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品种改良——种植脱毒马铃薯增收见效快我省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马铃薯是我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全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700余万亩。但是,由于品种结构逐渐老化,多年来的自繁自生使薯种严重感染病毒而退化,导致单产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低劣。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把脱毒马铃薯种植作为一项温饱工程在全省全面推广。今年全省脱毒马铃薯推广种植的计划面积达30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近一半。据实地验收测产,脱毒马铃薯亩产在1400公斤左右。织金县马场、牛场等乡镇目前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高产地亩产达3600公斤,最大单个重达700克,单株最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威宁自治县为"中国薯城"称号,成为威宁获得的又一张国家级靓丽名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威宁自然条件优势,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威宁县十分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威宁马铃薯产业从品种选育、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生产、存贮、加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9)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育,通过扩规模、强基地、提质量、创品牌,使马铃薯成为国家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在顺应自然规律中找出路,在适应经济规律中求发展初秋的乌兰察布,绽放的马铃薯花漫山遍野。一道道精品种植带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马铃薯地里,孕育着又一个金秋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1998年,对全省48个贫困县的农民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这年,一场推广脱毒马铃薯的种子革命,震撼着山村,波及了广大农民。脱毒马铃薯种植的成功,给贫困山区的农民带来了几多惊喜,几多希望,掀开了贵州粮食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1996年马铃薯平均亩产不足850公斤;1998年推广脱毒马铃薯后,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亩均增产幅度力76.7%。1999年全省推广脱毒马铃薯100万亩,增产鲜薯20亿斤,农民增收6亿元。它显示出的效益优势,正日益验证着我省这项扶贫攻坚的重大举措给贫困地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世纪跨越中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辽阳市太子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室马铃薯反季节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此种方式栽培马铃薯于5月中下旬即可上市。平均亩产量2500公斤以上,市场价格每公斤在3.6~4.0元之间,亩产值均达到万元左右,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而且提高了菜农的经济效益。 一、品种选择 可选择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培育的“早大白”。该品种为脱毒种薯,特点是生长期短,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薯集中,抗病性强。从出苗到收获60~65天。  相似文献   

6.
威宁马铃薯     
正威宁自治县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安第斯山区自然条件极为相似,是最适宜栽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马铃薯百万亩种植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65万亩,鲜薯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40亿元以上。威宁马铃薯个头大、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耐储存,深受各地客商青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2,(15):5
原州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破解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用水难题,马铃薯种薯、枸杞、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原州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  相似文献   

8.
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培养植物的离体组织,获得完整植株的技术。结合茎尖脱毒培养,还可以获得无毒种源。组培技术近年来在花卉的种苗生产及良种扩繁中运用广泛,对优良单株的快速推广、运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组培苗主要直接用作种苗,也可用作扦插繁殖的母本,经过多年种植实践,组培苗有生长旺盛,长势均匀,开花整齐,产量高,病虫害少等方面的优势,已被广大的花卉种植者接受。几年来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花卉中心对满天星、香石竹、勿忘我、情人草、非洲菊、菊花、孔雀草等优良品种的引进、收集、试种、筛选、组培快繁及组培苗的种植技术、特征表现、产花质量、丰产性状等方面作了大  相似文献   

9.
威宁马铃薯     
正威宁自治县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安第斯山区自然条件极为相似,是最适宜栽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马铃薯百万亩种植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65万亩,鲜薯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40亿元以上。威宁马铃薯个头大、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耐储存,深受各地客商青睐。目前,"威宁洋芋"已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证明商标,打造"威宁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齐河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积极探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预计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2730元,比上年增加250元。突出特色抓调整全县围绕畜牧、蔬菜、桑蚕、林果、水产五大主导产业基地,形成一乡、几乡一品一业。华店乡对当地传统西瓜种植注入科技含量,发展大棚、拱棚、地膜覆盖的早、中、晚新品种西1.2万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刘桥乡发展脱毒马铃薯4万亩,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为“绿色食品”,是全国两季作物地区面积最大、繁育体系最规范的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和土产区。安头乡种植花生4万亩,粮经作物面积比达到2:8,成为名副其实的花生专业乡。还有宣章和大黄的黄瓜、祝阿的西红柿、潘店的大蒜、仁里的畜牧、马集乡的桑蚕、表白寺的中华圣桃等,现在全县14个乡镇,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出现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11.
高炬 《党的建设》2014,(5):50-51
2013年2月3日,在甘肃视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渭源县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全力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形成了集种植、科研、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32):66
截至目前,州省已有154个民族药(苗药)成方制剂被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其品种数占全省中西药制剂品种总数的16%左右,76个品种获得专利保护。"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生态环境好、生物资源丰富,属于中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目前贵州省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达110余种,4个品种通过国家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10个品种获得国家  相似文献   

13.
通渭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来培育。但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通渭马铃薯产业才刚刚形成雏形,属于粗放式经营。因此,只有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  相似文献   

14.
淮水 《支部生活》2005,(11):14-14
通海县里山彝族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山高、箐深,居住分散。全乡辖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总人口8284人,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大春种植烤烟.小春种植蔬菜。在郁郁苍苍的森林中,青灰瓦房隐隐可见,村民们在这里目出而作,日落而息,颇有些悠然自得。可最近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生活规律要改改了.因为晚上他们常常要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达茂旗的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三农问题是全旗关注的焦点。十五以来,旗委、旗政府在认真分析当地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马铃薯确立为八大立旗产业之一,提出了抓源头,建基地;抓推广,强服务;抓标准,树品牌;抓贮窖,建市场;抓加工,促转化的工作思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马铃薯产业,在全旗15000户农户中实施以脱毒马铃薯微型薯1分地工程为突破口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优质、高产、高效、低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7,(8)
<正>望奎县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60万吨。早在1998年,望奎县就注册了中国第一个薯类商标——黄麻子,并于2003年获得了绿色食品标识。2014年,望奎被省农发办确定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投入农发资金5600万元,进一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自繁自育亩均增收4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李飞主持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黔芋8号,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种植。他是全国第一个在马铃薯上发现耐寒基因的人,研究成果已经由真菌克隆印证。3月的贵州大地,乍暖还寒。在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一旁的试验基地已被翻新等待播种马铃薯。"这样的天气对马铃薯的种植和生长不利。"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科院博士李飞告诉记者。这个判断,源于他16年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石涧 《实践》2008,(6):32-33
内蒙古达茂旗的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三农"问题是全旗关注的焦点。"十五"以来,旗委、旗政府在认真分析当地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马铃薯确立为八大立旗产业之一,提出了"抓源头,建基地;抓推广,强服务;抓标准,树品牌;抓贮窖,建市场;抓加工,促转化"的工作思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马铃薯产业,在全旗15000户农户中实施以脱毒马铃薯微型薯"1分地工程"为突破口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优质、高产、高效、低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2)
正马铃薯是卓资县的主栽作物。近年来,由于马铃薯品种严重老化,亩产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卓资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与各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促进土地流转、科技推广培训等方法推动马铃薯种薯更新换代和科学种植,吸引了众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前来投资。农发项目区全力推行"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反租倒包""承包经  相似文献   

20.
向淳 《当代贵州》2024,(1):28-29
<正>4关注点药食两用佳品,世界第一份额。大家好,我是兴仁薏仁米。我可是中国名米,还拥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是最适宜我生长的区域,我的家乡兴仁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耕层较厚,生态环境良好,为我的生长和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农户用首诗盛赞我:“不与粮烟争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