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与师兄     
那天,开会遇见郝诒纯先生。郝先生对我说:“你的老同学,在我们那里当专职副主席了。”郝先生是著名女科学家,现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们可算同事。她的学识、人品、仪态,令人敬佩。郝先生也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她所说的我的老同学,是当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时的师兄金开诚。我念大一时开诚念大四。1957年我们都被“划右”,又是同科。开诚以文艺理论家鸣世,其实他本工古文献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念大学时,他就是个才子。风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刮痧》《牵手》《中国式离婚》等一系列婚姻情感剧的洗礼后,蒋雯丽终于在《金婚》中完成了自己对"中国式妻子"形象的终极诠释。但是,演活了文丽(《金婚》女主角)的蒋雯丽却说:"我并不像文丽,我在演《金婚》时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是演戏和生活是不同的。"是的,蒋雯丽不是文丽,也不是她所演绎的任何一个妻子角色,在生活中,她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金婚"故事……  相似文献   

3.
妻子的绰号     
<正>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与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三十多年了。至今,我一次都没有正儿八经叫过她的官名。日复一日,我对她的称呼都是"娃二头""黄傻儿""你娃二""你这妹崽"之类绰号。妻子对我的称呼总是心领神会。不论在家或出门在外,她总是笑吟吟地接纳,毫不理会"绰号"的意味。我和妻子是初中同学,又是一个生产队的。七十年代,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只是相互间心底都有那么一点好感;初中还没毕业,我就应征入伍到西藏当兵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多。1976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也没有人撮合,好像早就有个约定似的,自然而然我和她就明确了那种关系。19了8年5月,我退伍返乡,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收起一黄布挎包换洗衣服,毅然嫁到我家。妻子在家是"幺女",小名"黄四妹",外人都这么叫。而我却昵称  相似文献   

4.
<正>1956年5月1日,金庸与香港大学毕业的女记者朱露茜结婚,金庸为她改名为"玫",含有"以文称王"的意思。6个月后,金庸的第一个儿子降生。1961年、1963年和1965年,二儿子及两个女儿出生。朱玫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结发妻子杜冶芬和现任妻子林乐怡都没有生育。长子最具父亲基因在金庸的儿女中,大儿子查传侠大概是最具有父亲遗传基因的孩子了。  相似文献   

5.
安全起见     
郭言 《中国减灾》2011,(4X):6-6
<正>一名男子和他爱唠叨的妻子来到耶路撒冷度假。不幸的是,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妻子突发疾病去世了。承办殡葬者告诉这名男子:"你可以雇船把她运回家,收费5000美元,或者你可以把她埋葬在这里,圣地收费150美元。"  相似文献   

6.
牵手     
《中国保安》2009,(12):72-73
林云(刘正权的妻子):"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 她从农村走来,厚实的上地孕育了她质朴的情怀;她在逆境中拼搏,艰苦的岁月让她充满了执著与坚定;十八年默默支持丈夫的保安事业,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在一条似乎看不见尽头的道路上苦苦寻求着幸福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其实你不懂残疾人的心。"每当听到这话,她总是睁大了困惑的眼睛:结婚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相知还不深?难道我对残疾人了解得还不够?作为残疾人的妻子,她对残疾人有一份特别的爱心,我的残疾朋友都视她为挚友。每逢乡里的残疾朋友到城里来找我,妻子总是忙前忙后,安排吃饭住宿……我说她不懂残疾人的心,着实让她委屈了好一阵子。妻子是个健全人,如果说她对我的残疾朋友们所做的一切,一开  相似文献   

8.
<正>美丽的龙城,大鹅山下。在绿树掩映的柳州机车车辆厂,关于李建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的故事,时常被厂区人家甚至区外许多人挂在嘴边。她以一个女车工的"精细"爱心,像一棵树,15年来精心呵护多个家庭,向社会昭示了孝心有道,和谐兴家;她用共产党员的"特殊材料",为自己打  相似文献   

9.
施晓焰  马丽娟 《人民公安》2010,(23):30-31,34,35
何谓最"漫长"的等待?"漫长"就是——你等来了一个奇迹,却仍然要拼着命地去等下一个奇迹。罗映珍已经等了7年,她等来了植物人丈夫的苏醒;她还会继续等下去,她等着为他生下双胞胎的那一天。何其不幸?仅仅是一次奋不顾身,民警罗金勇便让妻子不得不承受一场如此漫长的等待;何其有幸!他们用自己的爱情和身体,见证了这场对奇迹的等待,并不是虚掷光阴。  相似文献   

10.
<正>红旗艳影下,有她的倩影;红旗飘扬处,有她的足迹。她敢为"天下第一难事",于是,她成为一名红旗手。在200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名单里,人们赫然地看到了她的名字——黄秋莲。在她的人生里,时时有感人的故事,处处有精彩的情节,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相似文献   

11.
先救母亲     
<正> 记得十多年前,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假设说法:在一条河中,如果你的老母亲、妻子、儿子同时不慎落水,你究竟下水先救哪一个?当时我不到二十岁,没谈恋爱,我说先救老母亲。因为没有母亲就不会有我,没有我就不会有妻子,没有妻子就不会有孩子。我母亲当时听了,满眼泪涟涟。二年后,我谈恋爱结婚了。妻子有一天也把这一个假设的说法说给我听,她一眼不眨地盯着我,言而之意我很明白,可我却不知怎么回答她了,我的母亲也坐在旁边呵!良久,我违背良心地改变了当初的说法——先救妻子。妻子笑逐颜开,母亲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28日是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农民林建勇的女儿林海正2周岁的生日. 林建勇和妻子曹宏晒都为女儿的生日作了准备,其中包括给观察记者连续寄来的信件,信中说:"女儿失去了八根手指,每当看到她想用小手抓身边的东西,特别是玩玩具时,我们感到一阵阵的心痛……"  相似文献   

13.
正她纯朴善良、勤劳豁达,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人;她的故事搬上央视舞台,赢得满堂彩;2019年,她的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有一位"八姑"家喻户晓:她纯朴善良、勤劳豁达,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人,曾获"美丽大嫂""五好家庭""五星级"共产党员等称号;2018年,以她为原型,广西知名笑星杨建伟创作表演的小品《八姑治病》搬上央视三套的舞台,"八姑"为阿龙的妻子阿芬治病,教导人们谨记村规民约、传承诚信美德的  相似文献   

14.
魏风 《就业与保障》2010,(12):53-53
结婚21年后,我才懂得爱的真谛。那是在我与妻子之外的一位女人约会,而且约会是妻子的主意。"我知道你爱她。"有一天妻子这样对我说,我吃了一惊。"我爱的是你!"我反驳道。  相似文献   

15.
正常与反常     
我和妻子曾在北京一处筒子楼住过,妻子常给我这样的“提醒”:“求求你把男厕所的自来水管的开关关了。”原来,有些人在厕所方便后拧开自来水管开关冲水后,就忘了关,以致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妻子说:“那些水都浪费了,多可惜呀!”我时常不以为然。公家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关你什么事。妻说:不关我什么事,可我看到自来水白白流掉就心疼。我不想与她计较,因为我知道惹火了她没有好果子吃,便依了她。不久,妻收拾行装,回东北老家了。留下我一个人,不免在屋里胡思乱想,我渐渐觉得,我不以为然,那是错的。公家的自来水哗哗地白流,你去把它关了,只是…  相似文献   

16.
魏斌 《观察与思考》2006,(17):48-50
一个女人,在她临终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多方筹款修一条通往家乡山村的“路”;一个女人,在她临终前,丈夫与“死神”赛跑,终于让妻子在离去前看到了“这条路”;一个女人,在她临终前,给儿女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一条伴随着她生命最后旅程的路。  相似文献   

17.
许建平 《人民公安》2010,(11):38-40
妻子深爱丈夫,却又托人扮演"第三者",以达到离婚目的,这是为何?三年后,当"第三者"要由"志愿军爸爸"转正时,前夫又要求复婚,她会答应他吗?  相似文献   

18.
2000年2月13日,在重庆某建筑公司做电工的杨某因与妻子不合,竟然将妻子剥皮抽筋;2003年3月,重庆的年轻教师税文金仅仅因为妻子杨某索看一张被他瞒着的存折,争打之时扯着妻子的头往墙上猛撞,将她撞昏后拖到厨房,抡起菜板上雪亮的菜刀,残忍地把妻子的双手砍下;2003年重庆市某县居民肖某因不堪忍受丈夫的长期毒打,将他告上法庭,要求离婚,丈夫知道后,操起砍刀将肖连砍数刀,之后还不解气,又顺手抓起一根木棍,朝肖的背上、头上打了数十棍,将肖打昏在地,当邻居发现时,肖身上的衣服已被打成条状,倒在血泊  相似文献   

19.
荣启兰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宣武分公司驻北京友谊医院保安班班长杨文山的妻子。今年1月,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授予杨文山的妻子荣启兰“优秀保安嫂”荣誉称号,1998年上半年,在家人和同志们的催促下,28岁的杨文山与荣启兰相识了,一见面,杨文山就非常坦诚地向她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我是一名保安员,工作很忙,天天和你在一起是不可能的;第二,我的家庭条件和经济收入不好,父母年纪大,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的重病,还需要人照顾,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你可要认真考虑。通情达理的荣启兰被杨文山朴实真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她看到了杨文山对工作对…  相似文献   

20.
盛福海是黑龙江省依安县人,1950年10月,他为了保卫祖国,雄纠纠地走上了抗美援朝第一线。两年过后,他成了特残军人,被担架抬回祖国,不得不离开部队,返家休养,从此一躺就是40年。人们会问,40年中,盛福海起不了床,走不了路,日子怎么过?生活怎么办?记者采访看到的是,盛福海生活得很好,因为他有个好妻子。盛福海的妻子叫于淑华,从1952年则月至今,她对特残军人的丈夫倾注了全部的爱,奉献了全部心血,照料得无微不至。她只有一个心愿:一辈子守候在丈夫身边,多给丈夫一些欣慰和欢乐,少让丈夫受些苦。40年后的今天,于淑华已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