的华人,他担任过纽约市检察总署副检察官和纽约市警察总局副局长兼审判长。莫虎是纽约市警方的英雄,也是亚裔中杰出的律师。他办事严谨,执法极严,效率极高;他为人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断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在菲律宾召开的第三届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后,我即刻去瞻仰慕名已久的华侨义山。马尼拉市与加洛干市交界处,有片20多公顷的土地,长眠着无数黎民百姓、富商大贾和仁人志士。这方菲华亡灵的安息之地,绕行一周约3300多延长米,共建五座中国式的牌坊门,上写“华侨义山”四个繁体字。据说是清朝年间一位姓陈的侨领为了让漂泊异国他邦的乡亲宗室身后免得沦为“孤魂野鬼”而倡议筹建的。历经西班牙的血火统治、美国佬的巧取豪夺、日寇铁蹄的蹂躏和独立战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