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那张照片呢?     
读汉川市委黄修平同志写西藏山南的散文集《高高的罗布莎》,勾起我再一次想到了山南、珠峰、布达拉宫……更有那张照片。2004年6月,我随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去了西藏。行前,有人告诉我:“到西藏比出国还难!”我问为什么,他说气候环境恶劣,特别缺氧,内地人很难适应。果然同行的有两位同志,仅在山南苦撑了一夜就不得不返回。我到了最该去的地方。那里是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是藏民族的摇篮,是唐朝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17)
<正>我是一个成都人,在香港工作,在多年前机缘巧合读到《小康》杂志,非常喜欢《小康》杂志做的城市报道,前不久《小康》杂志的封面故事是成都,这一次则是湖南,我对每一个省市、县域的报道都特别感兴趣,这些文章让我了解到我之前不曾了解的城市、县域,让我知道了中国还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值得亲自去体验,也让我知道我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多我不了解的地方,城市和县域栏目充实了我的生活,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9,(3):94-95
2月26日,以创作《中国读本》而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苏叔阳的最新力作《西藏读本》召开了出版座谈会,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和领域出发,对《西藏读本》以及作者的创作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并希望《西藏读本》能成为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西藏的一个窗口,为海内外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西藏、认识西藏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得到一套《西藏文史资料选辑》藏文版,细读之下,发现里面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前关于西藏人民保家守土、守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珍贵史料值得今天的人们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1998年,法唐同志应邀参加电视剧《西藏风云》在西藏开机仪式,我随同前往,在拉萨期间,西藏自治区统战部长桑珠,得知我曾在当时的中共西藏工委统战部工作过,特邀我去部里坐坐,我于8月28日去统战部新址,见到副部长阿塔、克朱及其他同志,还看了部里办公区、设备、环境、接待客人及用餐区,以及院里美丽的花坛,我还同桑珠部长照相留念……。这一切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35年前我从江孜分工委(地委)调工委统战部工作时的情景。真是往事如烟,今非昔比,换了人间。  相似文献   

6.
难忘西藏行     
那是2002年初夏的事情了,我们一行几人结伴去西藏旅游,抱着到西藏看一看的想法,去了拉萨、日喀则、江孜、定日和珠峰自然保护区。从西藏回来后,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从内心中引发的感想,是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西藏的确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藏族兄弟又是那么的勤劳善良、朴实憨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光彩夺目的西藏文化,你看,从布达拉宫到随处可见的建筑艺术,从《格萨尔王传》到多彩多姿的民间文学,从《大藏经》到特色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等等,就是这片土地,西藏文化浸润着这片圣洁的土地,使雪域高原和那里的人们不断焕发着神奇的光彩和动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7.
<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3日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面回顾和介绍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近40年来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政策和西藏真实情况的了解。这  相似文献   

8.
与美国读者同游西藏张杰1994年6月,作为《今日中国》杂志社读者访华团的全程陪同,我和14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一起,赴西藏游览了一个星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尽管有些已不止一次到中国,但却没有一人去过西藏。行前,大家纷纷交换着各自与西藏有关的所闻所阅...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从部队退伍以后,我就走上保安的工作岗位,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些沉不下心来,一心想干大事业,而不愿意呆在这样无滋无味的工作岗位上。是《中国保安》帮助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刚刚拿到《中国保安》时,我对她没有特别的感情,当翻开杂志阅读了几个栏目后,我就由衷地喜欢上了她。特别是这次增版以后,《中国保安》的栏目多了,而且内容丰富、新颖。“情感驿站”栏目,情真意切;“法制经纬”栏目,让人了解更多知识;特别是“一线写真”栏目,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认识到保安工作的重要性,我开始踏…  相似文献   

10.
7月31日上午,省援藏同志联谊会举办老西藏热议《先遣连》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省援藏同志联谊会名誉会长赵文鹤出席会议并讲话。据悉,电视剧《先遣连》是根据省援藏同志联谊会理事王喜民、田耀斌共同创作的《进军阿里》一书改编拍摄而成,并于7月14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与会人员结合自己的援藏经历畅谈了对该剧的体会和感想。大家认为,该剧弘扬了老西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央视播出告慰了英  相似文献   

11.
在《今日中国》中,我发现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曾有幸四次到过你们美丽的国家,访问过新疆和西藏。我发现西藏人在宗教及经济领域生活得很和谐。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中央政府的帮助,西藏本身目前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在农业及经济方面,国家给西藏带来了很大的满足。贵刊很好地报道了今日西藏人民的生活变化。我建议你们多刊登些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文章,如西藏、新疆,介绍那里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地区还有待于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在西方,很少有人了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多刊发有关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12.
高丽萍  王未来 《人权》2003,(1):45-46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有着神奇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随着西藏不断走向开放,越来越多雪域高原以外的人们来到这里,其中包括不少外国朋友。为了了解他们在西藏是怎样工作生活的,他们对西藏又有着怎样的感受,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了系列专题电视片《外国人眼中的西藏》,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为让更多人了解西藏,我们将陆续刊出该片的文字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徐凤翔著有:《西藏波密高蓄积量云杉林的生长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色季拉山林区生态植被类型及其利用与保护》,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获中国第十届图书奖;《中国西藏山川植被》,获华东地区图书二等奖;《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景观》、《西藏野生花卉》、《灵山野花》等。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在天府丰收的文化园地,那最为耀眼夺目的无疑是四川省委宣传部获得中宣部授予的“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和电影《被告山杠爷》、电视剧《我的妈妈在西藏》、话剧《沙洲坪》、图书《巴蜀情——邓小平与四川》、理论文章《德阳市蜀国有工业企业七年无万损调查》等五件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的获奖作品。 自1991年中宣部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以来,四川省委宣传部便以积极的态度投入这一活动。几度汗水春秋,终于在1995年的金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宣部1994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满堂红。 电影《被告山杠爷》通过对偏僻穷困小山村堆堆坪党支部书记山杠爷的描写,塑造了农村老共产党员的可敬形象,同时也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相辅相成关系的深刻道理;儿童电视剧《我的妈妈在西藏》以内地孩子西西到西藏寻母的线索,从侧面表现了西西母亲,一个自顾从成都到西藏从事教育工作的汉  相似文献   

15.
策划:本刊编辑部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服务一处1951年初始,我在西藏公安战线上持续服务了28年。在西藏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回想起来,虽说我们已无悔地将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边疆,但实际上,西藏赐予我的比我能做出的奉献要多得多。雪域高原,风雷激荡,西藏农奴翻身解放的伟大斗争对铸造我的世界观、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西藏公安战线上众多的英烈模范事迹常萦绕于我心中,激励着我努力工作。李凯:为人民利益勇敢牺牲虽死犹荣我现在还保存着一张发黄的1958年4月26日的《西藏日报》。有一文章大标题是《为人民利益勇敢…  相似文献   

16.
李栋善 《世纪行》2006,(2):48-48
编辑同志: 我是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学教师。是极左时度过学生时代的,文化功底极薄极薄。走上讲台后更手慌脚乱、一筹莫展,除了定期的业务学习外,便去剪贴些“方块字”,积累了厚厚十儿本剪贴的“书”,收藏一些杂志,帮助我走过了为人师表的最初历程。特别是《世纪行》使我受益匪浅。讲《卢沟桥的狮子》这课中“七&#183;七事变”的很多人和事来自《世纪行》,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将《世纪行》上的《陈赓三抗林彪军令》义读给学生听,使学生加深对老一辈革命家热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刘星 《小康》2018,(13)
正非常喜欢《小康》杂志近年来的国际栏目中的"一带一路"系列,本身我对"一带一路"建设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这个系列栏目让我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及其沿线的国家,学到了很多,感恩!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9,(31)
正特别喜欢《小康》杂志今年的县域报道,每一期都有几个非常好的县城、城市或者乡村让读者好好地去了解、去品读,而且我们也发现《小康》杂志的融媒体做得很好,在多媒体平台上经常能见到《小康》杂志精彩内容的展现,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19.
吴楚 《统一论坛》2011,(4):25-36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彻底打破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觊觎西藏、分裂中国的图谋,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和统一;极大地鼓舞了西藏内部的爱国进步力量,为改变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创造了条件;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6):42-43
2008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这份中国政府发表的第7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本刊摘录其中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