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朴亭 《党课》2008,(12):66-68
“抗震救灾以来,哪里有需要,鲜红耀眼的党旗就会在哪里飘扬,给人以无尽的鼓舞和激情。长时间身处灾区,与党员干部和职工同甘苦、共呼吸、心相连、齐奉献,加深了我对党的认识,激发了我入党的愿望。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考验,请党组织考验我。”这是马朴亭——中铁二局建筑公司一位普通的农民合同工在抗震一线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的一段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2.
我叫张殿满,家住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东金寺村,今年78岁,1947年初参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过村干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越学越爱学,越学越受鼓舞。我深知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必要和及时  相似文献   

3.
“我是党员,让我上!”这是近来在各地抗击“非典”一线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令人振奋,令人回味,令人拍案叫好。  相似文献   

4.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渴望得到一副翅膀,一副能使自己摆脱旧体制的羁绊、进而大显身手、高高飞翔的翅膀。由于没有这副翅膀,18岁那年参加工作,仅仅因为是一名“集体工”,被借到县委机关三年半都没法调进去。由于没有这副翅膀,1985年,24岁的我虽被借调到省城工作,“爬格子”爬了一年多,“爬”出了20多万字,最终以一张漂亮的“工作鉴定”和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打道回府,还是没有“爬”进省城。由于没有这副翅膀,纵然发表了几千篇文章也无济于事。十几年来,我先后被县、市、省、中央机关借用数十次,都是“惜”去就算,“用”完…  相似文献   

5.
我是党员,让我上! 这是近来在各地抗击“非典”一线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令人振奋,令人回味,令人拍案叫好 “我是党员,让我上!”这耳熟能详的声音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  相似文献   

6.
“我是党员,让我上!”这是近来在抗击“非典”一线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令人振奋,让人回味,更催人奋进。“我是党员,让我上!”这耳熟能详的声音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重要时期,广大共产党员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1998年的抗洪斗争为例,当滚滚洪水袭来时,当圩堤出现险情时,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每当危难当头,共产党员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辞!“我是党员,让我上!”这掷地有声的口号体现了…  相似文献   

7.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0,(12):62-62
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的这一生没有空虚的度过。  相似文献   

8.
我是村干部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常常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山村的支委委员。但乡下的父亲却说:"鸡头上的肉,大小也是个(冠)官,咱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话粗理不歪,我赞成父亲的观点。2011年11月,缘于自己是一名党员,一直在县城租住的我按照村支部书记的通知要求,回到了家乡参加支委换届选举大会。没想到,竟然被选举为支委委员,具体分管村里的环境卫生和文化宣传等工作。从此,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干部。这对我来说,既是压力,又是鼓舞。  相似文献   

9.
我的生命线     
原本,我是不相信命运的,但自1984年步入社会后,三易工作单位都没有“摆脱”被称之为“喉舌”的宣传岗位,这才使我不得不相信命运了。尽管我自幼就喜欢舞文弄墨,但内心深处对“塑造人”的神圣职业却始终没有丝毫的奢望,总认为那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胜景。谁知,命运之“绳”却将我牵人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客船”,并且一启航就行驶了20个年头。  相似文献   

10.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0,(12):62-62
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的这一生没有空虚的度过。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7月,我荣幸地加入到大学生村官这个队伍中。工作以来,我收获了很多,上级领导的关心关照,同事的热心照顾,同胞们的鼓舞打气,老百姓的淳朴爱心,帮助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走过那段艰难的时光,蜕变成长为一名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这其中有苦有甜,有累有乐,这些都是我宝贵的财富,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让我的青春更加精彩。把握当下,展望未来。我将继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举办的“我和《共产党员》”征文活动评选工作已经结束,共有16篇作品榜上有名。 获奖作品是在编辑部推荐的备选作品的基础上,由在北京聘请的有关专家、学者和长期热心关注本刊的人士组成评委会,将获奖作品审定投票通过。李鸿璧的《信任》、刘丽英的《鼓舞与鞭策》、张芬之的《〈共产党员〉的奥  相似文献   

13.
谁愿意整天看着一张苦瓜脸?谁愿意听那唉声叹气声?谁喜欢横眉冷目?谁喜欢争吵?你我结婚是为了快乐幸福,那么,我的爱人,请你对我微笑!当人们谈及“保卫爱情、婚姻”和“巩固家庭”时,常提到责任、义务、理解、珍惜、慎重,我觉得应加上“创造快乐”这一条。哪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不是吵吵闹闹、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哪一个欢声笑语的家庭会出现“家庭分裂危机”?常笑的妻子,丈夫一定喜欢;幽默的丈夫,妻子大都满意。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本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我们共建家庭的基石。人的生命不过短暂几十年,又何必事事斤斤计较?生活已多风雨,何苦再在家中添愁添烦恼?人生是一门学问,艺术地当好爱人这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1957年3月至1966年5月,这一段时间,我给省委书记李荒当秘书。如果讲“机遇”,这是我人生中最佳机遇。难能可贵的是,我不给李荒当秘书了,李荒还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怀我。因此,我致信李荒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荒也。”  相似文献   

15.
转眼间,我到这所小学做班主任工作已有三年了,所接的班都是那种属于“名声在外”的班级,而我自身也经受着一次次的考验,压力之大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对付这样的班级,我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标尺”、“信任”、“阳光”——我惯常使用的“三板斧”。  相似文献   

16.
掰起指头一算,我担任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已有23个年头了。在8000多天的时间里,各种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别人问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我的回答是:“我不想看到乡亲们受穷。”“人多地少、山高沟深、坡陡弯急、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这是我们村的实际情况,看到村民们一年辛苦半年粮,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通过外出考察,我首先学会了天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金鑫 《求贤》2013,(8):63-63
“胡杨坚强的枝干是我挺拔的脊梁,绿色的树叶是我梦想的翅膀,我要在这里展翅翱翔。”这是新疆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中学校训墙上的一句话,它开启了于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大门,也见证了我与民族兄弟真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请向我看齐     
请向我看齐□陈向平“请向我看齐!”这是深圳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涌庆喊出的响亮口号。1990年8月,陈涌庆同志上任之后,面对企业40%的亏损面,提出了“消灭亏损企业,消灭企业亏损”口号,并以此为突破...  相似文献   

19.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所喊出的这两句口号,既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对革命的追求。吴晗先生曾说,朱元璋革命就是为了要“过当皇帝的瘾”。这是一个最好的注脚:“阿Q革命”者,“过革命的瘾”而已矣!虽然这一切不过是阿Q在土谷祠里的“南柯一梦”,而且很快他也就“大团圆”了,但是现实中此类思维  相似文献   

20.
我的香椿树     
我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工作。在我们馆有一棵香椿树,我每天上班都要看看它。同事们开玩笑说:“这是小宋的香椿树。”您可能觉得奇怪,这博物馆里的香椿树怎么成了我的?这还得从博物馆开馆时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