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动态     
敦煌市乡镇党委换届党委委员全部实行公开推荐敦煌市在今年的乡镇党委换届中把扩大党内民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贯穿始终,把挑选乡镇领导党委成员的权力交给广大党员,让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出满意、信任的领导。据统计,全市公开推荐党委委员大会的参会率平均达到了86%,最高的乡镇达到了98%,最低的乡镇也在81%。同时,各乡镇还分别制定出了《公开推荐乡镇党委委员的具体办法》,设计了公开推荐票,印发了公开推荐对象的简介,为公开推荐大会顺利召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按照党委委员差额40%的要求,9个乡镇共推…  相似文献   

2.
《求是》2004,(5)
为探索建立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湖北省在2002年全省乡镇党委换届中,确定l1个乡镇进行了“两推一选”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试点工作。“两推一选”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确定提名候选人、组织考核确定正式候选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最近,我们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实践证明,“两推一选”从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入手,以扩大基层民主为突破口,是发展基层民主的一次有益尝试。“两推一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在乡镇党委换届中提出和开展“两推一选”试点工作,基本出发点是改革乡镇领导…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3月的乡镇党委换届中,梁河县勐养镇的400多名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直接参与了新一届党委班子候选人的推荐提名。在选举大会上,全镇444名正式党员中的389名参加了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其他党委、纪委班子成  相似文献   

4.
“明明白白、风清气正。”丹棱县丹棱镇群力村党支部书记郑加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乡镇党委换届,“在民主推荐和党员群众大会上,大家都非常积极,很早就来到投票点,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干部投上一票。整个选举过程公开公正,大家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5.
泸县认真做好党代表推选工作,确保党代表推选质量,保障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广泛拓宽渠道,确保代表来源多样性。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党代表人选。对行动不便、外出务工的党员,采取登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代表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6.
日前,徽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试点伏家镇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一次性差额选举产生了乡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标志着徽县换届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该县其他乡镇也于近日召开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动员会议,全面启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子明 《实践》2008,(9):21-21
公推直选已经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推直选变"组织任命"为"党员直选",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改进了选人用人方式,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喀喇沁旗的实践看,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总体上是成功的,值得总结、推广。职位出现空缺是前提。只有在乡镇党委换届或书记职位出现空缺时公推直选才能进行。换届时原乡镇党委书记如果参与  相似文献   

8.
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精神,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全市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一是积极推行了乡镇、城市街道、社区,以及中小学校、医院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公推公选”,特别是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进行了公开推荐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试点,在落实群众提名权环节进行大胆突破,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由各个层面的干部群众以署名或无记名方式推荐产生。二是深入推进了保障党员权利工作,同步开展党务公开…  相似文献   

9.
11月10日,长宁县富兴乡十里村比往常更热闹。上午9点多,全村的党员、组长,还有部分村民放下手中的农活,赶到村办公室,他们是冲着十里村选举新支书而来,大家都希望能选出心目中理想的支部带头人。上午10点10分,十里村正式召开支部换届选举会议。主持选举大会的是富兴乡退出领导岗位的老领导、原人大主席蒯忠友,他曾经是联系这个村的乡领导。坐在台下的党员群众议论纷纷,他们有点猜不透为什么会派这位老领导来当今天的主持人。十里村有正式党员23人,有3人长期在外,两名党员有事请假,实际参会的党员只有18人。经过前期的宣传发动、民主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考察等程序,全村有4名党员成为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今天的选举,将以党员民主公开选举的形式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并由得票最高的委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泸州市通过建立党员激励机制,使党员权利得到了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泸州市在今年初的换届选举中,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公推直选制度。由村民代表、党员无记名推荐候选人,实行党内直接差额选举。全市换届的141个乡镇党委中,有49个乡镇党委班子实行  相似文献   

11.
固始县通过开展以“县委常委与乡镇党委书记谈,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党委委员谈,乡镇党委委员与基层党支部书记谈,基层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谈”为主要内容的”谈心”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过程,起到了凝心、凝力、凝智的作用,营造了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就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全体党员和各级党代表的自主性民主。党内民主的有序性和自主性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不能借口党内民主的有序性,而压制党内民主的自主性。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党员在党内选举、干部竞争上岗和民主监督三个重要环节上的自主性民主权利。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进一步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坚决反对和防止各种干预差额选举的不正之风。及时公布公开推荐和民主测评的结果,便于党员和党代表监督。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洮南市委下辖乡镇党委21个、村党支部221个,现有农民党员8046人。2001年以来,他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采取“双推双考”的办法(“双推”即群众代表推荐、党员推荐;“双考”即文化考试、组织考核),探索出培养选拔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的长效机制,并将具备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适时吸收进党内,从源头上保持了农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建在线     
《江淮》2011,(4):36-37
潜山县:"七注重"推进乡镇党委换届顺利进行一是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为组长的16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尉氏县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改组织推荐为公开推荐,改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改代表选举为直接选举,将选人用人的权力交给了广大群众和党员,是一次很有成效的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探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     
《先锋队》2006,(3)
在党内选举中,党员是否可以放弃被选举的权利?忻州读者马少平问:不久前我们村进行支部换届选举,党员一致推荐我担任党支部书记。但是我觉得我不适宜担任这个职务,我想请求放弃,不知在党内选举中,党员是否可以放弃被选举的权利?本刊编辑部答:在党内选举中,党员享有被选举的权利,也有请求放弃被选举的权利。党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委员会委员或其他党内职务的候选人后,如因健康状况、工作能力或其他正当原因,自己认为当选以后不能胜任的,可以向党组织提出不作为候选人的请求。党组织应充分考虑党员本人的意见,并根据…  相似文献   

17.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而党员选举权的落实是实现党内民主选举的重要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应包括选举提名参与权、自由投票权、选举知情权、选举监督权,选举权的落实应体现于选举的各个环节。在党内选举中,由于提名规定的模糊使选举提名参与权流于形式;选举信息公开不够使选举知情权受损;等额选举等方式的存在使自由投票权受限;监督举措规定不健全使选举监督权无保障。为此,要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信息公开体系,改进和规范投票方式,完善监督机制,通过落实党员选举权完善党内选举。  相似文献   

18.
党务问答     
《北京支部生活》2007,(3):41-41
不足七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病休党员怎样参加组织生活;讨论处分支部书记的支部大会淮主持;支部换届要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党内选举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要求调动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是理顺权力授受关系,确保权力正确运用,确保党员主体性地位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系统的核心构成要件。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管党也好,政也好,根本的问题是选举。”党内选举是由候选人提名、候选人介绍、选举人投票、公布结果等具体制度和程序构成的。其中,提名是选举的第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程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党代表大会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为我们改进党内候选人提名方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新渠道、新途径,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江苏省泗阳县在全县16个乡镇党委全面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