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行政自制的三层结构——和谐社会的行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政权的制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对于“他制”的外部制约,行政自制是一种内部制约,是行政权在道德、法律、规则下的自我约束。道德自制为自制结构提供价值指向和主观要求,法律自制为自制结构提供合法基础,而规则自制则以其灵活性把道德要求和法律约束同时贯彻到行政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三层自制共同构成了对行政权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通途,也构成了和谐社会中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关系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海波 《人民政坛》2006,(6):37-37
道德是什么,是一种大家都公认的不需要用法律来进行约束和惩罚的社会公约吗?在古代,道德不是这样的,比如说通奸的妇女是要被沉塘的,而遵守妇道的则可以记入贞节牌坊,这就是道德对人们的惩罚和奖励。说得白一点,其实这样的道德标准就是一种法律,只不过那时候法律还没有发达到如此完备的条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局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道德约束体系。在我们正视法与道德两者之间的区别时,我们决不能囿于这种差别,过于受到这种差别的限制,要达到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快速流动,模糊法与道德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对于正确把握人生坐标具有积极意义。苦乐观具有层次性。它的最高层次是把吃苦当作一种政治责任,这是共产党人对吃苦的基本态度。苦乐观的基本境界是不忘吃苦是一种道德义务。苦乐观的扭曲心理是拒绝承担道德责任而危害社会。为了防止这种危害,要对我们的党员、干部和普通公民进行教育,并从法律、政策、机制上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5.
记者:当前道德以及道德建设面临诸多困惑和困难,背后原因有哪些? 邢贲思:我认为从主客观方面来讲有这样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困境。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道德建设出现了一些困难。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能够约束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中,则不会造成很大的消极后果,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管、约束、监督,就会出现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新世纪伊始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即坚持德法相济,把道德的教育、感化、劝导同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和监督惩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软”约束与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8.
道德失范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与法制建设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在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越出原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大有滑向道德无政府主义状态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关心社会的人们频频说到道德和法律,但却很少论及道德和法律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律及其制度的统称,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创分;法律是法制的核心。法律同纪律、道德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更为明显的规范性、十分突出的强制性,因此,法律是约束和限制人们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就社会功能而言,社会主义法律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工具,是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武器,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手段,是保障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托。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不一定违法犯罪,但违法犯罪必然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贺昌友 《湖湘论坛》2002,15(2):35-36
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我们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提出,不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道德的创新和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一、在立法上,道德是法律内容的源泉,是法律价值的评判标准(一)道德是法律内容的源泉。道德的产生早于法律,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就一定存在道德,没有道德的人类群体在本质上只能是动物群体。道德是非制度化的,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自然逐渐形成的习惯,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法律与道德约束和协调着民众的思想行为,法治与德治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国以安天下,以德治国浸润人心,依靠法律的硬约束和道德的软感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其覆盖面又广于法律。道德在人类社会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其它一切社会规范莫不受道德规范的制约,法律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邹东涛 《人民论坛》2012,(10):56-58
·国企改革·缩差共富·道德困境·房价调控*国有企业应当从竞争性行业进一步收缩,在非竞争行业特别是大型自然垄断性行业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与其他行业平等竞争。但不能私有化*在一个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贫富差距的过度扩大,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治理,更需要道德文化的约束*从长期来看,推出房产税,努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回归才是最为基本的  相似文献   

14.
王烨  ;阳叶青 《人民论坛》2014,(12):122-124
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更要强化道德约束。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法治是标,德治是本。社会治理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效果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章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指出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人类特定时空文化条件下的治道活动,文化是法治的深层土壤,道德是法治的源头活水。现代治理既是德治与法治的结合、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统一,也是在文化认同、文化共识之上的规则之治和良法之治。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两者紧密结合方能达至善治。法律与道德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产物,法治既是对恶念恶行的约束和禁止,更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与倡导,是全社会对契约精神的崇尚和对诚信原则的恪守。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从文化层面而言,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最终只有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才能形成良法善治的统一体,而这一"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寓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必然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道德自古以来都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它们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有的人认为法律是最重要的,至于道德  相似文献   

18.
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更要强化道德约束。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法治是标,德治是本。社会治理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效果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完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一致关系以后,一个经常在课堂上发表"奇谈怪论"的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道德与法律总是一致的吗?如果道德与法律之间发生了冲突,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选择呢?是遵守法律而违背道德呢,还是遵循道德规范而去违法犯罪呢?"问题一经提出,马上在课堂上引起了激烈争论。我意识到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洁 《湖湘论坛》2002,15(6):25-26
道德法律化是法律获得持久精神动力支持、实现法治的基本要件之一。欧美法治国家普遍将国家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范畴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应该肯定这种道德法律化对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起到的积极作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德兼治的治国方略之后,已将道德放到与法律同样的高度,期待通过对道德的强化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这是我国道德法律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公民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只有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道德法律化才有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