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待下岗职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编辑同志: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增强,面对下岗,显得既冷静又慎重。他们的下岗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为此我认为:无情下岗需要有情关照。目前,许多下岗职工仍然马不停蹄地奔波在...  相似文献   

2.
瞭望哨     
《瞭望》1998,(32)
望哨善待上访者江苏长来前不久,原安徽纺织厂被兼并后,有几十名下岗职工因生活困难和对就业问题的担忧而上访。合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闻讯立刻离开各自的会场赶到现场,与职工交谈了好几个小时,并把办公室和家中电话留给了职工,使上访职工满怀怒气而来,心平气和而...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99,(46)
党建的新课堂马景云辽宁辽宁省锦州市从市委书记到基层党组织,都非常关心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在下岗职工中加强党建,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对我们很有启示作用。按习惯思维和做法,一提党建往往只想到如何加强现有的各级党组织的建设,而很少考虑在非常情况下,在特殊人群中如何加强党建。回顾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在革命低潮时期、在长征途中、在白区和敌后、在经济困难时期,情况越是复杂、环境越是艰苦,越应该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我们取得革命成功和经济建设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今…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职工产生的一个思想困惑是:几十年提倡的“螺丝钉精神”还要不要?爱岗敬业还讲不讲?这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本期“热线”我们邀请文沐、赵庆群两位嘉宾谈谈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时还刊发一位下岗职工母亲给本刊编辑部的来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岗职工对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岗位尤其是从一开始就投身的岗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他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下离开岗位的!从而启发和激励我们把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把下岗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扎实、…  相似文献   

5.
下岗职工的“自我再造”,是指从国有企业岗位上退下来的职工,为谋出路重新自我奋起,为实现人生价值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重塑自我的行为.这里,笔者就如何对待下岗职工“自我再造”现象浅谈几点看法.一、企业应互视下岗职工“自我再造”在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绝大多数职工下岗是企业为深化改革作出的有计划安排,他们中间很多是生产能手,甚至是先进工作(生产)者、科技工作者,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应看到,他们下岗不仅是大局的需要,更是对深化改革的理解,对国家困难的体谅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下岗后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6.
近日,梧州市总工会从领导到职工,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到企业和下岗职工家中调查了解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情况。这是总工会扎扎实实开展为下岗职工服务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内容。今年以来,为了协助政府做好下岗职工工作,他们采取了五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全市下岗职工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和再就业情况,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和依据。今年初,他们把机关职工分成10个小组,深入到各行业,各主管局以及各企业单位了解下岗职工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呈报市…  相似文献   

7.
有一组漫画,说某企业主管部门选派10名机关干部到下属企业任领导,可是就在主管部门为安排谁去困难的企业任职伤脑筋时,没想到竟然有7名干部主动提出愿到困难的企业去工作。这些干部难道是去为困难企业扭亏增盈出力吗?非也。原来,他们都认为,运转正常的企业,管理上较严,不好从中牟利;而越是困难重重的企业,管理上也越松散,容易从中捞钱。看来,他们是想到“穷庙”去当个富“方丈”。 在自愿去困难企业工作的人中,确有志士仁人,忧国忧民。但这组漫画反映的现象也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揭露。的确,在运转越正常…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说有个孩子叫车胤,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让他娘缝了一个白色的纱布口袋。车胤逮了几十只萤火虫装入口袋,在夜晚做油灯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9.
政工短讯     
江演机械厂评劳模注重创新意识去年是湖南江麓机械厂生产经营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种形势下,什么样的人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劳模呢?职工们认为除具备肯于吃得了苦的老黄牛精神外,更要具有创新意识,使工厂效益提高,而个人在利益面前又吃得了亏。因此,职工选出的劳模中有2/3是35岁左右敢于创新的年轻人。不管是搞科技还是生产一线的,他们都有拔尖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对外单位高薪聘请不动心,一心扑在企业工作中。职工们说,在这些劳模身上,汇聚了企业扭神,具有时代风采,选他们我们心服口服。(谭狱)天津建筑机械厂下岗职工九成…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专家提供了几个减轻心理压力的建议:1.必须思考清楚,对于你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并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最微不足道的成绩也会令你心情舒畅。2.如果面对困难,你感到孤立无援,那你应该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与朋友的一次很短的电话交谈远胜于服用一瓶镇静剂。  相似文献   

11.
日前,有几位“先富”的朋友得 知苏北某乡有不少孩子因家 庭困难而想辍学,便带着钱物,驱车数百公里,来到这些孩子所在的中小学和他们的家。经过一天的奔波,钱送出去了,电脑也送出去了,深更半夜往回赶时,大伙儿的心里却一点高兴劲儿都没有,倒产生了扶贫扶得人心疼的感觉。 心疼之一是穷归穷,却“穷得大方”。首先来到该镇中学,走进一间非常破旧的会客室里时,赫然见到在课桌上摆着一溜易拉罐饮料,我们说不喝这个还是喝点白开水,可校领导怎么也不肯,“难得难得,你们是贵客”。到了中心小学,场面更让人瞠目:课桌上摆着老师赶…  相似文献   

12.
看了近几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酸甜苦辣’栏目,总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喉头有些哽咽。她道出了我们政工干部的心声,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和信心。我从内心感激编辑们给了政工干部这样一块吐纳酸甜苦辣的园地。 干政工的都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我们都啜饮了清贫、乏味,品尝了单调、枯燥,就连不被人理解、甚至冷嘲热讽,我们也忍受了,默默地干着自己的事,爬格子、写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工问题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善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到了为农民工“正名”。真正把他们纳入工人队伍,善待他们、给他们以相应的待遇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告别毒品     
程青 《瞭望》1999,(12)
吸霉和禁毒是个世界性问题,几平所有国家的洁律都明文规定禁止吸毒。但是为什么吸毒现象仍屡禁不止,而且吸毒人群又以青年中年为主。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吸上第一口?他们由此发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又是什么?他们有没有设想过吸毒带来的后果?他们是否为自己的这一行为后悔?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南公安局缉毒处第一强制戒毒所(太阳宫强制戒毒所)和第二强制戒毒所(顺康强制戒毒所),对四名戒毒人员进行了采访。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因为交友不当而沾染毒品,以为毒品能够带来解脱和安慰,但实际上他们及他们的亲友体会到的是更大的痛苦和心理创伤,他们痛悔自己吸霉成瘾却无力自拔。他们都表示从戒毒所出去,一定自别毒品。第一强制戒毒所所长崔席斌告诉记者:一个人一经沾染毒品,对毒品的记忆是很难磨灭的。尽管经过一段治疗尿检转阴,躯体脱瘾完毕,要真正戒掉“心瘾”却很不容易。而且吸过毒的人往往心理比较脆弱,从戒毒所出去后碰到压力和不顺心的事很容易复吸,”家庭和社会应该多多关心他们。复吸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上毒源断不了,这也是我们所深深忧虑的。崔席斌所长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毒品的受害者,一次又一次面对他们亲人的痛哭流涕,他希望通过记者对所有吸霉者说:“戒毒先戒毒友。戒毒是十  相似文献   

15.
这一阵在宣传再就业问题时,有的做法让下岗职工很反感。一是喋喋不休地要他们转变再就业观念。在下岗分流之初,集中宣传一段转变就业观念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即使现在,对于极少数下岗职工来说,也仍有必要再宣传。但切不可再搞居高临下的反复说教。因为下岗已经司空见惯,人也不再是少数,而且哪个不想吃饭,有谁饿着肚子还管它择的是什么饭碗,干的是什么行当?更何况下岗职工绝大部分原来就在生产第一线,干的就是苦、脏、累的活,丢掉还觉可惜,还有多少人愿意端着架子?二是过份强调一定都要马上参加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16.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 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 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  相似文献   

17.
再穷也要“两手抓”安徽黄晓求春节期间在皖西贫困地区采访,看到许多地方修建了宗祠,宗族集体祭祀活动频繁,甚至连一些乡村干部和党员也乐此不疲。相比之下,这些地方图书室、娱乐室一类的阵地少得可怜,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鲜见。问其原由,一些群众说;我们这...  相似文献   

18.
下岗职工也是资源江苏徐瑞明近几年来,江苏省海安县3500多名下岗职工在该县劳动就业协会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工作。这些重新上岗的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单位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得好:下岗职工也是资源。可也有不少企业负责人对...  相似文献   

19.
再就业工程,是经济发展工程,是社会稳定工程。这项工程,是艰巨的、持久的。因为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困难———1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排挤下岗职工再就业从现在起到2010年前后,我国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专家估算,按国内口径计算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62—65%的高水平上,并呈上升之势。有关单位预测,从1996年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将净增15亿左右。2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九五”期间,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为8%,这个增速,远低于“八五”…  相似文献   

20.
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部分职工下岗势在必然,这种改革所带来的困难在所难免。当然,贫困地区下岗职工所面临的困难就更为突出了。我们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属少数民族特贫县,全县的企业均属于中小型企业,不属于国家扶植对象,国家采取抓大放小政策后,全县企业基本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最近,经对县经委、乡经委、交委、财委、物资公司等单位进行调查统计,这些单位职工总数为540人,其中下岗2989人,占总数的55.3%,而夫妻双方下岗的2023人;下岗职工中,家庭人均生活费在100元左右的lpe3人,占37%,在50元以上的1228人,占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