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的发展历程中,周恩来睦邻外交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此中侨务思想又构成其睦邻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着睦邻外交理论指导下的侨务实践。本文拟从外交——侨务一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周恩来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处理侨务问题的思想、原则和方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世界格局已处于尖锐的两极对立,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争取和平与避免战争成为当时获得独立后的民族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巩固和发展国际的和平力量成为新中国政府打破孤立、封锁,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睦邻外交中软硬实力的构建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强 《前沿》2008,(4):19-21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是中国政府长期不变的宗旨。而搞好睦邻外交,促进周边稳定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为此,一方面。中国仍需大力夯实“硬实力”;另一方面,还需全面构建“软实力”。本文试从中国的睦邻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国际格局的发展要求及营造有利于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东亚区域合作平台这三方面浅议了如何在21世纪前期搞好中国的睦邻外交。  相似文献   

3.
李学如  陈勇 《求索》2011,(9):244-247
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长期的对日外交实践中,他提出了“两个区分”、“关键是要和平共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等指导思想。中日关系遭岸信介破坏后,为修复民间外交并推进向官方外交过渡,他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恢复邦交后,他又及时提出“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官民并举、以官带民”等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提出及实践,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3):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8):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搞和平外交,多交朋友,不树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推进世界和平事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和平本质所决定的,适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多极化趋势需要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它为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冷战后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外交工作的指南,对中国审慎地处理好未来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在新的国际政局下,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原则和策…  相似文献   

7.
张杰 《时事报告》2004,(3):8-11
在我国外交工作布局中,周边外交居首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贯彻好这一方针,就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8.
综观中国外交的伟大变革,不难看出外交态势由总体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由感性外交向理性外交提升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外交经历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变革,开创了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的光辉指南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制定的。这包括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周边关系上提出的“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国际法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在“三邻”政策的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中国外交也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问:明年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是什么?将会有哪些举措? 答: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的战略方针,遵循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继续全方位地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明年我们要继续做好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工作。坚持睦邻友好,落实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成果,深化与东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加强与非洲、拉丁美洲、南亚和中东欧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相似文献   

11.
试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分期王淑琴,郭新新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他把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翻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中国共产党创立,从八一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从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科...  相似文献   

12.
唐建文 《求索》2011,(11):134-135,160
在国际外交史上,周恩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伦理风范留下了卓越风采,诸多的外交事件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周恩来的外交伦理风范可归纳为:坚持原则,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信守承诺,真诚交友。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月17日至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为进一步拓展我与周边国家关系、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而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我与新(新加坡)、马等东盟国家的睦邻  相似文献   

14.
“睦邻、安邻、富邻”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崑 《半月谈》2003,(21):81-83
在今年10月巴厘岛东盟与中日韩(10 3)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向亚洲邻国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考虑。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重要方针的第一次具体阐述,是对近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实践新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闻载 《现代领导》2011,(2):38-38
周总理和张闻天都是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观念的人,外交思想比较接近,他们一直都是互相尊重和互相照顾的。据胡乔木在纪念张闻天的文章中说,1958年中央决定陈毅接任周恩来兼的外交部长时,曾考虑是不是把张闻天给调开.但周恩来主张把他留下来。在平时工作中,周恩来比较尊重张闻天的意见。一次。在总理处召开党组会。刘英和中组部的帅孟奇商量调李一氓当驻缅甸大使,  相似文献   

16.
民间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中国的外交是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三者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民间外交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以及促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人民论坛》2010,(4):182-183
建国后,围绕着如何实现国家富强这一艰巨任务,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梳理周恩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志君 《理论月刊》2006,39(11):48-50
新国际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及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下的国际主义,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是淡化意识形态纷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抗,通过参与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及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在民族利益、自尊与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间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合作、共赢。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和平主义传统,倡导共同安全的新安全观,使全球范围的合作与地区层面的共同体构建并举,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并重,自我发展与“睦邻、安邻、富邻”协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9.
何征宇 《传承》2007,(6):37-38
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的基本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在非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称和谐外交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姜毅  文龙杰 《人民论坛》2013,(5):238-240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无论在应对新挑战方面,还是在满足各国外交战略的需求方面,都走在了国家关系调整、地区结构重塑的前面。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发展最顺利、合作最广泛和最深入的,未来也是最具有稳定预期的。它们之间漫长的边界已经成为和平友好、稳定和谐的睦邻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