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 《工友》2012,(3):14-15
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会发生上万起见义勇为事件,有牺牲的,有负伤的。在身负重伤、缺乏或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高额的治疗费和家庭日常生活费用成了见义勇为者的沉重负担,有的甚至生活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2.
李爹爹“现得”不如“多得”家住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事处,今年63岁的李荣耀,每月到附近的银行领取425元的养老金,过着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再看看和自己年轻时一起工作却没有养老金领取的同伴,有的还在为生活勤拔苦做,有的依靠儿女生活,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李爹爹原是土生土长的东马坊办事处农民。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原省化工厂(现湖北双环股份公司)在东马坊  相似文献   

3.
职工因见义勇为负伤,能否纳入视同工伤,实践争议不断。在法律规定模糊的情况下,指导案 例 94 号运用目的和体系解释,将见义勇为,即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负伤行为纳入视同工伤。但该案裁判要旨 的射程及与《工伤保险条例》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关系仍需厘清:《条例》该项规定应当限缩为维护公 共利益所面临紧迫危险而负伤的行为;本案的裁判要旨应为:“职工见义勇为,为制止公共利益面临紧迫危险 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伤害的,属于视同工伤情形”;以“抢险救灾行为”为参照物,见义勇为行为与该项规 定具有一致性。裁判要旨的射程为“保护公共利益所面临的紧迫性行为”。因此,勇于救人而负伤可以纳入视 同工伤。最后,社会效果考量也是解释过程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悦读     
《工友》2013,(8):28-28
中国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我没有;中国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我没有;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美元,我没有;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4.2厘米,我没有;中国人平均生育1.18个孩子,我没有;每年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机会,我没有;恍然间我好像被移民了,可惜我没有。——中国人有的,我没有20岁以后,故乡与外地都一样;30岁以后,白天与晚上都一样;40岁以后,有没有学历都一样;50岁以后,漂亮与丑陋都一样;60岁之后,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4,(9):23-24
为拓展工会服务职工的领域和途径,近期我们对所属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80后、90后青年职工的生活技能情况进行了调查。一、主要问题1.不会做家务。据问卷调查,在家不做或极少做家务的占65.4%,不会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的分别占38.2%、34.5%、21.8%和33.6%,认为自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占36.6%。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务活由父母完全“承包”,有的上大学时还将脏衣服打包快递回家给父母洗,以致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甚至不会使用电饭锅、洗衣机,不会买菜、换灯泡。  相似文献   

6.
怎样保证放长假职工的生活?劳动法信箱编辑同志:我们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导致长期严重亏损,领导让一部分职工放了假。对放假的职工,企业不发工资和生活费。工人又没有责任田和其他经济收入,再加上有的是一家几口人同在这个企业、同时放假在家,因而生活遇到很大困难。请...  相似文献   

7.
党委要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重视工会工作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许多工会干部常常抱怨他所在单位的党委对工会工作不很重视 ,领导得也不很得力。这是为什么?问题出在重视工会工作没有完全见之于具体行动上。也就是说 ,党委的重视仅仅停留在报告文件上 ,而没有真正抓落实。比如有的党委一年中很少研究工会工作。按照要求 ,各级党委每年至少一次专题研究工会工作 ,我们有多少个党委做到了?有的党委负责同志对上级下发的有关工会工作的文件不认真阅办 ,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 ;有的即使看了 ,签个字完事 ,不提任何贯彻意见。工会在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易安 《工友》2013,(3):26-27
留言板正在写报告呢,突然停电了,结果报告还没存档;正在与人进行在线沟通,突然黑屏了,关键的信息没有收到;急着发邮件,但是发现断网了……这些情况谁都碰到过,但有的人却能淡然处之,马上想出解决的办法,有的人却气得砸键盘、摔鼠标!拿这些出气还不是最坏的,要是把气撒到别人身上,就不厚道了。  相似文献   

9.
曹旭峰 《工友》2008,(6):48-50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见义勇为者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这种道德,并受到社会的尊重。湖北省通城县普通工人江雄章,在一次勇擒杀人犯时受伤致残,并成为名噪一时的英雄。当鲜花和掌声退去的时候,他却落入了尴尬境地:伤残鉴定被人怀疑"借残生财";好不容易通过政府出面找到一份工作,工资比最低工资标准还低,不久公司又以"临时工"为由将他无条件辞退……面对困境,他发出了"光荣一阵子,流泪一辈子"的感慨。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邯郸市属 10个县 (市 )区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环卫工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许多难题亟须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难题”:   一是工资低、待遇差,影响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所调查的上千名环卫工人中,不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工资待遇都很低,月工资一般在 165元到 180元之间,明显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由于工资低,有的职工上班不敢在外边吃饭,每天用手绢包两个馒头就当午饭。按规定,环卫工人每月应享有的津贴补助,在许多单位没有执行。有的环卫工人反映,节假日加…  相似文献   

11.
见义勇为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已经由道德领域过度发展到法律概念,理论上其性质如何界定,是无因管理,还是正当防卫,是契约还是公平责任,学术界各执一词;立法上如何取舍,是消极的维持现状用现有法律解决问题,还是积极的专门立法以正其道,或是强势的在刑法上加以规定进行保障;实践上立法、司法、政策、社会该怎样协调保障。  相似文献   

12.
唐洪 《农村青年》2007,(4):12-14
38岁的江镖在江苏省镇江市打工,就职于一家保险公司,是个“售后服务人员”。说白了就是个“卖保险”的。 2006年6月27日。他干了一件与自己的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惊天动地,却从此陷入困境。没有谁为他所干的这件事情“保险”。 他经常往来于乡下和城里。家里有务农的妻子和上小学的儿子,依靠他挣钱生活。而他的收入后来全部花在了一个老太太身上,并且还不够…… 鲜花,掌声。外加一份巨额赔偿账单。这就是他“见义勇为”的代价。当时他如果不“冲动”。不去奋勇追赶抢人财物的盗贼。或许会继续过着虽不富有却安稳平静的日子。 他如何看待自己,社会又如何看待他?  相似文献   

1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江湖。有的总是跟在你的后面鸡蛋里挑骨头,随时设小陷阱等待你跳;有的则决绝地否定你的一切努力与心血,让你欲哭无泪;有的总是喜欢把那些繁琐无序的零杂工作丢给你,让你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后被领导责怪“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4.
国家对企业发奖金有没有规定?编辑同志:有的单位发奖金采用"暗中法",谁也不知谁得多少;有的采用"平均主义法",大家都一样;有的采用"投票选举法",人际关系好的奖金就多,结果是有的高兴,有的愤怒,有的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采取过激行为。奖金本来是促进...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12,(3):29-29
《工友》编辑部:工伤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与用人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能否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如果不享受,其退休后旧伤复发的费用由谁支付?之前其已经依法参加了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有的说因为他属于退休人员,故应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有的说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还有的说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究竟应该由谁承担该费用?顾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围绕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各级各地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与工会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有的与评先表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有的采取激励办法,完成有奖、超缴分成;有的全会动员,全员上阵,短期突击;有的采取“笨”办法,勤跑腿,以勤感人,多动嘴,以情动人,常抓不懈;有的靠协调关系,委托部门代扣;有的将费改税,委托代收;有的另设专班,常年专事收费;有的借助党政力量,协助收缴;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终身雇佣制的演进胡宁生日本劳动制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终身雇佣制。实际上,终身雇佣制不单纯是一种用工制度,也不仅仅是一个就业政策,它是把日本人多方面的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成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因为有的企业没有...  相似文献   

18.
经典囧句     
●80后的重要任务是制造08后。●事实证明,感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是金子总要发光的,但  相似文献   

19.
职工文化阵地(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是职工文化娱乐的场所,是用先进文化教育职工的重要阵地,是宣传工会工作的重要窗口。努力发展好职工文化事业是党中央的要求,是工会的职责,是职工的期盼。为此,各级工会应十分关注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与发展。据了解,当前有的地方工会重视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有的地方工会则忽视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有的地方丢掉了工会传统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开展活动不规范,质量不高;有的地方政府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制为企业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使工人…  相似文献   

20.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这些原本人性中的道德本能与良好社会风尚似乎变成了许多人迟疑不决的纠结:见老人摔倒不敢扶,小孩身陷危险不敢救……当我们集体进行道德反思、呼唤道德复苏之时,可曾追问还有他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