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诉讼中的事实审与法律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诉讼中的事实,审查与法律审查的范围和力度等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症结在于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寻求两者之间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发现其中的模糊区域,发挥司法能动性,以及建构司法审查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和发挥人的能动性,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不懂得辩证法,他们讲的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抹煞了人的能动性。唯心主义者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物质世界看作是客观精神或主观精神的创造物,这样看待能动性当然是荒谬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把唯物论和  相似文献   

3.
张榕  陈朝阳 《河北法学》2005,23(4):90-95
司法能动性之核心在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制度安排往往通过证据制度来体现.因此,对作为民事诉讼制度核心内容的证据制度的研究,可以展示司法能动性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从多角度明确肯定了法官在举证责任分配、证据的审查判断等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司法能动性的特征与司法被动性的特征并存而且统一于整个民事诉讼过程.司法能动性必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变革和法律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江苏调研时对能动司法做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并强调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对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不断的司法能动性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统一了对能动司法的认识,指明了能动司法的工作方向,对今后我们自觉  相似文献   

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罚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海波 《山东审判》2005,21(3):72-74
在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完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本罪法定刑是否合理则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问题,大致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否定说认为,鉴于当前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只有提高本罪的法定刑才可以更为有力地打击腐败分子。①肯定说认为,本罪是从有罪推定原则出发,实质是“疑罪从有”,本身就表明了国家对于惩治腐败犯罪的严厉态度,法定最高刑五年是适当的。②笔者认为,本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困境,并不是仅靠片面提高法定刑所能解决的,必须以法定刑重新配置为核心,严密刑罚网。一、现行刑法典关于巨…  相似文献   

6.
行政事实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事实行为在行政法学界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文章首先评述了中国学者对行政事实行为的诸种学说 ,然后从比较法的视角 ,考察了行政事实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的命运。在此基础上 ,从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角度出发 ,认为行政事实行为并不存在确定的内涵与外延 ,不必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与行政法律行为并列的行为来研究 ,可以通过发挥司法解释的能动性 ,从而将它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发挥是建立在法官之诚信诉讼的逻辑假设之上。或许由于学者观察实践活动的区位局限,虽有诚信诉讼之论,但是学界尚未展开过法官之诚信诉讼命题的考察与讨论。滥觞于20世纪末的中国司法能动性不仅是法治的应然,还是法治的实然。法官诚信诉讼的回归破解了中国司法能动性的逻辑假设。同时,作为法官司法能动性重要逻辑前提的诚信诉讼之理论和实践证明了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确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处理的全过程的分析,认为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轻刑化和行刑社会化的探索中,应从司法理性的角度对司法实践中的操作程序及量刑标准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和规范;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帮教机制,避免司法人员过度的能动性损害了法律的理性与公正而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9.
赫然 《当代法学》2011,(5):155-160
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确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运行机制,这极大地调动了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动性,同时又延伸了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运行中的事前和事中保护。但是,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和实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应当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加强其文化建设与执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片面共犯的理论与实践张勇暗中帮助或教唆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但被帮助者或被教唆者对此并无认识,这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肯定说”认为这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即片面共犯;“否定说”认为由于共同行为人之间缺乏意思沟通,...  相似文献   

11.
法人犯罪问题,已为我国刑事立法所肯定。但是,法人犯罪如何进行刑事诉讼,法律尚无明确规定。随着司法实践的开展,办理法人犯罪案件碰到许多问题,亟需研究并尽快通过立法给予解决,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拟就此结合实践提出探讨性意见。一、法人犯罪诉讼主体问题法人是否具有刑事诉讼主体资格,向来有分歧。笔者认为,法人虽然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它是由自然人建立和控制的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群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科技法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扩展和深入,我国科技界和法律界特别是科技法学界对科技法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论焦点已由独立性转向调整对象质的界定和量的划分。肯定或倾向于认为科技法已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现行部门法体系中新兴、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创新地认为科技法属于新型领域法的呼声,远远压倒关于科技法属于综合性法律部门或经济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问题成为近年来理论和实践领域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搜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具体的业务部门,对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所持的态度大多是积极肯定的,并且列举了比较充分的理由,似乎各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应在立法上明确具体地规定量刑建议制度,并在检察业务中实践。本文认为在当下的法制环境中,实行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赵锋 《中国律师》2014,(6):73-74
正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可以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为此,我们可将此类以要求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为由提起之诉讼概称为履责之诉。从实践来看,我国履责之诉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诉判不对应,未能根本解决当事人的诉求;2、审判缺乏能动性,导致循环诉讼,也容易纵容行政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司法实践对法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法官司法能动权,改变传统的司法运行模式,不仅需要在刑事诉讼中营造有助于法官能动性发挥的外部环境,还要探寻激励法官能力提升的内在因素。刑事认证程序是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的重要领域,通过对这一阶段法官心证的定量化分析,可以直观掌握不同因素影响法官司法能动性发挥的现状,进而采用合理搭配各学历层次法官比例、优化法院内部考核及选任方式、培养法官整体性思维等方式提升法官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问题成为近年来理论和实践领域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搜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具体的业务部门,对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所持的态度大多是积极肯定的,并且列举了比较充分的理由,似乎各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应在立法上明确具体地规定量刑建议制度,并在检察业务中实践.本文认为在当下的法制环境中,实行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7月下旬,最高法院在青岛中院召开了“全国部分地区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进行了集体调研活动。与会代表在介绍情况、分析形势、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我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当前对诸如事关少年法庭组织建设、少年法庭工作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深入探讨。本文结合青岛座谈会和沈德咏副院长讲话精神,以及青岛法院少年法庭工作20年来的实践,就以下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司法能动是法院在案件审理中,不因循先例和遵从成文法的字面含义进行司法解释的一种司法理念以及基于此理念的行动。我国法院在发挥司法能动性,处理环境纠纷案件方面作出了大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但法院在发挥司法能动性处理环境纠纷案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握法院在环境纠纷案件处理中司法能动的向度,落实司法独立,引导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努力培养环境司法专业人才,发挥法官适用法律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王泽 《法制与社会》2016,(5):254-255
盗窃罪在司法实践中依然采用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即盗窃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且只要行为人自认为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就是秘密窃取。基于目前理论上对秘密窃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不够清楚,本文首先对秘密窃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梳理。关于盗窃罪中"秘密窃取"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开放性的探讨,肯定了理论上承认公开盗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本质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三个罪名的主要区别是暴力程度和暴力对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朱福勇 《现代法学》2011,33(2):90-97
民事法官所享有的依法合理解释、平衡、选择法律以及填补法律缺漏的特有能动性是两大法系国家的一致选择。审视我国法官能动性所经历的严苛限制、悄然使之到日益凸显的过程,揭示了处于经验层面的法官能动性的失范现象及其主要根源。为确保法官能动性应有功效的发挥,我们应着力从核心理念、追求目标、基本原则、明析规则、技术规范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则与法官能动性共生的民事司法运作模式,以强调法律解释和辩证推理等司法技术在解决法律确定性弱化问题的功用时,克服逻辑推演的局限性,实现民事诉讼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