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小东 《山西政报》2010,(23):54-54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中心原则,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在榆次供电支公司,我们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人文”力最.创造企业的活力与合力.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易冬雪 《中国保安》2013,(23):50-52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员工使命感、凝聚力、责任感、自豪感产生的根源,它体现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根本文化特征,使企业的优秀传统能不断得以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上海机场(集团)公司正在开展企业文化专项规划建设,提出“要重视对员工的情感管理,紧密结合转型期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情感作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增强企业亲和力的枢纽,是形成组织凝聚力的动力,是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养料。  相似文献   

4.
周正悦 《群众》2008,(1):75-76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管理,增强对员工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5.
先进的企业管理需要先进的企业理念,先进的企业理念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这不仅可以从深层次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还可以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准则,从而增强企业内的凝聚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而言,忠诚的员工无疑是最珍贵的财富。可以说,让员工忠心耿耿地为企业效力是每位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则是成功管理一个企业的关键所在。员工不快乐的企业,多数企业都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而环境宽松的企业常常蓬勃发展。员工快乐指数是与企业发展成正比的。换而言之,员工快乐指数越高,企业就越有活力。  相似文献   

7.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4):F0002-F0002
围绕“安全有序、优质服务、诚信公正、团队和谐、勤政廉洁、加快发展”的和谐企业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为主题,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增加了中铁快运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陈尔香 《群众》2008,(1):69-70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加快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引导员工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作用,是一种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要素,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文化力对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文化力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将日益明显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构造、建设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铁路企业,固然要以装备、技术、资金等“硬件”为物质基础,但也离不开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这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实现企业永续发展和持久“驱动”,必须“借重”并开掘企业文化这一“宝藏”的“无限潜力”,通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风正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文化氛围,提升凝聚力、“软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正> 当民营企业跃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有眼光的民营企业家必然要对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不断地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和发展。其方向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向“人本管理”转变,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传统的泰勒管理模式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而企业员工则是这一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兰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24年来,公司始终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着眼于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进符合公司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具有兰州保安特色的企业文化,规范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统一员工的思想,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知名度,进一步开创富有激情,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叶海芹  王鹏程  谢明浩  董瑛  查政 《前沿》2007,(10):125-127
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忠诚度,其策略主要表现在:通过培养亲和文化、实施情感管理可以营造"企业是我家"的软环境;实行无障碍的双向沟通,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可以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忠诚。  相似文献   

14.
刘洪雨 《中国保安》2012,(16):40-41
工会组织是企业联系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稳定员工思想、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保安服务企业基层工会,如何在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人员流失率,稳定队伍思想,营造企业内部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和谐氛围,是需要企业工会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的具体情况,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工会组织如何在保安队伍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企业持续发展,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从全国保安服务业的现状来看,工会组织要在保安队伍管理中发挥作用,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增强职工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管理思想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企业管理思想追求的结果和境界,是被国内外企业实践证明的保持企业生机活力的最根本的因素。我认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增强员工凝聚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力。一、以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用企业精神激励员工不仅要把企业家和员工优秀的思想作风提炼出来,而且要注重企业精神在员工内部的普及和认可程度,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前进的不竭动力源泉,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创造力。正如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论述“卓越原则”时…  相似文献   

16.
误区之一:企业文化一抓就灵,包治百病。有的单位的领导逢会必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作用捧到神乎其神的地位,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只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文化至上论”是一种误导,其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事实上,企业文化仅仅是管理理论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施文捷 《前沿》2013,(21):139-142,159
人力资源管理所产生的效能如何转化为企业的外部绩效?这一论题在西方管理界争论多年,当前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理论流派的梳理和经验研究的评述,以及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分析,从“能力一动机~机会”理论(AMOTheory)的角度,发掘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上的特色与该理论视角的契合,指出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去标准化”用人模式、“集体主义”工作理念和“家庭关怀”员工保障模式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促进企业外部绩效增长上所具有的现实优势和面临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上获得了飞速发展,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有“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文化力”不但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能驱动“经济力”。这个理论的发现在国际企业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新构想。当我们透过滚滚热浪,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冷静审视和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成功的个案背后,无不是“个性文化”在熠熠闪光。比如,宁波雅格尔、青岛…  相似文献   

19.
唐宁兴 《群众》2008,(3):75-7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下属基层企业,如何让全体员工凝心聚力,为实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宗旨而奋斗?对此,我们无锡供电公司党委进行了积极探索,围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第六届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破题的话就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是重视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对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是如此。过去讲靠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文化,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