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当前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巴西政府及部分学者表示严重忧虑,担心中巴贸易会使巴西经济重新回到单纯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时代,中国向巴西出口廉价工业品会冲击巴西的工业竞争力。显然,这种担忧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中巴贸易发展不仅不会损及巴西利益,反而更加有利于巴西的经济发展。中巴两国应努力消除在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上的争议和干扰,不断促进双边贸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社会危机,在1992年反对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尤其是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已成为当仁不让的历史主角。印第安人知识分子的出现也是近十几年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历史性变化呢?我们可以分析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欧洲民主势力对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某种支持,拉丁美洲进步运动的上升趋势,等等。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印第安人长期受到极端不公正待遇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思想史和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审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关系。学界曾普遍认为拉丁美洲概念最先是由法国人提出的,但事实上,为了强调共同拥有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一些旅居巴黎的西属美洲作家和知识分子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拉丁美洲这种说法了。在取得独立后的1个多世纪里,无论是西属美洲学界还是各共和国政府,都没有将巴西看作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而同一时期,巴西政府与学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欧洲并从1889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美国。冷战期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逐渐将巴西纳入拉丁美洲概念,但巴西学界和政府仍不认为巴西是该地区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与巴西间维持了一种特殊的同盟关系,但二战以后,美国既没有帮助巴西获得其所期盼的政治地位,也没有继续向它提供特殊的经济援助。深感失望的巴西政府开始推行旨在增进与南美洲各邻国关系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的来说 ,1 870~ 1 91 4年拉美国家的工业发展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第一 ,就工业发展的性质而言 ,是出口带动的工业化。欧洲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工业原料、产品市场和资本输出。于是 ,大量欧洲资本涌入拉美 ,铁路的建设和通讯的现代化 ,以及拉美政治的稳定 ,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律和体制条件。外国资本对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 ,带来了资金和技术 ;随着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 ,国内利润也有所增加 ,并朝着面向国内生产的制造业扩散 ;而人口的增长和外来移民大量入境引起的消费需求上升和工资收入的提高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美国家工业化始于世界经济大萧条前更早的时期 ,这一发展为 1 93 0年以后的拉美进口替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加工业从 1 840年就已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 ,拉美现代工业不是起源于家庭手工业 ,而是经历了一个独立的发展过程 ,由于多种原因 ,家庭手工业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较高的现代制造业。因此 ,在拉美 ,为国内市场服务的现代工业只是到 1 870年以后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学者托马斯·E.斯基德莫尔、彼得.H.史密斯等撰写的专著《现代拉丁美洲》(Modern Latin America)第七版(张森根、岳云霞译,第二个中文版)将于2014年6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著第一个中文版(英文第三版,江时学译,张森根校)自1996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之后,受到学界一致好评,被一些开设拉丁美洲课程的高校列为基础读物。当时只印3000册,早已售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双边或多边关系高歌猛进,举世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渴望阅读并开始走进拉丁美洲。中国从事拉丁美洲研究的专业人材队伍也在茁壮成长。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拉丁美洲的了解依然是很不充分的,对这个集印第安文明、非洲文明和欧洲文明之大成的地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自60年代以来被人们普遍接受。所谓“人力资本”,即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现出的非物质资本。舒尔茨认为,强调人力资本就是强调人口的素质或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卢拉时代巴西的崛起:地区领袖还是全球参与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在专业文献中可以看到,多数学者、政治家和外交家认为巴西是中等强国之一,不仅因为其领土资源、人口资源和经济资源,还因为其公共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它是公认的明确、一贯的国际行为的完美范例( Perez Liana,1981:369).例如,巴西在20国集团(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谈判框架下)中的领导地位,或在4国集团(其目标是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地位)中的作用,都表现出巴西政府对参与国际事务的兴趣与日俱增.然而,国内某些阻力及邻国对巴西这种欲望表现出不信任和担忧,促使巴西政府在南美地区寻求其力量的相对化.  相似文献   

9.
1984年2月23日至26日,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联合主办了南南会议。这次会议以《地区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为中心议题。会议期间,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就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本刊应国内许多读者的要求,从这次会议的论文中选译了四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亚区域最为重要的区域一体化倡议,对于梳理现有东亚经济合作的繁杂规制、消除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理顺区域生产网络、提高自由化水准等具有显著意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RCEP是中国深度参与区域一体化规则构建和参与主导未来经济合作方向的机会,应当高度重视并继续支持推进谈判。但是,RCEP也面临自由化水平争议大、谈判阵营分化等难题。针对当前RCEP进程多、成果少的困境,中国应当积极推进和选择性拔高RCEP开放承诺,引领谈判进程,升级现有的FTA水平,将RCEP谈判与一带一路倡议联动推进,并推动国内规制改革,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Left-wing political forces has become a new phenomenon on the Latin American political stage,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the time being, however, schola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相似文献   

12.
2 0世纪 70年代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导致伊朗与美国交恶 ,引起邻国的恐慌 ,使伊朗国际处境孤立。近年来伊朗的社会政治变化引起全世界关注 ,除了其地缘政治和自然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外 ,其社会走向对中东、波斯湾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拉美左派已东山再起,其原因远不那么简单,不仅涉及拉美经济,而且与拉美社会的历史和政治密切相关.拉美左派领导人之间的内政外交主张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拉美左派的定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无论如何,拉美左派崛起对拉美地区乃至美洲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拉美左派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业已掌权的左派如能采取符合本国实际和当前全球化趋势的措施,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其发展前景将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4.
拉美左派崛起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拉美地区影响最大的政治变化就是左派政权的重新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系列内外因素为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左派力量在拉美几个国家掌握政权以及在影响日益扩大的世界左翼论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拉美左派的重新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民主选举的方式实现的。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左派领导人的政策主张倾向于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温和的调整,而非激进的革命。目前看来,拉美左派仍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拉美走出“发展—危机”这个不断重复的怪圈,是摆在拉美左派领导人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普遍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导致拉美的教育一社会不平等,既有教育体系内部的原因,又有教育体系外部的原因.教育体系内部的原因主要是拉美国家的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异较大;教育体系外部的原因主要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而种族歧视、不同收入水平和贫困又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陆楠楠  苏毓淞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5-23,79,80
拉丁美洲的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调查的地区,因而受到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偏爱。相对而言,拉丁美洲研究在中国却长期处于边缘的处境。这与中国对外部世界展开认知的动力、需求和支持资源相关,也与特定的知识假设和学术建制相联。本文意在进行一项知识史的考察,力图对中国的拉美研究作出宏观描述,并从媒体报道、学科发展、文学现象、经贸交流情况、国人心目中的拉美等诸多方面,勾勒拉美在中国被认知的现状;同时,参照美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与教学状况,对中国高校的拉美教学个案展开更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对在中国更好地开展拉美教学提出若干建议,强调其作为中国发展与拉美之关系的知识储备和基础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拉美研究中心王萍博士的学术专著《走向开放的地区主义——拉丁美洲一体化研究》,已于2005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关于拉美一体化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作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从理论的高度对拉美一体化战略作了全面、系统、深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术界对拉美社会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对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关于拉美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高犯罪率、种族冲突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社会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与整理,旨在通过综述美国学者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反映出拉美社会问题研究的新观点、新内容和新趋势.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展示美国学术界研究拉美社会前沿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祈望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拉美社会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印度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大国地位正在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但印度的国家发展战略受地缘政治环境的限制,注定它只能以海权强国为最终发展方向。印度注重海权,它的以控制印度洋为核心的大国战略必将对今后国际新格局的构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冷战后美国的单极世界霸权构成挑战。印度的发展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  相似文献   

20.
"拉美现象"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现象”命题是拉美地区发展问题的集中表达,主要指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调表现,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调、市场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失调、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失调等。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当前的人均GDP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家处于相同的水平。拉美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教训,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