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的敬老院敞开大门,采取"公建民营",变身更现代、智能、专业的养老院,让特困供养老人得到保障,让更多有着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免受"一床难求"的尴尬与无奈。日前,合肥庐阳乐年长者之家正式承接铜陵市西湖镇敬老院社会化运营项目,该院更名为"铜陵市乐年长者之家",开始了铜陵市首家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养老院的尝试与探索。而这样的模式,正是  相似文献   

2.
2017年以来,河南省兰考县认真落实民政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敬老院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特困老人的供养需求的突出困难,把敬老院综合改造提升作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政治任务,采取强基础、补短板、重投入、快提升等措施,找准工作方向、明确提升重点、狠抓改造落实。预算投资1.2亿元,先期投入1200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美化了院容院貌,增强了服务保障功能,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打造了温馨幸福家园。现将其做法编发,供各地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3.
代表微语     
<正>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建议加快我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机制,筑牢养老服务基层"网底"。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投入力度,保障五保老人全部入住,并将富余床位等设施向失能、失独、留守老人开放;整合利用乡村闲置厂房、学校、礼堂等场所,将其改  相似文献   

4.
<正>为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困难群众更好享受基本文化权益,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近日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相关县农村敬老院赠送6000台电视机。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政策支持力度着力补齐短板,推动农村敬老院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龄特困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部署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强化集中供养和长期照护能力,推动实现2022年底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具备较强照护能力的县级敬老院。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给予重点  相似文献   

5.
每到周末,68岁的台湾老人章明通都很忙.在重庆定居的3年里,大部分周末他都带着"两岸爱心音乐群"的成员们到敬老院演出.除了去年因为疫情暂停了大半年,从2018年10月到现在,他们已经为爷爷婆婆们"服务"了超过50场.章明通习惯将到敬老院表演称为"服务",他中的"爷爷婆婆",是重庆多个敬老院中的老人们.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7月的遂川,暑热难耐。如往常一样,新江乡敬老院院长梁樟洪早上5点准时起床,为院民们准备早餐。饭后,又忙不迭地打扫起院子。空山新雨后,敬老院的两层小楼白墙红瓦,分外鲜亮。像这样的敬老院,在江西还有很多。它们伴随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见证着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救助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到了今天,它们与收养城市"三无人员"的福利院一起,被称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但在老百姓口中,仍被习惯地称作"敬老  相似文献   

8.
宁刚 《中国民政》2011,(8):55-55
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五保对象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等新问题,切实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民政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该区五保老人实际和敬老院的分布情况,本着保证五保老人人住率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区政府对全区的农村敬老院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整合规划。  相似文献   

9.
王瑞丰 《乡音》2012,(2):29
随着青壮年大量进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急速增多,失能、半失能老人无人陪护。然而,受传统观念和薄弱财力所限,农村老人人住敬老院颐养天年不够现实。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推行"村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据调研,2008年,河北肥乡县前屯村利用村里废弃校舍,建起了河北首家  相似文献   

10.
正按国家有关保障政策,"五保"老人可以住进乡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但是由于农村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传统观念及多数老人不喜受约束的生活习惯,大部分"五保"老人不愿意住进乡村敬老院。江西省遂川县现有"五保"老人3581人,其中住进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440人。部分非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家庭生活不富裕,住房存在漏雨或裂缝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奉新县委、县政府立足为群众办实事,把养老服务改革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通过搭建农村互助养老、特困供养、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四台",着力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精准回应全县老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砌好农村互助养老的"灶台"。积极引导各地充分整合闲置旧村部、学校和祠堂等资源,在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人口较为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创办"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县财政对县级示范点一次性拨付5万元和2万元的启动资金,并每月向营运点拨付2000元。  相似文献   

12.
老人和小孩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对象,服务好"一老一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城市社区养老"三助"和农村敬老院"三改"行动,把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老年人共享品质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普惠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路子怎么走?吉林省创建了一种有效形式,即以敬老院为载体,将其建成综合性的多功能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中心与敬老院的区别在于:在收养对象上既收农村孤老、孤儿,也收城镇“三无”对象和社会老人;在投资主体上,由乡财政投资转变为集体、政府、乡镇统筹、个体等多元化投资;在服务功能上,由单一的五保生活供养转变为面向多种服务对象且集养老、娱乐、康复多种功能为一体;在服务区域上,变只局限于乡村的封闭式为辐射城乡、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式。此尝试已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树典型──环通乡敬老院,…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陕西省民政厅、发改委、扶贫办下发了《关于转发〈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快陕西省深度贫困县(区)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能力。《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自身建设     
<正>浙江省左溪镇青竹村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青竹我的家"。村民只要"扫一扫",就能了解到村里各类活动、最新工作动态、便民信息和相关政策。(王俊)湖南省鹤城区民政局40多名干部职工前往区福利院、敬老院向老人们"送温暖、献爱心",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余娟 吴庆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省将养老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探索出以保障低收入和"三无"老人为重点,在发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中介为纽带,国有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兴办民办养老机构为向导,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延伸的"六位一体,城乡统筹",符合辽宁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老年福利制度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弥补了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本期向读者介绍大连、沈阳、抚顺、辽阳四市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经验,以期对各地老龄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民政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破解"三道难题",保障了全县14所乡镇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工作扎实推进。为完善乡镇敬老院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县民政局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筹措1350余万元资金,由改造项目所在乡镇按要求偿还,  相似文献   

18.
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基础,管理和服务是确保敬老院健康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切实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敬老院长效发展机制,已成为当前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甘肃省酒泉市民政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把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彻落实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各项规定和要求,主动作为,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大力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使每位农村特困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大力实施"生活提升行动",适时提高供养水平。及时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15%,集中供养对象年补助由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万安县民政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省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示范单位、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试点县、连续九年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其失能半失能老人片区集中护理和敬老院消防设施提升改造被省民政厅作为"万安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年3月30日,黄树贤部长调研时对该县敬老院管理、民政所建设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建立基层民政服务新机制、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是当前民政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期刊发的万安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