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歌是我国5000年文明的结晶。在教学中有效的传承这种文化精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试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优雅的人格品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意象常常没有确定的边界、性状和意义,显示出模糊性,对其所作的阐释往往带有随机性。诗歌意象的这种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诗歌审美是一种模糊审美。  相似文献   

3.
虽然各种美学派别对“误读”理论的看法不一,然而,用“误读”排斥“错读”,实际上是使“错读”合理化,本文从诗歌代码指涉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从诗歌意义的开放性与限定性,以及从释义者的理解通道的限制性等方面,论述了读者必须走出“误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掌握世界方式的独特性,常借悟来描述读诗或作诗的方法和过程。悟经历了一个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再向文艺心理学范畴的深刻转变,成为了诗歌审美领域的核心范畴。然而悟在诗歌鉴赏和创作中发生的机制,顿悟与非顿悟式加工方式是否存在着质的区别等问题仍尚不明确。对诗歌顿悟的传统心理学思想和基于实证研究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证明了顿悟过程在诗歌鉴赏活动中的特异性,认为诗歌顿悟是直觉式把握诗歌深层意蕴的加工过程,并伴随着强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从周秦一直到清末,三千年左右的法律,是建立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上的.从整个法律思想体系来说,当然是封建的、反动的、过时了的.可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它的历史背景.毛主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分珍  相似文献   

6.
古典政法传统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法律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和治理实践。政法关系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思考治国问题的重大主题,产生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广义上的政法关系,表现为政必有法、为政以法、法依政行、政法同构、政法互动。狭义上的政法关系,即政刑关系,表现为政刑一体、政主刑辅、政先刑后、政刑互补。历经长期的演进,古典政法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政法场域、太平盛世的政法理想、统分结合的权力构架、互动互塑的政社关系、综合施治的治理模式、奉法循理的官吏队伍等基本样态。古典政法传统蕴含的民为邦本、天下太平、变法图强、综合为治、防患未然、情理法融合等思想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古典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智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谢晖 《法律科学》2004,22(6):17-26
"仁道精神"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仁道精神"的核心在于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在此影响下,古典中国人的法律生活充满了温情的协调色彩,追求情、理、法的和谐统一。古典中国法律的使命主要是为了辅助地求取一种符合"仁道精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构筑西方社会追求的那种符合个性自由精神和"科学意识"的社会生活。在古代中国,法律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人们并不通过法律达到某种"真知",法律主要执行着实现"仁道精神"的功能,法律经常被变通,甚至被替代。当情与法或善与真发生冲突时,法便要让位于情,真要让位于善。中国古代法律解释中的趋善抑真恰恰就是对实践之善的趋向和对法定之善(真)的抑制。正是这样一种法律解释的价值追求,才使得法律即使自身不能很好地实现德礼教化的功能,也能通过一定的法律解释而通达教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5月24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根据该报告,死刑复核工作已进入规范运行、稳定发展的阶段。人民法院将加强对死刑适用的指导,统一死刑适用尺度,努力使复核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法律和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骑士 《政府法制》2012,(18):24-25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相似文献   

10.
"知音"难得,是古代诗人和诗论家常常慨叹的事情。这是由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和作者、读者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古代诗论家在批评标准、批评态度、批评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少论述,以期深入理解作者的用心,对作品做出正确评价。但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殊形态,使批评者会产生种种不同的解说,有些虽未必合乎作者的原意,却会迎合不少读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俞作志  宁谦 《法制与社会》2010,(24):287-287
当代中国社会缺乏法律信仰,这种状态的形成是历史的各方面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本文以中国古代对法律的误读为分析对象,就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缺失展开探讨,以期对当下的法治建设的思考提供有益线索和素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许多法律术语被人们误用、误读,只有加以厘清,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权威以及当事人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要上诉你 邻居之间因为通风、采光问题发生纠纷,经过多次交涉未果后,邻居甲愤怒地甩下一句话——“我要到法院上诉你!”同样,雇工刘某在向老板讨要工资受阻后,也撂下一句话——“我要上诉你,咱们法庭上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制的根本宗旨应是规范政府的权力,民主的根本精 神则是人民可以制约政府。 民主、法制,通常被人们并举为二事。很多宣传性的口号、标 语反映了这一点,诸如"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法制是民主的保 障","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讲民主也要讲法制","不能脱离 法制讲民主"…… 这些说法,听着听着,你会觉得有许多言外之意。似乎是:民 主是一回事,法制又是一回事。民主是对自己人的,法制是用来 对付一切威胁人民民主的因素的,它是民主的保护神,法制保障 民主的途径不外是:一方面是"专政的铁拳"打击各种敌人,一方 面对人民规定各种界限或尺度以防滥用民主。 这似乎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确观念,其实大可商榷。 从这一观念中,我们看不到对民主的正确理解,看到的只是对民 主精神的陌生、隔膜及对现代法制的生疏。甚至看到的只是旧时 "礼以待君子,刑以威小人"、"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德主 刑辅、礼刑结合"的影子。 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或法治,与民主本为一物。可以说,民主 与法制是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前者是灵魂,后者是载体。没有民 主,法制便是"行尸走肉";没有法制,民主便是"孤魂野鬼",无处 附着,名有实无。 民主是法制的灵魂,没有脱离法制而独存的民主。即便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书目中法律文献类别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典书目可分为官修目录、私撰目录、史志目录三种类型,官修目录中法律文献的类别划分有以下特点:一是对法令法规的类别认识较一致,而对其他律书则有差异。二是历代对律书的收藏有区别。三是类别的设置体现了以刑法为本的法律思想。私撰目录的录书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的特点,藏书家们所藏律书的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对官方的法规律令收入甚少,但较重视对录入律书的阅读指导。史志目录中专有律书这一类别。从《隋志》开始法律文献被纳入“刑法类”,归属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符号、解释学与中国古典法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受西方解释学理论的影响 ,中国也掀起了研究中国古典解释的热潮 ,学者们将其命名为中国古典解释学研究。但有关中国古典法律的解释还很少有人关注。本文运用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古典法律解释问题做了初步性研究 ,阐明了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研究的可能性径路。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是消费主义时代语境下所流行的一种文化,围绕它所发生的批判和争论自其出现就没有间断过。本文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谈起,依据这一学派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以及现实情景,简论大众文化流行带来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7.
马欣 《政府法制》2014,(25):20-21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而关于《条例》的一番误读与解读,也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事实上,自5月15日《条例》发布之后,诸如“7月1日起事业单位将实行合同制”“《条例》实施之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随即会发生变化”“事业单位人员将于7月期参加社会保险”这样的声音一直广为传播,即便在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之后,这些言论仍然影响广泛.直至人社部再度出面声明,这场“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社保”的误读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8.
证据检验在查明案情中至关重要,当作为下案件事实发现的重要帮手,鉴定人借助精密仪器数据、先进科技理论或技术经验得出的鉴定意见成为法官断案的重要依据,但是因鉴定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为外行人所难以理解,亟需司法鉴定人出庭为法官和当事人做"翻译",随之而来的鉴定人出庭率则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文章只谈鉴定人出庭率低及解决办法却没有对鉴定人出庭率做细致划分,因而存在的误解可能会使解决对策的针对性降低,本文将对该问题予以论述及解决。  相似文献   

19.
周礼 《政府法制》2013,(18):24-2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电,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妇人、女人与奸诈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你与她们相近她就不懂得礼让,你远离她们就反而抱怨你。  相似文献   

20.
徐忠明 《中外法学》2006,(3):257-276
<正>2001年9月17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Derrida)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会堂作了题为《全球化与死刑》(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 Punishment)的公开讲演,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死刑问题有过非常深刻而又独到的阐述。姑且撇开德里达讲演的精彩内容不谈,据我观察,全球化事实上也是眼下国内学者思考死刑问题的基本视野。而对那些提倡我国也应该尽快地废除死刑的学者来说,尤其如此;在他们看来,全球化乃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论证策略。这与清末修律运动期间借着收回治外法权的理由提出废除酷刑的论证策略,颇有异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