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要实施好再就业工程,必须对人们原来的就业观念进行更新,如果企业下岗职工还停留在过去的就业观念上,在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依赖心理、求稳心理和自卑心理,那么就会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再就业工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几种就业方面的认识误区:1.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充  相似文献   

2.
素娟 《前线》1996,(10)
走出择业观上的误区素娟一个令人遗憾的数字再就业,这是眼下不少北京人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说亦属正常。从企业讲,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或不适应市场竞争,出现了一批濒临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这些企业的职工...  相似文献   

3.
马星 《共产党人》2006,(17):36-36
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而且也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对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择业与择业观的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对指导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了企业、社会和劳动者的面前。尤其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采取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等措施,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富余人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已走进了死胡同,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就业制度必然改变的趋势又导致了就业形势的严峻,这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国家分配“一次定终身”、“从一而终”的局面,人才开始流动起来。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大解放,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国家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成果,也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人力资源)的一种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对组织部门正确地考察、评价、选拔、任用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否搞得更好更快些,党提出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和伟大任务能否顺利实现,虽然需要各种条件、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其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乃是取决于我们的用人之道。在用人问题上,组织部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要,转换脑筋,走出误区,摒弃传统的陈旧观念,划清一些易于模糊的思想认识上的界限,才能把人选准用好。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应划清以下几种界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面对思想道德濒临危机的严重局面,我们必须从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使之制度化、原则化、规范化,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当前,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大力树立新的思想道德规范.一是要走出认识误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认识.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进入到某一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道德失落.还有一种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起飞阶段都必须付出代价.又有一种认为,现在搞经济建设已经费尽精力.那还有时间“顾左右而言他”!只能感叹无奈.这种“必然论”、“代价论”、“无奈论”,其共同的错误在于忘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忘记了我们要发展经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走出人才认识的误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往往容易陷入种种心理误区,如盲目乐观、就业期望值偏高;缺乏自信、存在逃避心理;攀比从众、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等。大学生陷入就业心理误区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家庭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要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其次要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最后。要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摆脱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0.
为政最忌尸位素餐,所以为政者追求政绩就在情理之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问题是这里存有误区,且不说那些拼凑和假造政绩者,其动机不纯显而易见;就是那些确想做事的人,也往往事与愿违。很显然,这里涉及一个执政理念和政绩观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呢?笔者认为,核心是要让“父母官”回归到“人民儿子”的位置上,时刻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其一,要以德凝心。就是说,要施德政,行德举,做德者,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宗旨化解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去感召群众,凝聚人心。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领导者必然…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力,是迫使他人或他团体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这种政治强制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掌握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本身没有良莠之分,有好坏之别的是对待权力的态度,是使用权力的行为,也就是权力观。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正确了,就会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为人民谋利的工具,人民就会赞成他,就会放心地把更大的权力交付于他;反之,权力观扭曲了,就会把权力当作“私有产品”,当作为自己、为家人、为小团体捞取“油水”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幸福感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被人们视为反映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幸福感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主要是人的衣、食、住、行,这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最基本前提。二是精神层面。幸福的感受通常是与愉快、安稳、舒适和满足等良好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14.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但究竟什么是"幸福"?处在不同社会角色和不同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从广义上讲,"幸福"就是人由于境遇和生活舒适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精神活动,是人内心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满足感。东汉《说文·解字》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是:"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期望保佑,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加强权力观教育,使组工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加强世界观改造,做到政治上清醒。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牢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力观?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权为公、用权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每个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弄清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拥有一分权力就意味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有十分的责任,掌权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个人捞好处、谋私利。  相似文献   

18.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出 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实政绩,才能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指出,路线确定后,干部决定一切,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手中拥有权力.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20.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从根本上说,发展观是否科学是政绩观是否正确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只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创造出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创造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新世纪新阶段,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