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韩说柳     
陈晋 《瞭望》1991,(43)
毛泽东有很深的古文造诣。这与他青年时代的严格训练有关。1912年6月在长沙省立高等中学校读书时,国文教员便曾在他的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上面写下这样的评语:“逆折而入,笔力挺拔”,“义法亦骎骎入古”。 青年毛泽东学习古文,一个最重要的对象就是韩愈的散文。以韩愈为代表的唐代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改变了六朝以来骈四俪六的形式主义和为  相似文献   

2.
《商鞅徙木立信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手稿。原件没有标明时间。从毛泽东1912年春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同年秋退学以及国文教员写评语的时间(6月28日)来判断,他的这篇作文当写在1912年的6月间。  相似文献   

3.
翻译界关于“信”与“达”之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应该将“信”理解为忠实于原文,“达”理解为通顺、流畅。在翻译实践申只有坚持“信”与“达”的统一,才能翻译得更“信”,更“达”。  相似文献   

4.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学院前身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会计学专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始创于1928年。进入21世纪以后,学院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诚信、奋斗、创新”的立信精神,凝炼了“立信为本,实践为衡,求是务实,报效社会”的办  相似文献   

5.
如何信仰     
《党政论坛》2014,(10):31-31
所谓信仰,从辞源学的意义上,它大略可以拆分为“信”和“仰”二字进行阐释。所谓信;是主体对某种理念一种真心的服膺和信赖;所谓仰,是因了信赖与服膺而可以用它来指导一个人的行为。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信仰就有了不同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章瀚丹 《理论导刊》2021,(4):107-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道”与“术”的辩证统一。“道”是指融通理论支撑、历史底蕴、实践经验与价值立场的理论逻辑,体现“立制之道”;“术”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制度稳定、完善能力与运行机制的优势彰显,展现“驭制之术”。“道”与“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充分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实际”、党的统一领导与人民主体地位、制度内生演化与经验总结、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之间的有机融合,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邱雨  吴波 《理论导刊》2024,(3):101-109
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和散播的“中国技术威胁论”,立基于西方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和“修昔底德陷阱”的观念基础。“中国技术威胁论”表现样态复杂多样,集中表现为中国技术“偷窃论”“间谍论”“霸主论”“数字威权论”“武器研发威胁论”五种类型。“中国技术威胁论”是遏制中国发展的“中国威胁论”新变种,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治理危机民众视线进而维护治理优势幻象的新伎俩,是塑造中国负面形象进而恶化中国对外交往环境、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内认同的新手段。有效应对“中国技术威胁论”需从话语与实践双重维度展开,一方面要遵循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内涵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生产出有效的应对话语;另一方面要实现“技术威胁”恐惧的逆向转化,推进信任传播与好感传播,发挥技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和”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理论架构。“双和”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但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长期未能得到映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双和”创造基本条件的过程,也就是“双和”逐步获得映现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和”已实现从理念到模式的升华,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一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土壤之中,深深打上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烙印;成长于党的改革开放探索过程之中,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孕育于时代挑战的背景之中,是对挑战进行主动回应的产物;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长远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长期和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东义 《学理论》2008,(20):91-92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总统下令罗文中尉,将一封绝密信火速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罗文接过信,没有问:“谁是加西亚?”“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我去?”“别人不能去吗?”而是历尽磨难、出生入死,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大师之“大”在于大“智”,更在于大“德”,高校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奥的治国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更证实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既需要大量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需要挖掘自己的文化瑰宝。本文从行政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论语》中的治国思想,主要包括“齐之以礼”的政治观、“为政以德”的行政观、“举贤任能”的人才观和“正名”“立信”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诚”是真实无妄,“信”是遵守诺言。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基础的良好公民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3.
漫话药     
时光 《学理论》2009,(1):96-96
某一种药很有效,某一种化妆品很好用,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最深奥,而又最简单的道理:在我们想某些东西时,它便不再是原来的东西。这种现象也就是俗称的“心理作用!”但关键还是“信”和如何“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彰显着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在开放性、共容性的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结构”生成与重构给予了实现“中国梦”十分丰富的时空场域。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体系便成为解构和诠释“中国梦”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的基本前提。从“全球化”视野来看,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主权性中国”基础上的“主体性中国”建构;核心要件是加强党的自身能力建设;关键条件是推动“三个自信”的大众化;根本途径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辩证思维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与时俱进”命题的提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思想,而且融汇了中国哲学的“生生变易”“囚时而变”“生生不已”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息息相通,体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气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在谈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时提到“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文章从把握好“进”与“退”、“为”与“不为”的辩证法入手 ,详细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进”与“退”、“为”与“不为” ,指出国有经济比重有所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且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必须以“四个正确理解”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走改革与发展之路。在“诚信、奋斗、创新”的立信精神的引领下,明确了建设“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发展目标。在绘制“十一五”发展蓝图中,学院党委又创造性地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与建设“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规划紧  相似文献   

18.
于伟 《党政论坛》2013,(16):18-19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3年的“神舟五号”,再到今年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十四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速发展,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3,(10):18-19
叶剑英三次力邀张爱萍“出山” “文革”期间,张爱萍受到了5年的监禁与非人折磨。 林彪叛逃事件发生后,张爱萍一家想到了叶剑英。张爱萍的子女们写好申述信后,通过王震转交给叶剑英。一直重视、关注和支持“两弹一星”事业的叶剑英,对于张爱萍遭受折磨是很痛心的。  相似文献   

20.
工运动态     
市教育工会召开“一校多区办学”研讨会。在松江大学城立信会计学院召开的研讨会上,立信、上师大、海事、华师大、交大、东华、上外、复旦等代表发言,大家就“一校多区办学”中教职工面临的生活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索。市教育工会主席夏玲英主持会议。华东地区第18次工会理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