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世纪桥》2015,(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关东军。抗联第二路军主力西征的失败存在诸多原因,但抗联将士不畏强暴培育出的抗联精神,是热爱和平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也将继续鼓舞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发奋图强。  相似文献   

2.
1 1935年秋,杨靖宇率领的抗联—军部队连续在通化、桓仁一带攻克一些敌伪据点,随后又转移到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袭击日军巡道车,吓得敌人闻风丧胆。驻辑安的日本守备队顾问小樾,为了稳定局势,亲自带兵四处寻找抗联部队,妄图在辑安一举消灭这支抗联队伍。 一天下干,杨司令带领十几个抗联战士来到了马蹄沟南山,打算夜里袭击韭菜园子(今财源村)伪警察所,此消息被汉奸密告。小樾得知后,认为时机已到,马上调动日本守备队和一些伪警察,把马蹄沟南山团团围住,要活捉杨靖  相似文献   

3.
<正>跨越时代的训练和装备,加上抗联留下的百战老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单兵战斗力,远胜日本关东军最好的部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良的装备相得益彰,使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劲,日军在档案中称其为"伏罗希洛夫部队",描述其战斗力可以"一骑当千"。1940年,在日本关东军的疯狂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被迫退入苏联境内,驻扎在维亚茨克、乌苏里斯克等地。在苏联的帮助下,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联远东边疆州的维亚茨克正式成立,周保  相似文献   

4.
英雄头颅失踪作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赵尚志”这3个字曾让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寝食难安。目前,83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介绍说:赵尚志是个小个子,骁勇善战,从拉出7个人和一挺机关枪起家,3年间发展成6000多人的抗联第三军,并很快成为主要领导人。赵尚志是在一次战斗中被叛徒出卖,被捕后被日本鬼子杀害的。杀害赵尚志的是日本关东军警官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政雄。1954年和1956年,两人分别交待了参与谋杀赵尚志的经过。  相似文献   

5.
自1939年9月,梅津美治郎就任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兼驻伪“满洲国”全权大使后,发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全力搜捕杨靖宇和赵尚志两位抗日将军。梅津美治郎将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视为“第一心腹大患”,悬赏两万元收买他的人头;视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为“第二心腹大患”,悬赏1万元,收买赵尚志的人头。……  相似文献   

6.
1936年9月,陈翰章指挥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五师与日伪军在吉东地区作战。由四团长侯国忠率领第五师一部,与抗联第五军一部组成联合部队,在穆棱县代马沟,对日本关东军第十二师团工兵第十八联队一部乘坐的军用列车伏击,制造了"九·一二"颠覆日军列车事件。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11,(3):38-38
饿极了拽衣服上的棉花吃 1938年7月31日,时任东北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的宋一夫在西征途中携款叛变投敌,供出了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地划,日本关东军随即调集大批部队对参加西征的各支抗联部队进行堵截。  相似文献   

8.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困难时期。日本侵略者增调重兵进驻东北,日本关东军兵力增加到70余万人,并加紧对抗联部队进行更加残酷的“讨伐”,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日渐恶化的形势下,东北抗联决定改变抗日武装斗争策略和斗争方式。根据同苏联远东军达成的相互支援的协议,抗联将部队全部转到苏联境内,组编两个野营进行整训和开展小部队抗日活动。为统一东北党组织和武装力量,于1942年9月,经中共吉东、北满、南满省委共同决定,成立了中共东北委员会,周保中、崔石泉、张寿线等12人为委员。同时将转入苏…  相似文献   

9.
侵略中国的急先峰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10.
正他虽然衣衫褴褛,靠吃树皮、饮雪水维持生命,却屡建抗日奇功,打得日伪闻风丧胆,被民众誉为"镜泊英雄",令日伪惊为"满洲之虎";他创造的战例,是东北抗日联军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又被收录在日本《关于满洲用兵观察》一书中的战例;他遭日军杀害后,被割下头颅,用福尔马林浸泡,秘密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直到73年后才身首合葬……他,就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战  相似文献   

11.
正伪满洲国成立伊始,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就提出了城市建设构想,责成关东军特务部着手调查研究奉天等城市规划。1932年11月,关东军、"满铁"、伪满洲国三方共同组建了奉天都市计划准备委员会。此后,经过七次会谈磋商,1933年3月1日,日伪当局发表"满洲经济建设纲要",其中设想按照日本大阪市模式把奉天建成工商大都市。1934年4月至9月,奉天都市计划委员会起草、审议了有关铺设水道、建立公共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从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中共满洲省委就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北党组织和抗联才从报纸上得知党中央已到达延安,从此开始了寻找党中央的艰难征程……由于原有的交通线早已被破坏,满洲省委曾三次派人入山海关赴陕北,但派出的交通员均下落不明。到1939年,东北抗联成了奋战在百万日本关东军重重包围之中的孤军。这年秋,北满省委书记金策下决心派部队沿中蒙边界线南下,必要时借道外蒙古,然后穿过内蒙古,直达陕北。于是,  相似文献   

13.
侵略中国的急先峰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1919年,为提升关东军地位,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设立了权限较小的关东厅,并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  相似文献   

14.
<正>硝烟、厮杀、拼搏、血雨、腥风……笼罩着九一八事变后的关东大地。数以千万计的东北人民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而与此同时,数万中原儿女和少量抗联战士被日军俘虏后,押往东北,投入黑色血腥的漩涡中,受苦、受罪、遭到屠杀……从1940年起,日本华北驻屯军特务部操纵的华北新民会,在日军的帮助下,将被俘的八路军、晋绥抗日军、抗日游击队官兵,地方党政干部,国民党军官兵,以及农村的农民、民兵等,以劳工的名义押往东北的边防军事工程和矿山企业,定名为"特殊工人",日本内  相似文献   

15.
<正>抗联一军在辽宁境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联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抗联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辽宁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三块石抗联遗址,位于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三块石山南坡半山腰处。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抚顺县的馒首排子、佟庄子、郑家堡子、五龙口、王家店、救兵台、山龙  相似文献   

16.
<正>1931年到1945年,在东北这片被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的黑土地上,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疾声呼号着"起来,起来,起来",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极其恶劣与艰苦的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敌作战十余万次,牵制了76万日本关东军,共歼敌18万余人,为民族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黑龙江既是局部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也  相似文献   

17.
韩伟 《世纪桥》2014,(2):56-57
赵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面对日本关东军对抗日联军进行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率领抗联部队,进行了英勇无比的战斗,最后壮烈牺牲。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纪念这位抗日民族英雄,哈尔滨市各级政府将与赵尚志将军有关的重要纪念地,依据《文物保护法》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修筑了纪念碑,辟建了纪念馆,使纪念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本文简要介绍了赵尚志将军主要生平事迹和其在哈尔滨地域内重要纪念地的现状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12月3日,日本关东军为了彻底消灭抗日武装,通过伪满洲国民政部发布《集团部落建设》文告,开始推行"归屯并户"。用烧房、枪杀、驱赶等手段,把当地民众强制迁入"集团部落"。日伪军把原来的村庄全部焚毁,并肆意枪杀拒绝搬迁的居民。我家当时住在密山半截河村。我15岁时,日本关东军把我家的三间新房强行征作军用。因为我父母不从,一个叫山本太郎的日军大佐枪杀了我的父母。我无家可归了。  相似文献   

19.
艰苦卓绝 鱼水情深 一、一件皮大衣 日军按"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从 1936年4月开始,对抗联进行"肃正"、 "讨伐"。1939年5月,日伪当局按"东边 道治安肃正计划",成立了以日本关东军 第六六九部队长野昌德少将为司令官的  相似文献   

20.
伪满时,黑龙江省桦南县有个村镇叫湖南营,驻守着伪兵一个团。 1937年秋,一天夜,抗联六军一师师长马德山率一、二两团,约300多人,攻打湖南营。 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抗联战士们奋力向前,来到城墙下。但敌人疯狂射击,抗联战士未能越过城墙。大部分人马被阻在墙下开阔地的简单工事里;城上、城里不断向城外飞泄炮弹,六军进退两难,伤亡在不断增加。 师长马德山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敌我双方兵员相差无几,但敌火力强,且凭城据守;我在明处,敌在暗处,强攻硬拚,势必招致更大伤亡。遂想起楚汉相争时张良策划“四面楚歌”的故事,即令全体指战员一边注意防护,一边齐声高唱”亲日士兵兄弟们”这支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