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33年1月至次年10月,陈云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生活了近2年时间。陈云1933年初进入中央苏区时,正值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根据地全面推行。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各条战线贯彻执行“左”的错误方针。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还存在着右的倾向。陈云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敏锐清醒的政治头脑,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批判、抵制了右的特别是来自‘”左”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捍卫了党的事业。陈云在实际工作中抵制、反对“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首先表现在职工运动这一条战线。进入中…  相似文献   

2.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从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突围长征,毛泽东、朱德等率领工农红军在这里战斗了整整五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红军在中央苏区到底占有多少个县城?目前史学界最通行的说法是21个县城。但这个说法与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说是一个误解。近年来,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央苏区的历史时,经逐一核实红军攻占中央苏区各县城的情况,得到结果是:不仅在“一苏大”召开前红军在中央苏区没有占据21个县城,就是在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的1933年秋,红军也从未同时占据着21个县城。实际上,在“一苏大”(1931年11月7日开幕)召开前,被红军占领的县城仅瑞金、兴国、于都、石城、宁化、长汀6个县城;“一苏大”后至1932年4月,被红军攻占的县城迅速增加,计有瑞金、兴国、于都、宁都、广昌、石城、会昌、安远、寻乌、长汀、龙岩、永定、上杭、武平、连  相似文献   

4.
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见解推动“惊雷”就在毛泽东去世不久,陈云同邓颖超一起来到西山。陈云拍着叶剑英的胳膊说:“你看这局势怎么办啊?得赶紧想办法才行。”叶剑英很明确:“办法得大家想,靠我怎么成呢?他们把我常委会的资格都取消了。”邓颖超也说:“他们那几个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再不对他们有所限制,我们这个国家被他们弄得越发不可收拾了。”叶剑英、陈云问邓颖超,周总理生前对此有何意见?邓颖超说:“他从来不给我讲我不该知道的事。他知道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到时候党是会一定采取措施的,他是从不过早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叶剑英再次问…  相似文献   

5.
李庆刚 《党的文献》2012,(5):119-122
1956年9月13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陈云被提名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会上,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陈云:“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毛泽东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来评价陈云的,其中蕴含着毛泽东对陈云思想方法和品格风范的肯定与赞赏。  相似文献   

6.
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并以其独特的经济才干而著称于党内。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对陈云的理财能力极为称道,多次赋予他统帅全国财政经济的重任。陈云以其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可是,由于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和“包产到户”等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进而使陈云被错误地认为是思想“右倾”、“保守”而受到长时间的排斥和冷遇。综观两个伟人之间的交往,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1928年3月在井冈山,毛泽东因为领导秋收暴动的“失败”受到中央的严厉批评,被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并误传被开除党籍,是他一生中的首次政治厄运的话,那么,自1931年起至1934年,他在亲手开创的中央苏区,受到“左”倾中央一再无情的打击,则为他政治上的第二次厄运,也就是毛泽东后来所说的;“我在中央苏区过了4年的小媳妇生活。”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凭借中央苏区军民反“围剿”这个军事活动的大舞台,成功导演了夺取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伟大胜利的活剧,充分表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无比正确和巨大威力,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提出方针第一次反“围剿”,毛泽东提出并成功运用了“诱敌深入”的方针,迈出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战略转变的第一步。1930年秋冬,蒋介石实施第一次反革命“围剿”,以10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指挥4万红军实行“求心退却”,两次大踏步后退,从赣江西岸一直退到根据地中心区域,来到江西省宁都县北…  相似文献   

9.
<正>组织工作不简单,早在1926年,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就指出,“组织工作的意义,绝不止于技术的,而是政治的”。组工干部不简单,我党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担任中组部部长。其中,陈云自1937年11月至1944年3月,任中组部部长达7年之久,就任时年仅32岁,他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毛主席用一个“能”字来评价陈云。作为当代组工干部,陈云无疑仍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相似文献   

10.
刘仓 《党的文献》2013,(1):62-68
在陈云看来,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是党、军队和人民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选择的结果.因此,“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提出了关键建议,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能够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于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在江西省南部瑞金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 党史、军史学界对赣南会议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错误地批判中央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但是,这方面的有些著作和中共党史大辞典等,在对会议错误程度的估计上却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把错误估计偏重,如党史大辞典等书说:这次会议在中央代表主持下,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极端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撤销了毛泽东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职务”;另一种估计又把错误程度估计过轻,如《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等书说:这次会11月初在瑞金叶坪举行,毛泽东向大会作政治报告,通过了关于政治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5项决议案。后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1 1934年深秋,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已经逼近中央苏区的东大门——长汀县。行走在通往长汀四都路上的张鼎丞,思绪纷纭。几个月前,他在宁都筹粮,碰到了在那里养病的毛泽东。毛泽东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打败敌人“围剿”的计划。但是,“左”倾中央不采纳毛泽东的计划。毛泽东预见到要失败,感慨地对他说:“鼎丞同志,将来你还是回闽西去吧,那里你熟悉,可以坚持,  相似文献   

13.
韩振峰  纪淑云 《实践》2013,(10):30-3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对毛泽东“群众观”形象深刻的揭示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向党员干部强调群众蕴涵的巨大力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央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他们为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要钱给钱,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的第一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绚丽多彩的一生不仅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始终联系在一起,而且与江西这块红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艰苦卓绝的中央苏区时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陈云都在江西度过一段非常岁月。不唯上,致力中央苏区纠“左”1933年1月中旬,奉中共中央委派,陈云千里迢迢由上海来到红都瑞金,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副委员长兼党团书记。到中央苏区工作,是陈云长久以来的期盼。踏上赣南这块红土地初始,空旷的田野、清新的空气和自由…  相似文献   

15.
<正>他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最信任的秘书,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里,他跟随毛泽东一起战斗、工作和生活,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56年,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要求公安部迅速查清他牺牲的经过并严惩凶手。他就是“英俊奋发”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毛古初见:“寻乌党的工作、武装建设都搞得不错!”1906年12月,古柏出生在江西寻乌县篁乡塘背村的一个破产小地主家庭,父亲古光明是乡村私塾教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了四年零八个月。其间 ,他有显著政绩 ,出类拔萃 ,却历尽坎坷 ,大起大落 ;他出色地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创造红色政权的斗争 ,却遭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批判和打击。他求真务实 ,刚毅执着 ,襟怀坦荡 ,忍辱负重。中央苏区时期的邓小平 ,根本不是什么“毛派”,而是党内的“实事求是派”,是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反对王明“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外,就数陈云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州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数月,短时数十天。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中央苏区的主要开辟者、创建者和领导者,其廉政为民思想在这一进程中也逐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中央苏区时期始终.梳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廉政为民思想,可以看出它根源于党的宗旨,核心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主要指向是“两个反对”,基本特点是“两个强调”,贯彻的重要途径是“两个深入”.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廉政为民思想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为党的廉政为民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37年至1944年,陈云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这段时期里,陈云从当时革命形势和党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多方面总结了我们党开展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一、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的干部的本质特征。他说:“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二、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并把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在延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不仅在实践上为巩固党、发展党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理论上丰富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对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周恩来是否“夺了毛泽东的军权” 宁都会议后,周恩来取代毛泽东出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致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成是“周恩来夺了毛泽东的军权”。事实并非如此。 在宁都会议进行中,周恩来就多方提议,力图使毛泽东留在前方,明确表示不同意把毛泽东召回后方的意见。他认为:“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于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因此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