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8月8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赴台,并于9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了“两会”恢复协商后的第八次会谈。本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的达成,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铁声 《统一论坛》2010,(1):17-19
2009年,两岸关系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岛内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背景下,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国共两党继续保持良性互动,举办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协会与海基会举办两次“陈江会谈”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两岸民间团体举办了大规模的首届海峡论坛:祖国大陆组织多批大型赴台采购活动,积极参与台湾“莫拉克风灾”救助,妥善解决了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两岸推进能源合作意义深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台湾“中油公司”正与祖国大陆第三大石油业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洽谈合作计划,有意把双方合作探油范围从台湾海峡扩大至东海,并有意在澳大利亚、肯尼亚与乍得等地共同探勘石油与天然气。此前已有报道称,10月份两岸将再度举行“陈江会”,会谈议题将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开发油源,两会可望签署协议,“中油”将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相似文献   

5.
两岸交流     
《台声》2006,(6):8-9
福建“海交会”全力打造对台经贸平台,近70家台湾农业组织将参加海交会,岛内医疗业踊跃西进抢地盘小医院相中农村医疗,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论坛期盼合作交流,台百货业龙头挺进北京两岸联手主攻精品市场,厦门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大型篝火晚会”,台湾“中华中等教育学会”林昭贤理事长再来山东交流访问,祖国大陆23名学子首赴台进修所修学分将被祖国大陆承认。  相似文献   

6.
ECFA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及签署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英文缩写,是指在WTO允许的框架内,两岸间类似自由贸易区(FTA)的经济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祖国大陆市场向台湾开放商品免关税进入,以进一步扩大台湾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台湾也必须相应提高免关税商品的比例,向祖国大陆大幅开放岛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取得突破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1日至14日,应海协会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13日,两会领导人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两岸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达成协议。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应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8.
王亮 《两岸关系》2013,(8):17-19
今年以来,两岸经济合作好戏连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力助两岸服务业合作,两岸企业家峰会搭建两岸企业家交流高端平台,大陆居民赴台游客大幅增加为台湾"闷"经济注入活水。同时,大陆各  相似文献   

9.
面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与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台湾岛内呼吁海峡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声音不断高涨,希望以此减缓对台湾经济尤其是相关产业的冲击。此议题也成为日前北京“两会”讨论的涉台热点问题之一。然而,CECA这一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议题,却在岛内掀起一阵政治风暴,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如此,CECA将很快提上海协与海基会的议程,将成为继两岸“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势的几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民 《台声》2009,(5):23-25
面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与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台湾岛内呼吁海峡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声音不断高涨,希望以此减缓对台湾经济尤其是相关产业的冲击。然而,CECA这一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议题,却在岛内掀起一阵政治风暴,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如此,不论最后名称为何,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目前仍以CECA称之)将很快提上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议程,成为继两岸“大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柳英 《台声》2008,(7):28-29
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了中断长达9年多的商谈,并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是在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4项协议后两会签署的首批协议,是“汪辜会谈”后两岸协商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其中,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的达成不但可以满足大陆民众去宝岛一游的心愿,更有利于台湾摆脱当前经济困境,在两岸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陈星 《台声》2009,(6):19-20
2009年4月底。第三次陈江会在南京登场,两会经过协商,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三项协议;关于开放大陆资本赴台湾投资的事宣,双方在这次会议上也达成共识,将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在外有全球性金融海啸肆虐、内有民进党及“台独”势力阻挠的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两岸制度化协商也向纵深推进。4月26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会谈,两会(指海协会和海基会,下同)正式签署两岸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以及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3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6月下旬以来,先后有多批台湾知名政界人士和台湾工商企业界代表团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与海协和祖国大陆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就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交换意见。引起了台湾民众和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8):56-57
6月底两岸好事连连,28日是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的日子,29日则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一周年。对于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给台湾经济带来的实惠,两岸业界及舆论早前已各抒己见,但实际效果如何,还要等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检验。至于ECFA,早收清单今年1月正式生效,至今实施已有半年,正是要交成绩单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逗点 《台声》1999,(11)
受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之邀,以祖国大陆“中华炎黄书画院”秘书长丁玉来为团长,陕西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崇人为副团长的祖国大陆书画名家一行13人,于9月18日至10月8日赴台,参加由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主办的,台湾《传奇报道》杂志社承办的“1999年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暨两岸中国名家书画展览会”。未曾想到,活动伊始,便逢台湾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访问团全体成员,经劫后余生之洗礼,冒不断余震之危险,一致决定:继续留在台湾,并将文化交流活动改为义卖赈灾。在台湾的20多天里,从北到南,访问团共举办了7…  相似文献   

17.
孙升亮 《台声》2008,(12):12-12
11月初,两岸同胞及国际社会一起见证了陈云林会长首次访问台湾及海协会,海基会在台北举行本年度第二轮协商的历史性时刻。陈云林访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获得成功,两会达成了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及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就继续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两岸经济交往开展了对话,并就下一阶段两会协商议题等取得共识。这不仅标志着两岸同胞殷殷期盼数十载的直接“三通”已基本实现,而且深化了两岸制度性化商机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柯为 《统一论坛》2011,(6):60-62
港台、澳台交流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内地各省市与台湾的交流,长期以来具备良好基础,无论是人员往来次数,还是经贸数量,都遥遥领先。当然,受两岸关系大气候所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港澳与台湾之间也缺少官方交流和联系。甚至在国民党重新在台湾上台初期,伴随两岸实现"三通",乃至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进展到祖国大陆省部长层级以上官员赴台交流,港澳与台湾之间的高层联系仍然不多,与极为热络的民间联系形成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19.
蔡秉宪 《台声》2013,(9):48-48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中,目前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晚是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白2008年国民党执政以来,两岸两会恢复协商、完成两岸直航、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官员互访乃至两岸军事互信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文物、博物馆界的交往与合作,应台湾中华文物保护协会的邀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教授以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的身份,于今年5月5日至15日期间,李祖国大陆地区博物馆事业与文物交流学术访问团赴台参加“两岸博物馆事业与文物交流学术研讨会”,并考察台湾的文物、博物馆事业状况。1992年底,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台湾展望文教基金会联合在台北举办“兵马源及金缕玉衣展览”,海峡两岸文博界开始正式交往。此后,两岸文博界人员往来不断,并接连举办了几个大型文物展览。此次是国家文物局第二次组织祖国大陆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