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天和朋友随便聊天,他忽提到聂绀弩的夫人周颖,我谈起周颖一些趣事,他感叹说:真宝贵啊,很多人都看了章诒和那篇文章,将信将疑,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我算了一下,他才三十几岁,自然不知这些老事,虽然他不太相信章诒和的《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段》那篇文章对周颖的描述,但很多人,尤其绝大多数从没见过聂绀弩与周颖、又喜爱文学的年轻人,是你文章怎么说,我就怎么信的.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现传于世的照片中,有一张和妻子的合影:他歪头咧嘴笑着,眼神中流露出几许狡黠,酷似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老顽童".与聂绀弩相识的人都说,这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知己,作家冯雪峰对聂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他有着儿童似的天真,也有儿童似的狡猾." 上世纪50年代初,冯雪峰奉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商榷古代文学编辑室的...  相似文献   

3.
看到一篇关于聂绀弩先生的文章,文章作者感慨聂绀弩当年是由于朋友的告密才被送进监狱.被点名的是一些文化名人,他们本身也长期受到政治迫害.后来,我又看到这些说法的来源——一位名叫寓真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聂绀弩档案的长文.爆炸性的揭秘都是来自文中公布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显示,聂先生的罪名部分来自朋友的揭发.  相似文献   

4.
徐珣 《各界》2010,(5):11-13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这个知青队伍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聂绀弩、吴祖光、丁聪和丁玲这些蜚声中外的文化大名家。  相似文献   

5.
绿原致何满子满子兄: 近好!读了你的文章《聂绀弩“收回了的意见”》(《书城杂志》创刊号),想写信跟你聊聊。你的文章后一部分谈的一个历史是非问题,可能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虽说同我并非不相干,但公道自在人心,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前一段谈聂绀弩的旧体诗,倒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朱正 《民主》2002,(11)
在孔夫子说的许多话里,有两句人们很熟悉的: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见《论语·季氏》。“哀莫大于心死。”见《庄子·田子方》。聂绀弩把前面这一句里的“不”字搬到后面这一句里,变成了这样两句:“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哀莫大于心不死。”这就不是孔夫子的话,而是聂夫子的话了。聂绀弩在《七十年前的开笔》一文中回忆说,在清朝的最后一年,他八岁,在书塾上学,  相似文献   

7.
50年代,由于七十回本《水浒》的出版,曾经引起了(盛况远远超过30年代胡适《水浒考证》)一场评论热潮。参加讨论的有茅盾、聂绀弩、王利器、张友鸾等学者(详见《水浒研究论文集》和聂著《水浒五论》)。其中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水浒》是不是一部有机的长篇结构”?以茅公、聂绀弩为一方认为,全书不是有机的长篇结构,而是在都市说话人基础上的中短篇的缀合;另一方则认为《水浒》尽管残留着说话时朴素的章回形式,个别章节还有个别英雄的传记特色,但就长篇结构来讲,它仍是一部有机结构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秋季古籍书市已举办多日,闻多好书,屡思一游,今日得便,遂直奔琉璃厂。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各书摊前已是人头攒动,好在各自默默翻书找书,并不显得吵闹。在门口处先选购了颜中其编注的《苏东坡轶事汇编》(岳麓书社,1984年)和聂绀弩著《中  相似文献   

9.
聂绀弩平生际会风云,是个传奇人物.他是黄埔二期学员,曾任北伐军东路讨贼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张闻天、邓小平、伍修权、蒋经国、谷正纲是同学.在新四军军部当过陈毅与张茜的介绍人.新中国成立后,任香港《文汇报》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1955年胡风事件中,他被隔离审查,在给予留党察看和撤职处分后,1957年上半年又回到出版社.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送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中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无期徒刑.1976年特赦出狱.  相似文献   

10.
十来岁时我读过一本石印的、不上台盘的奇书,书名《万法归宗》,印象极深。某次和聂绀弩——愿他在天之灵快乐!——偶然谈起此书,居然他也看过,彼此还追忆了那书的内容。书中讲的是扶乩术,详梦,占卜,童男童女的妙用,用守宫(也就是壁虎)血测验女人是否守贞 以及用阳起石粉(一种中药)、头发、亵衣灰等乱七八糟的怪东西配成药丸,如梧桐子大,可以把女人勾引过来,诸如此类的妙  相似文献   

11.
正毛、萧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点特别。1938年3月22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想见又担心造次,就派秘书和培元先行到招待所探望,并向萧军询问:愿不愿去见毛泽东?萧军回答:我打算去五台山打小鬼子,只是路过,住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很忙,我就不去打扰他了。这个回答似也在理,但透出的傲气容易给试探者带来心理波折。毛泽东毕竟是大政治家,你不来我就去。他专程到延安招待所拜访,还邀上丁玲、聂绀弩等萧军旧识相陪,  相似文献   

12.
读聂绀弩     
聂绀驽一九四五年初在重庆写过《伦理三见》,其一其二是对钱穆、冯友兰两位教授的辩驳,这里不去复述;其三则批评了重庆坐滑竿或轿子的老爷太太们,他说当碰到上面坐着的是十来岁的小少爷、小小姐的时候,“我对于这种儿童的父母的憎恶和鄙视的情绪,远过于看见那儿童的父母们自己坐的时候所有的。”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20,(2)
正最近突然收到诗人介聂新出版的诗合集《日冕》,连日倾心拜读后,两次遥寄祝贺,但由此生出的许多感念仍不能完全释怀。介聂是我在诗艺方面长相请教的老师,也是我有生以来唯一一位感情深厚的忘年交。1998年9月,介聂赴新疆采访,我们新疆的青年诗友听说北京来了一位诗人,便相约与他会面。我陪他一共采访了4天。他白天活动,晚上在宾馆写诗,其中一首长诗《交河  相似文献   

14.
傅国涌 《各界》2008,(5):61-63
1934年冬天,杭州<东南日报>记者黄萍荪夜访陈布雷,当时他从浙江省教育厅长位上卸任不久,住在西湖小莲庄.记者问他当年发表在<天铎报>的文章哪篇最有代表性,他说是一篇写于辛亥革命之际的社论,题为<钱鏐弩,鸱夷血,呜呼寂寂!>,……  相似文献   

15.
读了《叶子龙方式》一文(见本刊1996年2月号),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提出同作者邓天纵先生商榷。我没有看到叶子龙的回忆录,很遗憾。毛泽东先是不让聂荣臻代表军队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后来对之“又很器重”,是因为政治家的“七情六欲”有所缓解,感情不再冲动了呢,还是由于叶子龙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加上聂的名字”,使得他老人家不胜其烦,终于妥协,不再划掉了?或是聂到底未能参加会议,只是另有重用罢了?——我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7,(7)
李堂堂:违反换届纪律被查处2月5日媒体报道,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因违反换届纪律,指使、纵容他人为自己进省委常委班子拉推选票被中央纪委、组织部通报,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现年52岁的李是陕西宝鸡人, 1974年入党,1975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历任宝鸡市委农工部副部长,宝鸡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咸阳市委书记,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去年4月被任命为副省长。聂玉河:因年节多次受贿受审2月6日,因涉嫌受贿,今年53岁的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聂玉河站在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检方指控,聂利用职务便利,于2002年要求其下属企业的总经理杨某为其装修个人  相似文献   

17.
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作乱,杀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兼湖南都团德观察使崔璀.杜甫正客居潭州,他本因避乱入蜀,由蜀地漂泊到湖南,原想在这里"强移栖息一枝安",不料到湖南不久,又要避臧玠之乱了.这时他的二十三舅崔伟正以湖南录事参军出摄郴州刺史,屡次有书来招他去,他便携了全家乘船南下.不料船过衡州,恰值湘江水涨,被阻泊舟于未阳县北的方田驿,一连五天不能前进,也得不到食物.耒阳聂县令闻讯,派人携书问候,并餽送牛肉白酒.  相似文献   

18.
于丹 《党政论坛》2009,(2):28-28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诠释态度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故事。一个15世纪的宗教改革家,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路过一个巨大的石料场,他看到很多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在搬石料,但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就问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明嘉庆十六年(1537年),一场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磷。顾磷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史书上说他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他关照的方法是让他“落榜”。  相似文献   

20.
程可超 《党政论坛》2002,(11):45-46
杰克·韦尔奇在担任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 行官(CEO)的二十年中,公司的市值增长30多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他写的《杰克·韦尔奇自传》(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被称为一部CEO的圣经。渴望成功的人们,争相学习和效仿他的成功经验和经营之道。因为从事各行业的人们,可以从中取得启迪,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修养,在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尊重人,人就是一切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有多处用不同的文字,概括他做人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信念,即要尊重人,重视人,人就是一切,要以人为本。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