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一百三十五年的历史了。今年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主义是何时开始传入湖南的?传播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本文试图作些简要的探索。一中国人民接触和译介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开始的。在这个早期接触和译介的过程中,湖南人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同时,全国出版的一些有关著作和报刊,也陆续传入湖南。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从西欧传入中国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概经历了从早期社会主义思潮的传入到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入,再到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佛教是何时传入古代湖南的?这是我们研究湖南佛教要搞清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外来宗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过去人们通常认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多由陆路,是通过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其实,早期佛教还有一个南传系列,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由中印度——缅甸——云南——四川——长江流域,一是由中印度——交趾(或广州)——长江流域。从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早期佛教南传系列在年代上早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逐步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救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党校图书馆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办学思路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党校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和思想理论主阵地作用作出贡献。一、铁路党校图书馆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  相似文献   

5.
《民报》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从创刊之日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前后共发表过30余篇译介社会主义的文章,主要承担起了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引介工作。虽然《民报》的译介并未让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但无疑推动了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早期传入的历史进程。探析《民报》译介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基本内容、历史作用与局限,有助于廓清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研究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案例素材和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6.
刘芳 《求索》2013,(10):86-88
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湖南先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进步刊物为宣传媒介,以进步社团和文化书社为阵地,创办学校,积极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同时创建早期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湖南扎根与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湖南革命实践相结合,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史上书写了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7.
刘金如 《求索》2007,(11):133-135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以新民学会为核心,通过领导湖南人民的革命运动以及创办报刊、成立社团、开办文化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和工人学校等方式,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同志推出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继易克信、吴仕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的国内又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分八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问世,拓展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20年中,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才辈出,举世瞩目。从文化背景研究的角度来看。湖湘学派的形成及其诊响与上述现象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湖湘学派是南宋理学传入湖南以后形成的地域性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他们都不是湖南人,但其研究、传播学术的活动主要在湖南。朱熹最早称胡、张一派为“湖湘学”《朱子语类》卷6称“湖湘学者”,  相似文献   

10.
时代及其变迁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变化发展,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适应时代主题转换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通过苏联在二十年代初传入中国。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认为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根本哲学理论,公开反对它甚至对它的个别字句表示怀疑都被斥责为反动的或反革命的行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非理性态度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78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它的一个新时  相似文献   

12.
薛德震 《传承》2013,(1):57-57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的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议论几乎从未间断过,出现了诸如“怀疑论”“否定论”“过时论”等观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的人甚至主张“丢弃马克思主义”。这实际上涉及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赵琛  赵炫竹 《人民论坛》2020,(12):106-107
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的,因此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将其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演进与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属性,才能全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传输、扩散和引导的历史进程,再现不同思潮之间交锋、促进、交融的传播轨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其主导地位之确立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与实用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次大论战。湘学人物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这三次大论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为中国社会以及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5.
潘坤 《求索》2010,(4):92-93,127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传入中国的一百余年来,对现代性的理解、反思和批判就一直是其重要的理论主题。本文在总体梳理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视域,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现代性思想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6.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09,25(3):12-1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两方面.在当代中国,政治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共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征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理论和方法论等指导作用,是其发展和繁荣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孟安邦 《前进》2000,(11):18-21
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首先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甚至只是片面的、歪曲的理解,必然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虽然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指导作用,但我们对她的了解、研究和理解都是很不够的。好多原理都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搬来的,其基本的东西没有大错,但片面性、不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的,因此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将其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演进与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属性,才能全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传输、扩散和引导的历史进程,再现不同思潮之间交锋、促进、交融的传播轨迹。  相似文献   

20.
张国 《岭南学刊》2013,(4):36-4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对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传入中国后,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实现了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入21世纪,为了顺利实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既定发展目标,仍然必须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工作。在内涵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问题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的界定上,联系则是它们均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宝贵经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脱离中国的实际;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通俗化,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做好对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潮的揭露和批判工作,而不能任其在中国泛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能忽视宣传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尽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