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里     
周里,原名周策海,曾改名周礼,1903年12月生,酃县策源乡人。1924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27年春考入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在这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合办的党校里,学习了有关革命理论。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省党校也遭到许克祥部袭击,并被解散。周里回酃县梁桥家里,隐蔽地做恢复农民协会的工作。这年7月,由黎育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5,(1)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根据地核心县之一的酃县(今湖南省炎陵县),井冈山斗争时期经历了刘寅生、李却非、黎育教、周里、张平化5任县委书记。刘寅生1904年8月生,酃县策源乡人。1922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选为中共湘南特委委员,1926年任共青团衡阳地委书记兼中共湘南特委青年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原地下党省工委书记周里今年七月在会见双峰县大村乡建国前入党的二十多名老同志时说:“过去我们是在白色恐怖下干革命,危险得很! 可说是提着脑袋走。当时象你王立全、王隆发不是随时都有被抓去杀头的危险?那时,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干革命,还干得很起劲哩!就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呀!现在在和平环境下干革命,没有这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薄熙来认为,“三讲”中自我剖析联系实际应从两方面去反思:一方面,不该做的事你做了什么?你是否违反了党的纪律,不该往兜里揣的你揣没揣,不该要的房子你要没要,不该领导干部去的地方你去没有去?有问题就要深刻检查,并认真加以纠正。另一方面,该做的事你没做什么?作为党员干部,对你周围发生的坏事、坏作风,你是否坚持原则,站出来讲话了?在类似“法轮功”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你是否旗帜鲜明地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干事业你是否尽心竭力而且有所发展?党把你放在领导干部的位置上,你就应该开拓进取,不能只是看摊守业,应该干的事情没有干好,这也是过错,也要从思想上自我剖析。 反思自己的工作不仅要看你的工作路子对不对,还要看你是不是身体力行,能否哈下腰来实干并干出成果。工作中大概有两种倾向,一些人埋头苦干,肯于出力,但路子不对,乍一看经济也有发展,但表面的东西多,华而不实,效益不佳,给后人留下一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需要深刻检查。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一些人工作路子虽然对了,但不下功夫,只是简单维持,遇到矛盾绕道走,这也需要深刻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关键是看你那里稳定不稳定,发展不发展,群众满意不满意。要跟自己比,也...  相似文献   

5.
钓鱼     
张学伟 《党课》2011,(10):71-71
廖老师在河边钓鱼,来了三个学生。仅仅小半天功夫,廖老师就钓上了半篓鱼。廖老师钓鱼却不吃鱼,要将篓里的鱼分给三个学生。谁知,有两个学生摇摇头,不要鱼。结果,半篓鱼让另外—个学生全部带走了。见岸上的两个学生不走,廖老师问:“你俩不要鱼,那要什么?”其中一个学生不客气地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宝贝——高级钓竿。”廖老师惊诧地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学生答:“那篓鱼虽然多,可很快就会吃完的。我要是有您这宝贝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鱼了,  相似文献   

6.
党校的教学,往往充满风险。最尴尬的一次,一位老师说到某改革方案时,被学员不客气地打断:“老师你归纳得不准确,那个方案就是我本人起草的。”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宁说:“跟不上形势,你的课人家就不爱听。我们不能光靠组织的强制性,靠红头文件来养你保你,那不是真本事。”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有人在西安火车站贩卖假发票,虽经多次打击,但仍有人铤而走险,干此行当。1月4日下午5时许,笔者扮成商贩,冒着寒风在东火车站,“考察”了那股贩卖假发票的暗流。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第一个和我搭话的是位姑娘,她开口就问:“你要发票吗?”...  相似文献   

8.
笑笑     
《党建文汇》2014,(9):60-60
经常在QQ群里聊天的网友第一次见面吃饭。一个男孩举杯向一个女孩敬酒。问:“初次见面,你贵姓?”女孩说:“干!”男孩一口气把酒喝了.又问:“你贵姓?”女孩又说:“干!” 男孩愣了一下.说:“这位美女可真豪爽啊!”只听女孩无奈地说:“我是说.我姓甘。”  相似文献   

9.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10.
黄国城 《党史纵横》2001,(10):18-20
1吴先民,1905年出生在横峰县青板桥村。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接受新文化、新忠潮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在南昌求学,认识了方志敏。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江西》等进步刊物,接受马列主义。革命的浪潮激荡着吴先民的心胸,“五卅”运动以后,他决心回家乡,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俄革命,于是没等毕业,就回到横峰。母亲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等毕业,弄个饭碗回家?”他回答说:“现在的社会,只有少数人有吃有穿,光弄我一个人的饭碗有何用?我们要让绝大多数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这时的吴先民已把…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2):19-19
杨善洲在世时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共产党人就是要‘自讨苦吃’!”党员干部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4):68-70
[场景]某县委大院,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议论:“刚刚接到通知,省委派的巡视组就要来了。”“巡视组?到咱这里来干嘛?”“放心,跟你没关系,人家‘关心’的是县领导。”“看吧,有人要害怕了。”“别瞎说!你知道巡视组是咋回事?”“那就问你了,请给说说吧!”“具体咱也不清楚,等咱找个明白人请教请教再告诉你。”“好吧,那就拜托了。?  相似文献   

13.
幸福在哪里     
《学习导报》2008,(3):26-26
“幸福在哪里?”小猪问妈妈。妈妈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小猪就用嘴去咬,却总是够不到。小猪沮丧地说“妈妈,为什么我总抓不到幸福?”妈妈笑着说:“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14.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15.
幸福在哪里     
《新湘评论》2008,(3):26-26
“幸福在哪里?”小猪问妈妈。妈妈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小猪就用嘴去咬,却总是够不到。小猪沮丧地说“妈妈,为什么我总抓不到幸福?”妈妈笑着说:“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当毛泽东一行到达颐和园休息时,却看不到游人。原来中央社会部考虑到北平刚解放,城里城外的特务很多,就把无关人员清理了出去。毛泽东生气地说:“你把水全都排干了,你要保护的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鱼离开了水,就要被渴死!”  相似文献   

17.
感受财富     
有人说有钱便拥有财富,其实不然。人的一生有许多除金钱以外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好好地珍惜。 年轻是财富。一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总是感叹自己太穷。一位老人问他:“给你 100万元,你愿意马上变成80岁的老头儿吗?”年轻人说:“不愿意!”老人又问:“给你1000万元,你愿意立刻就死吗?”年轻人还是回答:“不愿意!”老人哈哈大笑说:“你不是很富有吗?你已拥有了1000万!”其实,年轻就是财富,生命如初升的太阳,充满无穷活力,它能创造出许多你无法想象的奇迹。 健康是财富。在为一些朋友英年早逝惋惜时,更多的人悟出…  相似文献   

18.
笑笑     
《党建文汇》2014,(4):62-62
在家吗 刚接一电话,那人张嘴就问:“哎,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不知道是谁还怕尴尬。于是我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  相似文献   

19.
我自1975年来党校工作,至今已有24年了。这24年是我人生中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一段时光。因此可以说,我是把一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党校。今天在党校建校扣周年之际,我就自己亲历的党校24年的发展变化谈谈心里话,借此表达自己对党校的美好祝愿。初来党校工作时,校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珍惜在党校工作这个机会,慢慢你会体会到,在党校工作是一种光荣。”这句话我至今都记得,并在24年的工作中,也确实领悟到了这种光荣感。我所领悟到的光荣感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党校重建的最困难时期,我和大家一起发扬艰…  相似文献   

20.
崔文耀 《湘潮》2011,(6):35-37
1971年8月中旬的一天,时任湖南省文艺工作总团团长的我,刚上班就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要我立即赶过去,参加重要会议。我迅即骑自行车来到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值班的秘书告诉我:“赶快去华国锋同志办公室,他正在等你。”我疑惑道:“华国锋找我?”他说:“是,赶快去吧!”我边走边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