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共同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而要让民间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必须端正对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认识,思考如何去与民间组织合作。  相似文献   

2.
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与政府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对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传输与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政府与第三部门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以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建立美好政府和美好社会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3.
民间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结构性变化,需要对民间组织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进一步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文章分析了青海省“侃果哇”民间组织在当代的异变倾向及不利影响,认为在强化对民间组织的监管的基础上,政府应转变管理思维,积极引导和培育民间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使之进一步成为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丰厚资源。民间组织则需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与政府之间构建“协同”关系,实现乡村治理的“共治”和“善治”。要严格识别和打击民间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净化乡村政治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社会化不仅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有效选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公共服务社会化构成了对扩大公民民主参与的一种有效回应,公民对与自身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的参与实际上为日后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化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政府应该通过立法,一方面合理地赋权给民间组织和公民,一方面要积极地履行自身所应承担的监管义务及服务责任。  相似文献   

5.
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借助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组成公共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存在着异变的可能性,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迫切需要公共服务系统进行适应性模式调整。引入适应性研究视角,以公共服务系统的适应性为研究主题,根据公共服务系统的三维平衡模型提出了公共服务系统的三个适应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系统选择机制、公共服务系统管理模式适应机制、公共服务资源技术与公共服务对接机制。此三类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管理模式和资源技术的整体适应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间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政府与企业、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关于民间组织的指导思想更加清晰,关于民间组织的方针、政策更为全面,对各项工作的要求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7.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54-55
12月10日,“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民政部救灾司、亚洲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商会共同举办,旨在探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区共同参与灾害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必须要创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着力构建政策参与、资源动员、项目合作、志愿服务、社区自助等多种模式.民间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约束和自身特点所限,民间组织应该主要为农村提供较低层次的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个性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这是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边界和限度.  相似文献   

9.
<正>12月10日,"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民政部救灾司、亚洲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商会共同举办,旨在探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区共同参与灾害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分享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以来,公共服务导向日益影响西方各国政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导向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式逐渐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中得以凸显: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大报告中将公共服务均等化列为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公共服务导向运用于我国时(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明晰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并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在二者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综合类农村民间组织在乡村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一些民间组织因受制于资金的短缺和组织资源的贫乏,发生了性质或职能的转向甚至解体。山西永济蒲韩乡村民间组织在实践中探索了综合类民间组织的经济内循环自助模式,其主旨和核心是,在坚持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向、保障民间组织的自主性的基础上,以盈利版块的业务支持非盈利版块事务,以盈利和资金互助来提升和扩大公共服务,以公共服务的供给来扩大市场和赢得声誉。由此,实现了民间组织的盈利部门与非盈利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共赢、组织与成员和在地村民的互惠和互利。经济内循环自助模式为解决综合类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式和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林忠生  杨清 《前沿》2007,(4):199-20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在经济、文化、政治民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农村民间组织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政府引导和支持民间组织发展,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最终形成基层政府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冯静  蒋柳萍 《理论月刊》2012,(9):163-167
当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创新项目中可以看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变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降低政府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功能具有被动性、选择性、有限性与共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民间组织具有政治合法性意指民间组织及其活动在"政治上正确",即在组织宗旨、活动意图及意义等方面,符合由国家的主导政治价值所确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规范的要求。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由于"大政府、小社会"格局尚存,具有"官民二重性"的中国民间组织处于依附性地位。国家基于社会控制的治理目标,在管理上采取了双重管理和分层登记管理的政策。不均衡的权力结构和现行的管理体制促使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普遍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合法性诉求。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浦东着力开展“政社合作”的改革与实践.其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搭建多层面合作平台等举措,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谐共生”为特征的政社合作伙伴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政社合作,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改革双重登记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财力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政府组织的优势等措施,以解决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面临的注册难、监督“缺位”、人力财力不足、“志愿失灵”等问题;另一方面,民间组织需要树立“社会企业”理念、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并厘清与政府的关系,以解决自身发展能力、公共物品供给、功能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梁国安 《人大研究》2005,(11):55-56
民政部门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能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将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第一,在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履行着重要职能。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多方面因素中,民间组织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民间组织依靠其独有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可以在监督党委工作、促使执政党依法执政以及在监督人大工作、促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通过多方面努力和多渠道探索,建立健全民间组织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政府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包括经济、公共服务、文化、生态等四个方面的职能。马克思政府职能理论具有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内容的双重性、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在职能载体上强调政府的廉价性等特点。以马克思政府职能理论指导新时代的政府职能转变,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政府经济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科学配置机构职责,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其三方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利益相关者和利益博弈者。在利益的博弈过程中,既实现了各自的目标和价值,也促进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不断改进,但同时也导致了各种风险的形成。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一要靠政府提高服务外包能力和建立各项保障措施;二要靠壮大社会组织的力量和增强其供给服务的能力;三要靠广大公众的积极配合和监督;四要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有法可循。  相似文献   

20.
徐彬  张英魁 《桂海论丛》2008,24(1):47-50
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政府组织再造,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服务理念的合法化,实现监督机制创新;激发顾客服务需求,建构公共服务的动力机制;培育合作伙伴,拓展第三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公共参与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