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任志、凌光同志: 你们来信提出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改革银行组织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构建新的金融组织体系的内容包括: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把现在的国家专业银行转变为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银行体系。建立商业银行体系是构建新的银行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因此,加快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组织社会资金已成为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存款的稳定增长,就没有银行信贷势力的增强,尤其在人民银行对各专业银行实行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后,存款总量的增减将直接制约着贷款规模的扩编,影响银行的资金营运和经营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资金组织工作已前所未有的被提到银行第一业务的地位,并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引起对存款的重视.存款是“立行之本、经营之基础、效益之源泉”。笔者想就农行在资金组织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谈点意见。一、面临的困难:1、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3.
试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转化刘佐夫,于成果现阶段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现存的专业银行的改造,实现向商业银行的平稳过渡,使其由依赖型变成独立自主型。而如何转变传统的经营意识、管理方式、方法及手段,改善内外部的经营环境,使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  相似文献   

4.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郜署,国家专业银行已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客观上还存在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什么?对此,有不少同志认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商业银行,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才合乎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性质的内在要求。有些同志还以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以及近年来我国交通银行、地方发展银行等作为这方面的例证。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可辨驳,其实,这种观点忽视了国情,不利于正确地引导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1、从理论上讲,银行不是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深入发展,各专业银行也逐步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这是金融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必由之路。作为为数众多的各基层专业银行,如何不失时机地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向商业银行的转轨过程,笔者认为:一、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基层专业银行要加快向商业银行的过渡,首先要树立市场观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积极主动地研究市场经济特点,适应市场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其次要强化服务意识。在今后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均属于…  相似文献   

6.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李士泉从专业银行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考虑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外部环境问题。专业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不能单项推进,必须与国家政治体制、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正进一步地不断得到深化,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变型的步伐也不断地得到加快。银行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在这种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证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银行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入要适应这个社会,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练好内功,积聚后劲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专业银行长期粗放式经营,盲目铺摊子,业务上未能自主经营,政策性贷款项目多,行政干预贷款多,银行只注重贷款,不注重经营效益和贷款风险。因而,历年来遗留下的包袱很大,主要是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专业银行向国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纪检工作张太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这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银行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运而生,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这三家政策性银行,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一、设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 政策性金融是一种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存贷利率,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政策性资金融通活动。它不仅包括规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广泛使用着伊斯兰金融模式,其主体是伊斯兰银行.在经营方式、盈利方式、经营原则方面对伊斯兰银行与我国传统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对推进中阿金融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银行监管要在坚持法人监管、风险监管、内控监管和透明监管的新理念指导下,努力实现监管战略的七大转变和监管体系的四个完善;认真履行世贸承诺,加强外资银行监管,扩大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13.
刘效彦 《学习论坛》2009,25(11):35-36
国外银行业普遍引入了风险管理方法。与国外比较成熟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方法、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在风险管理理念、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祥熙与中央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金融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构建中央银行制度。处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自然顺应了世界金融发展趋势 ,创设、发展、完善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 ,中国的中央银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开始出现 ,并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发展 ,逐渐走向成熟。本文试以孔祥熙主持中央银行工作为背景 ,探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发展情况。一就理论而言 ,中央银行乃一国管理金融的特殊机构 ,是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它通过自身的职能运作 ,控制本国的货币发行 ,间接决定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结构 ,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丁茂战 《新视野》2003,(5):60-61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常紧迫,又极其艰难的任务。实现产权配置效率的基本条件是财产所有权中的权能权和损益权不能分割给不同的主体,而这恰恰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中首先面对的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法人”存在为基本前提,而国有商业银行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幅度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弊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应当把选择投资伙伴、进而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延续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 ,投资过热暂时得到控制 ,但也可能带来民营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这一系列问题再一次暴露出我国利率政策的无效和深层次的商业银行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7.
提高银行竞争力、化解银行风险的关键在于银行效率.马克思、列宁以及邓小平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银行效率问题虽没有全面地进行论述,甚至也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概念,但他们对银行效率的有关思想却是非常丰富的,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银行效率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和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中国银行监管委员会应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是承担金融监管职责的最佳机构.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村镇银行建设面临着国内村镇银行发展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因自身特殊环境而遇到一些个性问题,因而需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推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剑涛 《学习论坛》2004,20(5):46-48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系统中的极大隐患 ,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安全性。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实际上是同一个产权主体 ,不良资产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体制危机 ,加之国有银行未能建立起现代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 ,也对不良贷款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现行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处理模式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它们并非“救世主”,应当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 ,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 ,建立起以国家拥有投资所有权和银行拥有法人财产权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产权结构 ,加强银行业自身建设 ,改变国有银行的资产负责结构和收入结构。只有通过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才能使这一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它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